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華

林丹華

林丹華,人名。本詞條收錄有:1、國家二級作家-林丹華;2、林丹華,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講師 。主要研究領域是健康行為預防與干預、兒童青少年、婚姻家庭心理諮詢與治療。2008年12月,《汕頭市大型晚會主鏇律朗誦詩四首》獲2008年度汕頭文藝獎作品二等獎,這是其第7次獲年度文藝獎作品獎,也是連續6年獲汕頭年度文藝獎2004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二次青年作家代表大會代表;2006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三次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前青代會)代表;2007年憑作品入選參加“2007年廣東省中短篇小說筆會”;2008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七次作家代表大會代表;2009年當選汕頭市文代會代表,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代表。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姓名:林丹華

生日:1967年6月19日

職稱:副教授

職位:汕頭市委黨校副教授,校委會秘書,機關黨委秘書,《大潮學刊》編輯。

林丹華,1967年6月19日生,中共黨員。汕頭市委黨校副教授,校委會秘書,機關黨委秘書,《大潮學刊》編輯。國家二級作家,廣東省職工藝術家,汕頭市職工藝術家。廣東省作協會員。2004年2月26日至今兼任汕頭市現代人詩歌協會會長、法人代表,汕頭作協常務理事。系《近現代潮汕文學(國內篇)》、《現當代潮人文學史稿》重點介紹之潮汕現代詩人。獲中國作協詩刊社詩歌藝術文庫優秀詩集獎1次,汕頭文藝獎作品獎7次,桑梓文學獎3次。

作品散見《詩刊》、《作品》、《聯合早報》等國內外報刊。先後在《汕頭日報》開“心語微言”、“閒來讀史”專欄。作品先後被《詩刊》、《黃河詩報》、《羊城晚報》、《新世紀文壇》等各級報刊評論或點評。多篇詩、文分別入選《廣東作協50年文選(詩歌卷)》、《當代潮人新詩精品》、《中國當代情詩精選》、《嶺南散文新選(10年選)》等選集及全國女作家散文大賽。經常為汕頭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大型晚會創作朗誦詩。2008年12月,《汕頭市大型晚會主鏇律朗誦詩四首》獲2008年度汕頭文藝獎作品二等獎,這是其第7次獲年度文藝獎作品獎,也是連續6年獲汕頭年度文藝獎2004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二次青年作家代表大會代表;2006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三次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前青代會)代表;2007年憑作品入選參加“2007年廣東省中短篇小說筆會”;2008年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七次作家代表大會代表;2009年當選汕頭市文代會代表,當選汕頭市出席廣東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代表。廣東校園文學網顧問。2003年至2010年兼任《汕頭作家》報編輯。2004年至2008年兼任汕頭市八屆青聯委員。

出版著作

1、詩集《濃濃淡淡的歡愁》(與父親林道青合作),1991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2、詩集《心靈樹》,1995年成都科大出版社出版。

3、散文、短小說集《尋找另一個花季》,1998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02年參與《汕頭市黨校志》(2002年底由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編輯及撰稿工作。)

4、詩集《世界為什麼美麗》,2003年9月份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5、散文集《輕輕叩問》2003年9月份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4年,參編參著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新詩合集《詩沙龍》,獲桑梓文學獎二等獎。)

6、20萬字長篇小說《錯緣》,2005年10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

7、散文集《心語微言》,2006年1月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8、詩集《驀然回眸,女人四十》,2006年3月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

9、詩集《摩挲生活》,2007年7月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

10詩集《仰望天空》,2009年12月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博士-林丹華

人物簡介

姓名:林丹華

學位:博士

職稱:講師

研究領域:健康行為預防與干預、兒童青少年、婚姻家庭心理諮詢與治療

主要經歷

1989-1993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完成本科學業

1998-2000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完成碩士學業

2000-2003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學業

2003年7月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任教,講師

1993-1998年 北京豐臺區六一幼稚園,園長助理

2003.12月-2004.3月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醫學院,訪問學者

主要成果

健康心理學、家庭治療、 家庭與兒童青少年發展、人格心理學

研究方向

健康行為預防與干預、兒童青少年、婚姻家庭心理諮詢與治療。具體的研究興趣包括:

青少年吸菸行為的發生髮展機制及預防干預;兒童青少年肥胖的影響機制及預防干預;流動人口和其他高危人群的性病、愛滋病預防干預;愛滋孤兒的心理需求及其干預;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家庭動力學;家庭治療

承擔、參與課題

2005年美國NIH資助課題:愛滋孤兒的親人喪失和心理需求追蹤研究(主要研究人員)

2003年北京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預防干預及推廣研究(主持人)

2003年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預防干預及推廣研究(主要研究人員)

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2001年度資助項目:中國年輕流動人口HIV/STD預防研究(HIV/STD Prevention of Young Migrants in China)。(主要研究人員)

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2003年度資助項目:社會歧視與流動人口心理健康(Social Stigma and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主要研究人員)

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2003年度資助項目:中國年輕高危婦女STD/HIV預防研究(HIV/STD Prevention among High Risk Young Women in China)。 (主要研究人員)

2002年國家科技部重點資助課題“中國人生理心理發展常數的制定”之子課題“中國人心理發展常數的制定”。(主要研究人員)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家庭溝通和衝突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干預。(主要研究人員)

