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峪

柏峪,位於門頭溝西北部。西北為川底下村,附近無村落,為齋堂鎮最偏遠的山村。因當地柏樹和榆樹繁盛故稱柏榆樹,後依諧音改今稱。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柏峪村

概述

柏峪地處柏峪溝西北端,村北有長達數里的內長城,明戚繼光管理北方軍務時沿城牆建敵樓七座,被當地人稱為“七座樓”。村北有元代所建的天津關遺址。此處為交通要塞,南通燕家台,往北可達河北懷來麻黃峪。當年金兵和元兵都曾經該地攻入居庸關。因此出於戰略目的明代曾設重兵把守此地。天津關址下方原有廟,廟前牆上嵌有“天津關塞”四字。1940年,廟宇被沖毀。關址以南有一處名石窯,為當年修長城時磚窯遺址;還有一處石校場,為當年練兵之地。

齋堂鎮轄村。位於鎮域西北部,東南距川底下村4公里、西北距黃草梁7.5公里處。聚落沿山谷呈矩形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村民151戶,412人,均為漢族。明代修築長城,隨軍家屬在此定居,逐漸繁衍成村。因當地柏、榆樹繁茂而稱柏榆村,後以諧音改為現名。地處柏峪溝西北端黃草梁山麓狹長地帶,海拔817米。土壤主要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以散生楊、樺、櫟樹及荊條灌叢為主。經濟為農、林、牧、副多種經營。耕地面積314.5畝,1997年產糧2.6萬公斤。核桃、杏、梨、蘋果等乾鮮果品年產8 000公斤,其中柏峪扁(甜杏仁)為當地特產,遠近馳名。1997年純收入234萬元,人均收入1 153元。村內部分民居仍保留明清時代的建築格局,多為小四合院。建有民俗展室,包括廳堂用品、生產工具、廚房用品和革命文物四個部分,通過實物展品,表現了柏峪村村民幾百年來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抗日戰爭時期,柏峪村人民英勇鬥爭的光輝業績。柏峪村保存有梆子戲、蹦蹦戲、秧歌戲三種古老的地方戲,其中秧歌戲是柏峪村最主要的地方戲劇種,在北京地區僅在該村還有保留,被稱為“民間戲劇的活化石”。村北有明內長城,綿延數里,其間有敵樓7座,當地俗稱“七座樓”。村北2.5公里處有元代關塞要衝天津關遺址。北至河北省懷來縣麻黃峪,南通燕家台、齋堂,有土路連線109國道。

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柏峪村

柏峪村現有人口6700人,分布在12個自然片,19個村民小組,可耕地面積3000多畝。2008年柏峪村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人均收入4300多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