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樹脂病

柑桔樹脂病

流膠和乾枯,枝幹受害常表現兩種類型(可相互轉化),多發生在主幹分叉處和其下的主幹上,以及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西南向枝幹。

疾病簡介

【病害名稱】柑桔樹脂病

【病 原】學名Phomopsis cytospore Penz. et Sacc.( Phomopsis citri Fawcett),屬半知菌。有性態為Diaporthe meduscaea Nitsohke [Diaporthe citri (Fawcett) Wolf],屬子囊菌

危害症狀

①病部皮層組織鬆軟,灰褐色,滲出褐色膠液。在高溫乾燥條件下,病勢發展慢,病部乾枯下陷,其周緣產生癒合組織,已死皮層開裂脫落,木質部外露。②褐色蒂腐病,主要發生在成熟果實上,果實採摘後,特別在貯運過程中發生較多,從果梗開始,環繞果蒂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並向臍部擴展,邊緣波紋狀,最後全果腐料,病果皮較堅韌,手指按壓有革質柔韌感,病果內部腐爛較果皮腐爛速度快,因此,當果皮病部擴大至果面1/3~2/3時,果心已全部腐爛,沿果心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向臍部迅速擴展,並達到瓤瓣間及果皮白色部分,使之變色腐爛。高溫條件下貯藏,病果迅速腐爛,有時在病果表面亦長白色菌絲體,並形成灰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點狀分生孢子器。③砂皮或黑點,病菌侵害新葉、嫩梢和幼果時,在病部表面產生黃褐色至黑褐色硬膠質小粒點,散生或密集成片,病菌為害限於表以及其下的數層細胞。

病原

病原為柑橘間座殼Diaporthe medusaea Nitschke.,屬子奕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

本病原菌是一種弱寄生菌,生長衰弱或受傷的柑桔樹病原菌容易侵入為害。因此,柑桔樹遭受凍害造成的凍傷和其他傷口,是本病發生流行的首要條件。如上年低溫使樹幹凍傷,往往次年溫濕度適合時病害就可能大量發生。此外多雨季節也常常造成樹脂病大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做好防寒工作,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在氣溫下降前,對1~3年生的幼樹進行培土或裹塑膠袋防寒,對大樹培土。霜凍前1~2周,柑桔園應灌水1次,或於地面鋪草,或堆草熏煙防凍。秋季或採收前後要及時適當增施肥料,以增強樹勢;②清除病源 早春前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梢,集中燒毀;③樹幹刷白 在盛夏前用白塗劑刷白樹幹;④刮治或塗藥 春季徹底刮除病組織,並用1%硫酸銅或1%抗菌劑402消毒傷口,外塗傷口保護劑,也可用利刀縱劃病部,深達木質部,上下超出病組織1cm左右,劃線間隔0.5cm左右,然後塗藥,塗藥時間,分5月、9月兩期,每周1次,每期塗藥3~4次,藥劑為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化學防治:春芽萌發前噴1次0.8%波爾多液,花落2/3及幼果期各噴1次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以保護葉片和枝片。

(1)在冬季,結合冬季清園,清除果園內的各種雜草和枯枝落葉落果,剪除果樹上的病蟲枝、乾枯枝、纖弱枝和過密枝。

柑桔樹脂病 柑桔樹脂病

(2)在秋季及采果前後及時而適當地增施肥料以增強樹勢。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在夏天為保護樹幹,防止日灼傷,在盛暑前樹幹用白塗劑刷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