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立義

柯立義

柯立義,字方叔,號正夫,南宋福建莆田人,後遷廣東吳川,粵西柯氏始祖。生於南宋淳熙六年(1181年),卒於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謚廉能。

基本信息

人物概況

柯立義 柯立義

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丙戊科殿試中金榜題名,特奏進士。歷官福建恭城薄尉,廣東高涼通判,授奉直大夫。

出生於書香世家,為官清廉。其伯父柯岳,南宋名臣,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士,孝宗淳熙間知南安縣,授奉議郎。其弟柯進德,南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官廣東惠州府歸善知縣,授通直郎。

莆田柯氏有姓聯曰“ 為首行治傳名遠,登極升等播惠長”。上聯說的是明代莆田名臣柯昶的故事。下聯說的便是柯立義、柯進德兄弟準赦文推恩“登極升等”錄用的故事。

人物生平

柯立義幼年天資聰,穎稟賦天成;兼且人情練達,世事洞明,溫良恭儉,仁義孝悌,樂善好施。慈悲為懷,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稍長,懸樑刺股,發憤攻讀,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寶慶二年丙戊科殿試中金榜題名,特奏進士。

初授恭城薄尉,恪盡職守,敬業勤政,潔身自好,嚴於律己,聲譽鵲起名聞遐邇。經略丁公擢為檄攝縣事。主政恭城,一展抱負。恭城境域盜匪禍害民眾多年,悉數捕殺,解救民眾於水火。恭城一時為之海晏河清,政治清明,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黎民安居,商賈樂業。

端平二年,狀元胡應時見其斐然政績,舉薦擢升為廣東高涼通判。離任履新之日,恭城民眾扶老攜幼沿路相送,萬民空巷,途為之塞。履新高涼通判,勤政愛民,一如既往不改初志。未幾為當朝宰相顏大卿通令嘉獎,擢升檄攝郡事。主政後宵衣旰食,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整飭風紀,興利除弊,緝匪捕盜,保境安民,尊儒倡教,扶掖後學,開荒墾田,疏溉浚淤。高涼郡境一時秩序井然,郡富民殷,市井繁華,向榮欣欣,風氣為之一新,高涼大治。高涼吏民皆曰:"蒼天有眼,吾民有福!"。

嘗言:"為官者貪一文即不值一文!"屢屢告戒屬吏誡貪,誡詐,誡色。檄攝恭城縣事,曾有被緝匪首賄以重金意圖寬貸,不為所動,聲色俱歷嚴辭斥責,浩然正氣躍於紙上,一時傳為美談。品高行端,操守惟謹,不納妾,不狎妓;終其一生,與徐氏安人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兩情繾綣白頭偕老;為高涼吏民奉為楷模,視為典範。

淳祐四年,終因積勞成疾歿於官署,朝廷聞此噩耗,甚為哀悼,特賜諡號曰:"廉能",以示旌表。高涼吏民聞之,戶戶挽幛高掛,家家三日不炊;出殯之日,吏民披麻戴孝,爭相撫柩慟哭,聲徹雲宵,如喪考妣。

粵西柯氏始祖

柯立義生三子,長子有春居廣東吳川高羅,次子有秋歸福建莆田,三子有冬遷廣東雷州。歷經七百多年繁衍,其子孫後代迄今總數已逾十萬,聚居粵西,兼跨廣西、海南、福建三省,遍布全國各地及台、港、澳地區旅居歐美、澳洲、日韓、東南亞諸國。如今在廣東省吳川市高羅村,建有立義學校及柯氏立義大宗祠。

柯立義 柯立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