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

染整

染整是指對紡織材料(纖維、紗線和織物)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染整同紡紗、機織或針織生產一起,形成紡織物生產的全過程。染整包括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染整質量的優劣對紡織品的使用價值有重要的影響。預處理亦稱練漂,其主要目的在於去除紡織材料上的雜質,使後續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順利進行,獲得預期的加工效果。

定義

對紡織材料( 纖維、紗線和 織物)進行以 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現代也通稱為 印染。染整同紡紗、機織或針織生產一起,形成紡織物生產的全過程。染整包括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染整質量的優劣對 紡織品的使用價值有重要的影響。預處理亦稱 練漂,其主要目的在於去除紡織材料上的雜質,使後續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順利進行,獲得預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過 染料和纖維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結合而使紡織材料具有一定的顏色。印花是用色漿在紡織物上獲得彩色花紋 圖案。整理是通過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學藥劑改進織物的光澤、形態等外觀;提高織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織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大多數整理加工是在織物染整的後階段進行的。在 毛紡織物染整中往往把許多預處理過程歸入整理範疇,並把整理劃分為濕整理和乾整理。

染整是現代印染的概念,是化學整理溶入印染行業後的科學定義。古代雖然也有整理的雛形,但整個紡織品的加工以印花和染色為主,整理只是一個次要的環節,所以古代沒有“染整”這個辭彙,只說“印染”。到了近代,各種抗皺、抗菌、抗靜電、抗紫外線、防火、防水、透氣整理的新技術紛紛問世,“印染”一詞已經很難概括染整加工的全部含義,所以更多的是使用染整這個辭彙了。但是習慣上,印染一詞仍然在行業內普遍使用,但實際上染整就是印染,二者之間沒有區別。

設備

染整廠的大型樹脂烘燥整理機染整廠的大型樹脂烘燥整理機

染整加工一般是在單機台上進行的。按照工藝要求,有些單機可順次連線起來組成聯合機進行連續生產。常見的聯合機是由浸軋、汽蒸、水洗、烘乾等設備組成的,特別適用於大批量產品的加工。織物的染整加工有的可成繩狀進行,有的則成平幅狀態進行。繩狀加工效率較高,平幅加工則不易產生褶痕。毛織物和緯編織物的染色和淨洗一般都以繩狀的形式進行。由於針織物、毛織物、蠶絲織物和合成纖維織物容易變形,染整加工時應儘可能減少張力,採用松式設備加工。

性質

染整的大多數工序是 化學加工過程,紡織材料經化學加工後要反覆水洗並加以烘乾,熱能和水的消耗量都很大,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在化學處理過程中還會產生有害物污染空氣和水。因此,確定工藝和設計設備時,必須設法降低熱能的消耗、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污染。

加工過程

預處理套用化學和物理機械作用,除去纖維上所含有的天然雜質以及在紡織加工過程中施加的漿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纖維充分發揮其優良的品質,是織物具有潔白的外觀、柔軟的手感和良好的滲透性,以滿足生產的要求,為染色、印花等下一步工序提供合格的胚布。

染色染色是指染料從染液中上染到纖維上,並在纖維上形成均勻、堅牢、鮮艷色澤的過程。各種纖維的化學組成各異,適用的染料也不相同。棉織物主要用活性染料染色。滌綸織物染色主要用分散雜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高溫法、載體法以及熱溶法。具有陰離子基團的變性滌綸織物還可用陽離子染料染色,得色濃艷。錦綸織物主要用酸性染料,也可用酸性含媒染料、 分散染料和某些直接染料在近沸點下染色。腈綸織物主要用陽離子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 維綸織物主要用還原、硫化和直接染料染色。丙綸織物很難 上染,經過變性處理後有的可用分散染料或酸性染料染色。 醋酯纖維織物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時也用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印花合成纖維紡織物印花所用染料與染色基本相同,主要採用 直接印花工藝。合成纖維吸濕能力低,色漿的含固量應適當提高,並要有較好的粘著力。印花方法以 篩網印花為主。 醋酯纖維和錦綸、腈綸織物在印花烘乾後,採用常壓蒸化使染料上染,然後水洗;滌綸織物用分散染料印花烘乾後,在密閉容器中高溫蒸化,也可作常壓高溫蒸化或焙烘使染料上染;滌綸織物還可用分散染料進行 轉移印花。合成纖維織物還可採用塗料印花,工藝簡單,但印製大面積花紋手感較硬。

整理合成纖維織物一般僅需烘乾、 拉幅等整理工序。合成纖維屬熱塑性纖維,其織物如再經 軋光、 軋紋等整理,能有較為耐久的效果。醋酯和合成纖維親水性低,在織物上施以親水性高分子物,可提高易去污性和防靜電性。滌綸織物用鹼劑進行 減重整理後,可得仿 絲綢的風格;有些織物可作 磨絨、 起毛整理,製成絨類織物或仿麂皮織物。除此以外,還可作柔軟、防水、防油、吸濕排汗、塗層等功能性整理加工。

配圖

《染整概論》(第二版)主要介紹了紡織纖維基礎知識,紡織品練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

染整系列叢書染整系列叢書

序的基本原理、加工內容、工藝過程、常用染化料及常用機械設備。扼要介紹了紡織品質量、包裝,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要求,印

染廢水及其處理等內容。 本書可作 為設有紡織、皮革、造紙專業的高校開設染整概論或染整_丁藝學的教學用書,電可作 為相

關領域的學生、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相關連線

隨全球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及人們對紡織品要求的提高,紡織染整工業受到很大的挑戰。傳統的染整工藝需要耗用大量的水和化學物質:如強酸、強鹼、氧化劑、還原劑等,不僅消耗資源,損傷纖維材料,而且產生嚴重污染。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於尋找對纖維和環保不具有侵犯性的工業過程,即發展環境友好型染整工藝,實施綠色染整加工。

生物酶是一種無毒、對環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劑,其化學本質為蛋白質。酶的生產和套用,在國內外已具有8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生物工程作為一門新興高新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酶的製造和套用領域逐漸擴大,酶在紡織工業中的套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套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現在酶處理工藝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生產工藝,它不僅使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又因無毒無害,用量少,可生物降解廢水,無污染而有利於生態環保的保護。本文從酶的特性及作用機理,闡述了生物酶在常見纖維品種上的套用,展望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套用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