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酸

柳州酸

一種廣西小吃。買一個酸壇,玻璃的或者瓦罐的,當然是瓦罐更好些。洗乾淨後用開水燙過,再涼乾。然後燒一鍋開水,在開水開時放入鹽,並且順時針攪拌兩分鐘,然後取一小碗平時做飯的米,用鐵鍋把米炒到枯黃,再將枯黃的米放入酸壇,再買點甜酒(一小碗)一起放入,再放入要醃的菜(要涼乾水),也可以放點糖。可以醃蘿蔔、姜、窩萭、蓮藕等等,幾天后就可以吃了。很好吃的,特別的香如果條件允許用太陽曬曬酸壇,將更好。以後吃完可以再次放菜下去醃,但要放點鹽。 注意:整個製作過程不可以碰到油。

基本信息

特點

一、“酸”,得酸得沖人,激人一趔趄的感覺。

二、“甜”,甜得淡淡的,很遙遠。

柳州酸 柳州酸

三、“鹹”,讓人接受的鹹度就行,醃酸得用粗鹽,粗鹽醃的酸很脆口。

四、“香”,這香得借用一個成語,叫“蓬蓽生輝”。

五、“脆”,一口咬下去,嘎巴嗄巴響,能把瓜果的多汁、香甜、清脆渲染得淋漓盡致。

六、“鮮”,要鮮得爽口,醃過了頭,把蘿蔔黃瓜弄得軟不拉嘰的讓人生厭。

七、要放冰糖,可以快速促進乳酸菌繁殖,快速增加酸度,消滅不良菌種。

品種

柳州人似乎沒什麼不可以入酸最常見的酸有:

蘿蔔酸、胡蘿蔔酸、筍皮酸、紅薯酸、涼薯酸、蒜頭酸、辣椒酸、木瓜酸、蕎頭酸、刀豆酸、佛手瓜酸、西芹酸、黃瓜酸、西蘭菜梗酸、通菜梗酸、包菜酸、棒棒菜酸、蒜心酸、蓮藕酸、馬蹄酸、萵苣筍酸、姜芽酸、魚腥草酸、豆角酸、山楂酸、桃子酸、苦瓜酸、木瓜酸等等。

來歷

南寧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即將“酸野”描述得維妙維俏。製作是採用當地物產木瓜、蘿蔔、黃瓜、蓮藕、椰菜、鳳梨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醃製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酸野屬於泡菜的一種,是廣西特色的風味小吃,是壯族人民的偉大發明,它採用醋、糖等原料醃製蔬菜、水果使其具有生津健胃、殺菌消炎、消食解乏的功效,更是天然植物性纖維素以及維生素的重要補充方式,酸野最早發明於秦末,至今仍在廣西大部地區和廣東省的部分的確廣為流行,更有醋泡蘿蔔皮等品種為目前眾多菜系改進後採用,是具有地域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