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志

《析津志》,又名《析津志典》,《燕京志》,凡34冊,元人熊夢祥撰,是北京最早的地方志書。

析津志簡介

《析津志》熊夢祥撰。夢詳字自得,江西豐城人,人稱松雲道人。元末,以茂才異等薦為白鹿書院山長,授大都路儒學提舉、崇文監丞,以老疾歸,年九十餘。作者出任崇文監期間,不但有接觸大量內府藏書和文獻資料的機會,而且可周覽大都(今北京)及所屬地區的山川名勝,對當地作實地的考察,為撰寫本書創造了條件。

發展歷史

元大都舊稱為析津。析津本古冀州之地。遼時改稱南京析津府,治析津宛平(即今北京西南)。故本書為最早記述今北京地區的一部專門志書,是研究這一地區地理、歷史的寶貴資料。書中對元大都的城池、坊巷、官署、廟宇、人物、風俗、學校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惜原書早已亡佚,今由北京圖書館善本組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從《永樂大典》等古籍中輯佚而成,名《析津志輯佚》,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可窺其梗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