已發表論文

Lin D, Li X, Yang H, Fang X, Stanton B, Chen X, Abbey A, Liu H.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sexual risk behavior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2005,79:103-112

林丹華,方曉義.不同干預者在青少年吸菸行為預防干預活動中的作用.心理科學,2005,28(3):702-705

林丹華,方曉義,李曉銘,劉惠.中國流動人口愛滋病問題及預防干預. 中國愛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林丹華.年輕流動人口的心理健康與預防干預.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21,增刊:99-105

方曉義,林丹華,李曉銘.社會環境危險性與青少年的吸菸行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1):57-63

方曉義,夏翠翠,林丹華,黃麗娜. 母子性格、性格匹配與青少年期母子衝突的關係.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21(3):22-26

林丹華,方曉義,李曉銘,蘇立增.年輕流動人口的流動模式與其社會適應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20(4):49-55

Yang H, Li X, Stanton B, Liu H J, Liu H, Wang N, Fang X, Lin D, Chen X.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ehavioral stud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05,32(5):270-280

Chen X, Li X, Stanton B, Fang X, Lin D, Cole M, Liu H, Yang H.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Beijing,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 2004,39:666-673

Li X, Fang X, Lin D, Mao R, Wang J, Cottrell L, Harris C, Stanton B. HIV/STD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2004,16(6):538-556 Yang H, Li X, Stanton B, Fang X, Lin D, Mao R, Chen X, Liu 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HIV/STD prevention activities among Chinese rural-to-urban migrant.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2004,16(6):557-570.

方曉義,林丹華,孫莉,房超。親子溝通類型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20(1):18-22。

方曉義,林丹華。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預防和干預研究。心理學報,2003,35(3):379-386.

林丹華,方曉義.青少年個性特徵、最要好同伴吸菸行為與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19(1):31-36

林丹華,方曉義.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預防和干預研究綜述.心理科學進展.2002,10(2):199-205

方曉義,鄭宇,林丹華.友伴關係與中學生吸菸行為.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18(2):17-21

楊阿麗,方曉義,林丹華.父母衝突、青少年應對策略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係.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18(1):37-43

林丹華,方曉義.同伴、父母對青少年吸菸認識、吸菸行為的相對影響力.心理發展與教育.2001,17(4):28—34

方曉義,鄭宇,林丹華.家庭諸因素與國中生吸菸行為的關係.心理學報.2001,33(3):244-250

方曉義,林丹華,房超.感知的和實際的友伴吸菸行為對青少年吸菸行為的影響.心理發 展與教育.2001,17(2):26—30

林丹華,方曉義,鄭宇.社會榜樣與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000,16(3): 18-24

林丹華.如何培養自信心.思想政治教育.2000,7

林丹華.如何矯治學習困難.思想政治教育.2000,8

林丹華.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思想政治教育.2000,11

林丹華.青少年社交問題及其調適.思想政治教育.2000,12

已接收論文

林丹華.青少年不同水平的吸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健康心理學,已被接受

Chen X, Fang X, Li X, Stanton B, Lin D. (2005). Stay Away from Tobacco: A pilot trial of a school-based adolescent smoking prevention in Beijing, China.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 Accepted.

Chen X, Stanton B, Fang X, Li X, Lin D, Zhang J, Liu H, Yang H. Peer Smoking Norms, Socio-Environmental Factors, Personal Attitudes and Adolescent Smoking in China -- A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Longitudinal Data.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In press.

出版專著與教材

林丹華等譯.《家庭治療基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

《小學生成長導航》。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學生成長導航》.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

林丹華等譯.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與實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

李瓊,鄭宇,林丹華,王凱榮著.《國小教師技能導讀》,華藝出版社,1999年12月。

易進,林丹華編著.《幼稚園語言教育》,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1998年。

相關介紹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5月,重新組建於1999年6月,所長林崇德教授。 研究所下設思維、認知發展與培養研究室、社會性、個性、品德研究早期心理發展研究室、教師職業發展研究室等。 研究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5人,其中教授6人,專職研究人員14人,其中教授11人。發展心理研究所招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擁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研究所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同時還接受國內外高級訪問學者。發展心理研究所的建設目標是成為科學研究中心、高級人才培養中心、政府決策諮詢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以及信息資料中心。 發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有:

1. 認知發展:如腦功能與信息加工能力發展、認知策略發展、第二言語習得;

2. 創造性發展:如科學創造力的發展與測量、青少年創造性的跨文化研究;

3. 個性、社會性發展:如道德發展、自尊發展、同班關係、親子關係;

4. 兒童青少年健康行為:如吸菸、飲酒、性行為;

5. 教師職業發展:如教師資格認證體系、教師專業化;

6. 老齡化:如基本心理能力老化、老年人社會支持;

7. 兒童青少年心理評價與諮詢:如家庭諮詢與治療、學能評價。

發展心理研究所有眼動實驗室、腦ET實驗室、EEG實驗室、生物反饋儀室、觀察室、以及諮詢室,主辦有國家一級學術雜誌《心理發展與教育》。

研究所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荷蘭、澳大利亞、芬蘭、挪威、韓國、越南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及國內其他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