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及鴉片戰爭博物館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及鴉片戰爭博物館分布在廣東省珠江口的東莞市虎門鎮和番禺縣黃閣鎮及南沙鎮等地。19世紀30年代,英、美、葡等國武裝走私鴉片進入中國。1839年3月10日,清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抵達廣東禁菸,6月3~25日,在虎門銷毀鴉片237萬餘斤。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戰爭。1841年1~2月清軍將領陳連陛與關天培等在此率眾抗擊英軍,不幸戰敗。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鴉片戰爭博物館分布在廣東省珠江口的東莞市虎門鎮和番禺縣黃閣鎮及南沙鎮等地。19世紀30年代,英、美、葡等國武裝走私鴉片進入中國。1839年3月10日,清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抵達廣東禁菸,6月3~25日,在虎門銷毀鴉片237萬餘斤。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戰爭。1841年1~2月清軍將領陳連陛與關天培等在此率眾抗擊英軍,不幸戰敗。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林則徐銷煙池遺址在虎門鎮鎮口村。當年在海灘高處開挖的兩個銷煙池,池長、寬各45米,池底平鋪石板,四周置樁欄板,池前開一涵洞,池後通一水溝。把鴉片分批投入池內,採用鹽滷水加石灰浸化辦法,使其分解銷蝕,然後引江水入池沖走。銷煙池的池板、木柱等遺物,現陳列在池旁的鴉片戰爭博物館內。

虎門炮台分布在珠江兩岸的大角山海角山武當山和大虎山等地,範圍約數十平方公里。林則徐銷煙後,和水師提督關天培一道動員民眾籌備防務,加固和新建12處炮台,設定大炮300多門。以沙角、大角炮台為第一重門戶,南山、威遠、鎮遠、靖遠、鞏固、永安、橫檔前山月台為第二重門戶,大虎炮台為第三重門戶,組織3道防線。又在橫檔島、武當山之間的江面,設定木排80排,大鐵鏈372丈,阻截敵艦,在鴉片戰爭中,屢挫英國侵略軍的進犯。炮台多為條石和灰、砂、糯米漿砌築,平面圓形或半月形,分為露天台(即明台)和暗台兩類。威遠炮台至今保存完整,為花崗石砌築,全長360米,高4.5米,共有25個券頂暗炮位,每個炮位高2.9米,寬4.2米,深6.6米。炮位旁設儲藏室和官兵休息室等。 

場館介紹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及鴉片戰爭博物館分布在廣東省珠江口的東莞市虎門鎮和番禺縣黃閣鎮及南沙鎮等地。19世紀30年代,英、美、葡等國武裝走私鴉片進入中國。1839年3月10日,清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抵達廣東禁菸,6月3~25日,在虎門銷毀鴉片237萬餘斤。1840年英國發動侵華戰爭。1841年1~2月清軍將領陳連陛與關天培等在此率眾抗擊英軍,不幸戰敗。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則徐銷煙池遺址在虎門鎮鎮口村。當年在海灘高處開挖的兩個銷煙池,池長、寬各45米,池底平鋪石板,四周置樁欄板,池前開一涵洞,池後通一水溝。把鴉片分批投入池內,採用鹽滷水加石灰浸化辦法,使其分解銷蝕,然後引江水入池沖走。銷煙池的池板、木柱等遺物,現陳列在池旁的鴉片戰爭博物館內。

虎門炮台分布在珠江兩岸的大角山、海角山、武當山和大虎山等地,範圍約數十平方公里。林則徐銷煙後,和水師提督關天培一道動員民眾籌備防務,加固和新建12處炮台,設定大炮300多門。以沙角、大角炮台為第一重門戶,南山、威遠、鎮遠、靖遠、鞏固、永安、橫檔前山月台為第二重門戶,大虎炮台為第三重門戶,組織3道防線。又在橫檔島、武當山之間的江面,設定木排80排,大鐵鏈372丈,阻截敵艦,在鴉片戰爭中,屢挫英國侵略軍的進犯。炮台多為條石和灰、砂、糯米漿砌築,平面圓形或半月形,分為露天台(即明台)和暗台兩類。威遠炮台至今保存完整,為花崗石砌築,全長360米,高4.5米,共有25個券頂暗炮位,每個炮位高2.9米,寬4.2米,深6.6米。炮位旁設儲藏室和官兵休息室等。

節兵義墳在沙角炮台北約100米。1841年1月7日英軍進攻沙角炮台時,英勇戰死的清軍副將陳連陛等75位官兵葬此。墓地長18米,寬17.3米,□高8.65米,前置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所立“節兵義墳”碑。

虎門寨在銷煙池以東,始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嘉慶十五年(1810)設提督鎮守。現存寨牆總長1461.9米,牆寬1米左右,高2~3米不等,用灰、砂和糯米漿板築,堅硬異常。

1949年後,加固和修復了銷煙池、沙角炮台、威遠炮台、橫檔前山月台及節兵義墳等。

鴉片戰爭博物館於1985年建立,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的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內,東依牛背脊山,西傍珠江口。

鴉片戰爭博物館由館本部及沙角炮台管理所、威遠炮台管理所三個部分組成,總面積為20多萬平方米。館藏文物中有一批抗英時用過的大炮、炮子、火藥缸、火藥埕、大刀、長矛及當年繳獲英軍的洋槍、洋炮等。幾門“功勞炮”,在當年鴉片戰爭中曾痛擊過英國侵略者。

鴉片戰爭博物館基本陳列是“鴉片戰爭史實陳列”,內容分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廣東軍民的抗英鬥爭、沿海各省軍民的抗英鬥爭、鴉片戰爭的結局、撲不滅的反侵略烈火等部分。該館還通過放映錄像等形式配合陳列展覽,向觀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