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風景圖

林風眠風景圖

《林風眠風景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林風眠創作的作品。畫作作於1986年,是林風眠移居香港後的晚期重要作品之一。1989年畫家90歲時,於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生平最後一次個展,此作是其親自挑選參展的展品,可見應屬比較滿意之列。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林風眠風景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林風眠的作品。
《林風眠風景圖》的尺寸為:67.5×67.5cm。畫作上的鈐印為:“林風瞑印”。作者落下的款識是:“林風眠”。

作品欣賞

《風景》作於1986年,是林風眠移居香港後的晚期重要作品之一。1989年畫家90歲時,於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生平最後一次個展,此作是其親自挑選參展的展品,可見應屬比較滿意之列。
從畫面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林風眠晚年風格的劇烈變化。雖然林氏還保留著對同一題材反覆開掘的習慣,但就此作入畫的風景來說,已大不同於50至70年代的蘇州天平山或杭州西湖,據郎紹君考證,實際上是他1959年黃山寫生後歷經多年創造出的新格體。而畫面的構圖雖仍是常用的方形,但滿密而不留餘地,景物充盈天地,似欲破壁而出,其張力與早期刻意吸收留白等傳統圖式的謹慎已有所區別。用色則從沖淡一變為濃麗沉鬱,強度明顯提升。黑色的面積似乎降低了,但比重反而顯得更大,帶來了一種力與神秘。色彩經多層罩染,形成一種層疊的豐富性,足以顯示林氏對西方式不透明顏料特性的鑽研成果。以白粉表現雲霧、水流的做法充滿個性,實際上為畫面添加了光線照射的反光感,但其處理方式,與早期對墨與光的問題的探討已頗為不同。用黑線勾畫輪廓,迅捷快速,筆觸老辣強悍,樹木的點染、石塊的皴擦,也都充滿動感和率意性。屋頂以一筆塗抹而成,尤為精彩。顏色的填充均不依範圍,以相互侵染、疊加的面目出現,表現性極強。三角形、馬鞍形的山峰、方形的屋舍、林立的樹木、橢圓的石塊,都具有極強的概括性與形式感,近乎構成意趣,帶有抽象的味道。可以說,呈現在觀者眼前的風景既沒有黃山的影子,也不像其它任何一處實在的地域,而完全是畫家心境的外化。那種前期風景中的精緻嚴謹已蹤跡全無,代之以蒼厚、奇異、自由,似乎中、西、墨、彩等等壁壘已淡出畫家視野,剩下的只是心中永恆的天問似的遺世獨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一幅作品都代表了畫家晚年風景題材的典型風格,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見證。

畫家簡介

林風眠(1900年-1991年),廣東省梅縣人。曾任上海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是享有國際聲望的畫家之一,我國當代美術的宗師,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林風眠作品曾入選法國秋季沙龍。林風眠經常撰文宣傳中西藝術結合的創作經驗和理論。1977年移居香港,仍孜孜不倦地從事藝術創作直至晚年。赴港前將其在上海時創作的105幅作品存放於上海中國畫院,不久又將這批存畫全部捐獻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