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山東籍開國少將]

林浩[山東籍開國少將]

林浩(1916年6月—1996年11月14日),原名尹圭璋,別名尹浩林、駱忍。山東省牟平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政治學院院長,少將軍銜。1996年11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基本信息

簡介

林浩林浩

林浩山東省牟平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長,山東縱隊後方司令部政委,膠東區黨委書記兼膠東軍政委員會書記,膠東軍區政委等職,卓有成效地領導和指揮了膠東區的抗日鬥爭,為山東暨膠東區的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解放戰爭,他先後任膠東軍區政委兼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政委等職,參加指揮了膠濟路自衛戰役、掖縣沙河鎮阻擊戰和膠東保衛戰。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高等軍事學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為軍隊院校的全面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經歷

少年時期

林浩,原名尹圭璋,別名尹浩林、駱忍。1916年6月生於山東省牟平縣觀水鎮崖地村一富農家庭。9歲在本村初小上學,1929年考入牟平縣國中。期間,受進步教師的影響,閱讀了一些進步作家的作品和五四運動後的進步文藝作品,萌發了愛國主義思想。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林浩參加了牟平中學學生自發組織的反日示威遊行。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3年考入濟南高中後,林浩參加了宣傳馬列主義的“讀書會”,開始學習和信仰馬克思主義。當年10月,18歲的林浩經趙健民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濟南高中黨支部書記、中共濟南市工委委員,負責濟南高中、育英中學、第一中學、濟南師範等單位的黨支部的領導工作。

1935年12月,林浩參加組織了濟南高中、鄉村師範、育英中學、第一中學和第一師範等學校的罷課活動,聲討日本帝國主義者侵占華北,強烈要求抗日,回響和聲援北平的“一二·九”運動。

1936年春,任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長,後兼任濟南市委書記。9月高中畢業後,隻身到費縣師範講習所,以教員身份作掩護,發展黨員十幾名,成立了中共費縣工委,恢復了黨在魯南一帶的組織聯繫。同年底,返回濟南,繼續擔任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兼濟南市委書記;同時,分工負責魯東工委、淄川礦區、費縣黨的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林浩先後去淄川博山張店青州等地傳達省委關於組織抗日武裝的指示,並幫助建立了中共魯東工委和益都縣委。在濟南市,林浩與其他同志一起,發動民眾,組織抗敵後援委員會,成立了文化、學生等各界救國會及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組織。開展募捐、抵制焚毀日貨活動,支援國民黨愛國將領傅作義在綏遠抗戰。

1937年10月,林浩擔任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

1938年1月,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副書記林浩領導了包括泰安萊蕪泗水寧陽沂水及泰西大峰山地區的徂徠山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四支隊,開闢了以萊蕪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林浩擔任該支隊政治部主任兼組織科科長,後兼任第四支隊第四中隊指導員。 同年2月中旬,代理省委書記兼任第四支隊政委。 12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政治委員、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部長、中共魯中區黨委書記。

1939年7月,任中共山東一區(即大魯南區,含津浦路以東、膠濟路以南、隴海路以北地區)黨委書記兼第一軍區(即山東縱隊後方司令部)政委,後兼任第一區軍政委員會書記,卓有成效地領導了泰安沂蒙地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鞏固工作。

1940年上半年,林浩奉命到膠東工作,任膠東軍區政治委員。9月底擔任中共膠東區委書記兼膠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參與領導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

1941年3月14日,許世友到達黃縣的第二天,膠東區黨委在黃縣黃城陽村召開會議,成立了膠東反投降指揮部,許世友任指揮,林浩任政委。

1942年7月1日膠東軍區成立,林浩任政治委員,與許世友司令員、賈若瑜參謀長等率領膠東軍區機關,留在膠濟路東堅持敵後鬥爭。積極開闢魯中、魯南和泰安、沂蒙地區的抗日鬥爭局面,卓有成效地領導和指揮了膠東區的抗日鬥爭,為山東暨膠東區的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

在解放戰爭期間,林浩參與指揮和率部參加了膠濟路東段自衛戰、掖縣沙河鎮阻擊戰、膠東保衛戰、萊蕪、孟良崮戰役、白馬關阻擊戰和南麻、臨朐、泰蒙等戰役戰鬥。

1947年1月,膠東軍區部隊編為華東野戰軍九縱,林浩兼任縱隊政委、黨委書記。同年2月,與王彬等指揮實施了掖縣沙河鎮阻擊戰,收復了掖縣縣城。之後,帶第九縱參加了孟良崮戰役、白馬關阻擊戰和南麻、臨朐戰役。

1948年1月1日至2月17日,饒漱石在五蓮縣大茅莊主持了膠東區土地會議。饒漱石採用康生1947年11月在渤海土地會議的做法,大肆批判所謂黨內組織不純、土改中的“富農路線”以及所謂“宗派主義”。時任膠東區黨委書記、膠東軍區政委的林浩及行署主任曹漫之等受到錯誤批判,都被撤職。

1949年6月,林浩調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同年秋,到中央馬列主義學院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1年下半年起,林浩前往南京軍事學院工作,歷任政治部教育部部長、宣傳部副部長、訓練部副部長,政治部副主任等職。隨後擔任高等軍事學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64年3月至1966年11月任該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64年楊獻珍被批判,邱會作向中央舉報林浩等人請楊獻珍到高等軍事學院講課,是為楊獻珍提供反黨講壇。林浩因此被批鬥數月並被停職。“文革”期間,林浩再次遭到殘酷迫害。

1978年,鄧小平採納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胡耀邦的舉薦,經中共中央決定,停職14年的林浩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至1983年後退居二線。

1986年3月,中共中央第62號檔案作出批覆,同意山東省委1985年12月《關於黎玉、林浩同志申訴問題的複議報告》,撤銷1948年華東局擴大會議《決議》中對黎玉、林浩同志所作的結論,恢復政治名譽。對所有受到批判及作過錯誤結論的當事人,都予以糾正。

1996年11月14日,林浩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評價

林浩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鍛鍊和培養了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他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名利得失;謙虛謹慎,聯繫民眾,廉潔自律,不以權謀私,始終保持了一個老共產黨員本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