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馴鹿

林地馴鹿

林地馴鹿,曾經生活在美國48個州低洼地區的林地馴鹿目前僅存40頭。它們習慣於生活在年代悠久的森林裡。

基本信息

北美林地馴鹿(學名:Rangifer tatandus caribou)是馴鹿的亞種之一。行動敏捷,顏色為灰色或
林地馴鹿林地馴鹿
棕色,其肩高大約1米多。 雌雄鹿都有鹿角。鹿角扁平,有點像[url]麋鹿[/url]的角。體格矮而粗壯,善游泳,總是成群結隊,每年夏季和冬季都要遷移。由於北冰洋附近地區氣溫持續升高,導致阿拉斯加大陸降雪量增加。進入冬季,厚厚的雪層將苔蘚埋藏在了深處,每天,飢餓的林地馴鹿都要在雪地上挖出數十個深坑,才能夠找到足夠維持生存的食物。分布區域要比其他任何有蹄動物都更靠近北方。它們以各種植物為食。北美林地馴鹿是瀕危物種。
叢林馴鹿(woodland caribou)的分布區域要比其他任何有蹄動物都更靠近北方。它們以各種植物為食。行動敏捷,顏色為灰色或棕色,其肩高大約1米。 雌雄鹿都有鹿角。鹿角扁平,有點像麋鹿的角。北美叢林馴鹿是瀕危物種。
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00~800千
林地馴鹿林地馴鹿
克。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多數種類具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僅馴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睪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肉可食用,皮可製革。世界各地將鹿列為保護動物。馴鹿是鹿科唯一馴化的家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