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奇石

來賓石(俗稱水沖石),產於柳州地區來賓縣境內的紅水河中。 天峨石,產於柳州近效天峨縣境內的紅水河段,外形多呈卵狀。 石膽石,有山石膽和水石膽之分,因形得名。

中國是東方賞石文化的發祥地,中華賞石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兩千一百年建成史的柳州市及周邊地區,奇石資源極為豐富,數量大、品種多、質地佳,已為中外賞石界所公認。

柳州人自古就有賞石、藏石、以石會友之風。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渴望越來越強,賞石給人們提供了親近自然、平和心境的廣闊天地。家有瑰寶,願與天下人共賞。柳州為世人所喜愛的奇石很多,按大類分主要有:水石(水沖石)、土石、山石、洞石、岩石、化石及混成石等七大類:且水沖石分布很廣,以大化、來賓、合山、三江、龍勝、百色、天峨等地方居多,按產地細分則有五十多種,在此僅按產地分類對一些主要石種作些介紹。

柳硯石,產於柳州市龍壁山下和柳江河中,據史料考證,這種天然硯形石最早為康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所發現,並稱之秀石可硯,曾將此石贈與好友劉禹錫,傳為歷史佳話,故而今人將此石種命名為柳硯石。其形態千變萬化,尤以景觀造型見長。質地堅硬細潤,通體呈青黑色,具有古樸滄桑感,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石種之一。

墨石和類太湖石,墨石因通體呈墨黑色而得名,主要產於柳州市柳江縣石山上,廣西其它石山地區亦有分布。墨石發現於六十年代末,它外形通透玲瓏,符合瘦、透、漏、皺的傳統賞石審美觀而倍受文人墨客和老一輩藏石家所青睞。雜有紋彩的稱之為花墨石。灰白色的類太湖石因與傳統的太湖石相比,莫辯雌雄,庶可亂真。由於出自柳州,冠名“類太湖石”以示區別。

來賓石(俗稱水沖石),產於柳州地區來賓縣境內的紅水河中。石質堅實,多以黑、黃、青灰色為主色調;由於湍流亘古沖蝕、砂石磨礪,表面細潤光潔,石形富於變化,具有象形、景觀、抽象、奇巧等不同類形,且品類繁多,其中以紋石較為珍貴。如:遷江的黑色密紋石、金錢紋石,蓬萊洲的疏紋浮雕石,黃牛灘的黃色龜裂紋石等等。

三江石,主要產於柳州地區三江縣境內融江河段,其上游龍勝縣境內大地和侗烈也有出產。外形多呈卵狀,石質堅硬細密,表面潤澤光滑。常見有:彩卵、黃蠟和黑卵三大類。彩卵色彩豐富,多以黃、紅、紫三色為主色調,或游光溢彩,或古色古香,以石之氣韻獨特見長:黃蠟石橙黃油潤,表面常見有奇特的皺紋,顯得滄桑老氣,古感甚濃,十分罕見,被視為三江石之上品。

彩陶石,因表面有一層罕見的天然彩釉而得名,產於柳州地區合山市馬鞍村的紅水河河段,故又名馬鞍石。形色質紋俱佳,尤以綠彩陶最為珍貴;而綠質黃釉具有唐三彩之神韻;一石二色的鴛鴦石亦獨具特色;黑彩陶石質細滑,潤澤感佳;此外,尚有淺藍色、青灰色、古銅色的等等。均為珍稀石種之一。

天峨石,產於柳州近效天峨縣境內的紅水河段,外形多呈卵狀。質地細滑光潔,色彩或斑斕陸離,或素潔雅致;紋理或平或凹或凸,自成天趣。似版畫,如浮雕,圖紋形象奇逸古的拙,意境深遠,為天然圖文石中的佼佼者。

石膽石,有山石膽和水石膽之分,因形得名。主要產於柳州市柳江縣山中的為“山石膽”;產於柳州地區來賓縣紅水河中的為“水石膽”。山石膽質堅略脆,粗獷古樸;水石膽質堅,光滑潤澤,色調有古銅色,黑灰色和青灰色等,形狀有單個體和多個聯合體,通體圓滑無棱,如同人工鑄成。因石形奇特而贏得

玩石者的喜愛。

大灣石,產於柳州地區來賓縣大灣鄉的大灣石小品,石體雖小,然卻精巧別致、精妙、絕倫。便於隨身攜帶,手上把玩。質地細滑光潤,色紋豐富,以純正老氣的棕黃色最具代表性。石形千姿百態,有的象形狀物,有的如珠如玉,不少藏石家對此石種情獨鍾,視為“掌上明珠”。

幽蘭石,產於柳州地區鹿寨縣幽蘭村附近的山溪中。既是山石又是水沖石,以逼真的山形景觀、人物造型引起眾多玩石人的關注。以黑色、青灰色為主色調,常帶有似流水般的白紋。質堅、石皮古樸粗獷。另有一類似石種產於柳州地區象州縣裡雍村附近石山中。此石埋於土中,質感略粗,但仍不失古樸粗獷,亦有理想的山景石形和其它象形。

大化石和百色石,大化石產於廣西境內紅河大化縣岩灘河段,石形多為層狀變化,以色澤和質地取勝。其質地堅硬,濕潤細膩,渾如完璞;其色澤棕黃。百色石產於廣西百色地區,形象態及特點大抵與大化石相似,但色調較單一清新。

草花石,是經過切割和打磨後才顯露出圖紋色彩的山石。其色彩或絢麗或素淨,圖紋清晰明快,常出現較理想的畫面,有如國畫、水彩畫、油畫、版畫等諸多畫種的藝術效果,極具通俗性和普及性。產於柳州地區的武宣縣和來賓縣。

菊花石,因在其表面綻放有簇簇石質的菊花,惟妙惟肖,故而得名。主要產於柳州市柳江縣石山上,其它地區也有出產。石中的菊花不是化石,其成因眾說紛紜。其中一說為:280萬年前天然天青石或異質同相的方解石,其幼年年期具有聚核特性;聚成的團狀小顆粒,構成晶瑩的花蕊,後呈現放射樣聚集片狀晶體,形成了菊花瓣,亦即觀其斷面,就猶如朵朵盛開的菊花。

彩霞石,屬土石類,發現於柳州部分地區土層中,質地稍軟,因石紋紅、色彩艷麗明快,酷似天上的彩霞而得名。此石和雲南大理石相類似,可取其斷面精琢成各種圖案以供人觀賞。

化石,是指埋藏於各地質歷史時期岩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駭或遺蹟形成的石塊,有動物化石和植物化石之分,是奇石中一個集考古、科研、賞玩於一身的特殊石種。化石不僅可供觀賞,還可從中看到一些史前生存、現已滅絕的生物或生物進化前的初始形態,了解生命的起源、發展和演變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