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3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大於10千克,體長大於80厘米,肩高47厘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以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

形態特徵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5-10千克左右,體長60-8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左右。雌雄均無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雄麝上犬齒髮達,向後下方彎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體毛粗硬以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橘紅色。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

棲息環境

林麝多出沒于海拔2400-3800米高寒山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也曾有林麝的分布。由於人類的活動改變了植被,低海拔地區不再發現林麝活動。林麝在同一地區隨季節的變化而選擇其棲息環境。在闊葉林、灌木林、針闊混交林內可見林麝的蹤跡。天氣熱時在山頂,寒冷時下山,故有“七上八下九歸槽”之說。即七月份在山頂,八月份下山居于山腰,九月回到河谷地帶。這就說明林麝既有較固定的生活領域,又有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習性。林麝膽怯,獨居,不成群,行動循熟路。麝的活動、覓食、休息、排泄都有固定的路線和地點,排泄後用前蹄向後扒土覆蓋。若不受驚擾,林麝不輕易變動棲息地。林麝有將尾脂腺的分泌物擦在樹樁、小樹枝上的習性,以示識別自己的活動區域。當受到威脅隨即逃離,不久又回到原處。獵人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捨命不捨山”。林麝在黎明和夜間活動多,白天則一般靜臥休息。林麝善奔跑,能上樹,跳躍力很強,能平地跳起2米以上,還可以在很陡的山被上跑幾步。麝幾乎沒有抵禦任何肉食動物攻擊的能力,較小的豹貓和黃鼠狼都可能傷害仔麝甚至成年麝。麝嗅覺特別發達,聽覺和視覺敏銳,遇有異樣聲響,即迅速逃遁。食性很廣,多種植物嫩枝葉均可供食用。最喜採食山掛麵(松蘿)。據統計,可供麝食用的野生植物和作物、蔬菜、瓜果等共有70-100種之多。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區。

繁殖方式

雌獸的懷孕期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一般一胎生1-2仔。性成熟期約1.5歲,生命周期為10年。

飼養方式

圈養為主要飼養方式。

保護與利用

我國從60年代開始就進行林麝的人工馴化、養殖和人工取香的試驗,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林麝的養殖業中取得了很多經驗,特別在我國北方開展較好,為野生林麝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