柳葉選單囊殼

柳葉選單囊殼

菌絲體生葉的兩面、頂梢和果實上,存留或消失(只限生葉背時),最初為白粉狀,後變為灰白色,子囊1個,橢圓形,少數近球形,無柄,極少數有柄,壁較厚,(54-) 66-87×36-63μm;子囊孢子橢圓形、寬橢圓形,少數近球形。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菌絲體生葉的兩面、頂梢和果實上,存留或消失(只限生葉背時),最初為白粉狀,後變為灰白色;子囊果生葉片上為散生到聚生,生於頂梢和果實上為聚生,褐色,球形、近球形,少數為陀螺形,直徑66-87μm,壁細胞較小,正多角形或不規則多角形,直徑4.5-15(-21)μm;附屬絲7-13根,絲狀,多數較直,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3-6倍,上下近等粗,基部4.5-6μm,頂部3-4.5μm,表面平滑或粗糙,有0-5個隔膜,全長褐色或頂部無色,在基部有許多短珊瑚狀的殘餘菌絲;子囊1個,橢圓形,少數近球形,無柄,極少數有柄,壁較厚,(54-)66-87×36-63μm;子囊孢子橢圓形、寬橢圓形,少數近球形,15-18(-21)×9-13.5μm。

中國分布

柳葉菜EpilobiumhirsutumL.:山西五台山(38999)。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丹麥、加拿大、比利時、西班牙蘇聯芬蘭、阿爾及利亞、法國、波蘭、英國、美國、挪威、葡萄牙、瑞典。

特點

本菌與Sphaerothecamacularis(Wallr.)Lind.近似,主要區別是:(1)本菌的菌絲體展生而後者形成斑片;(2)本菌子囊果較小,壁細胞較大;(3)本菌附屬絲較少(3-10)根,附屬絲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1-5倍,後者附屬絲較多,[10-20(-30)根],長度為15-3倍。

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野桐單囊殼
野村叉絲殼
木槿生單囊殼
棕絲單囊殼
老鸛草單囊殼
合葉子單囊殼
多絲叉絲殼
大戟單囊殼
柳葉選單囊殼
香薷單囊殼
瓜類單囊殼
忍冬叉絲殼
梓樹單囊殼
鳳仙花單囊殼
菜豆單囊殼
黃芪單囊殼
羽衣草單囊殼
單囊殼屬
圖拉斯叉鉤絲殼
多裂叉鉤絲殼
梣葉楲叉鉤絲殼
波密叉鉤絲殼
二角叉鉤絲殼
七葉樹叉鉤絲殼
叉鉤絲殼屬
長絲叉絲殼
繡線菊叉絲單囊殼
葉背叉絲殼
蟎斑生叉絲單囊殼
金絲桃叉絲殼
本間叉絲殼
叉絲單囊殼屬
三孢半內生鉤絲殼
柳生半內生鉤絲殼
半內生鉤絲殼屬
香椿球針殼
中國球針殼
黑氏叉絲殼
清風藤球針殼
櫟球針殼
鹽夫木球針殼
兩型小檗叉絲殼
白辛樹球針殼
青檀球針殼
楊球針殼
泡桐球針殼
二郎山叉絲殼
木蘭球針殼
釣樟球針殼
雙盾木叉絲殼
胡桃楸球針殼
胡桃球針殼
勾兒茶叉絲殼
梣球針殼
香薷球針殼
山螞蝗球針殼
蠟瓣花球針殼
旱蓮球針殼
雲實球針殼
蔓枝構球針殼
蛇葡萄球針殼
榿木球針殼
油桐球針殼
八角楓球針殼
臭椿球針殼
多花獼猴桃球針殼
南蛇藤叉絲殼
球針殼屬
錦雞兒叉絲殼
小疣叉絲殼
萬布叉絲殼
華北紫丁香叉絲殼
山礬叉絲殼
青藤叉絲殼
中國叉絲殼
四川叉絲殼
茅栗叉絲殼
景天叉絲殼
葉底珠叉絲殼
刺槐叉絲殼
鼠李生叉絲殼
防己叉絲殼
苦木叉絲殼
帕氏叉絲殼
飾美叉絲殼
榛球針殼
台灣獼猴桃球針殼
山田叉絲殼
三指叉絲單囊殼
白叉絲單囊殼
黑殼楠叉絲殼
花楸叉絲單囊殼
薩蒙球針殼
梨球針殼
桑生球針殼
貓兒屎叉絲殼
斑點單囊殼
銹絲單囊殼
黨參單囊殼
費氏叉絲殼
柿生球針殼
隱蔽叉絲單囊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