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林佩琴(1771~1839),字雲和,號羲桐,丹陽後松卜村人。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舉人。 光緒十年(1884年)重刻,建國後再版,很受中醫學者歡迎。

林佩琴(1771~1839),字雲和,號羲桐,丹陽後松卜村人。幼年隨父讀書,勤奮好學。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舉人。翌年進京(北京)應試進士,未取,後棄儒學醫,潛心研讀《靈樞》、《素問》等名家經典著作,以擅長治療溫病聞名。他對病人的病情觀察和症狀分析細緻深入,對每一病例都認真診斷,根據病情遣方用藥,善於化裁。經他治療,往往都收到奇效。當時人們稱他為“良醫”。
他濟世之餘,致力著作,總結數十年學醫心得和臨床經驗,並據就醫病癒者所交還的處方,擇要寫成醫案,並加論證,題名《類證治裁》,分為8卷,共34萬字。該書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由其次子林芝本刻版印行500部問世,流傳廣遠。光緒十年(1884年)重刻,建國後再版,很受中醫學者歡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