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坐落在\"板栗園大捷\"的發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

簡介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坐落在"板栗園大捷"的發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1935年8月3日,我紅二、六軍團將妄圖消滅我軍的國民黨軍第85師全殲在這裡,並擊斃第85師長謝彬,俘敵1000餘人,繳獲槍械近1000支,以及迫擊炮6門。板栗園伏擊戰的勝利,迫使國民黨的鄂軍紛紛後撤,而湖南之敵也相繼收縮兵力轉入防禦,國民黨軍隊對湘鄂川黔蘇區的"圍剿"鏇即宣告失敗。 1935年6月13日至15日,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在恩施州鹹豐縣忠堡一帶殲敵眾多,活捉其縱隊司令兼國民黨四十一師師長張振漢。同年8月3日,紅軍在恩施宣恩板栗園又殲敵八十五師師部和兩個團等。這兩次大捷都是我國革命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役。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恩施有97000多人投身革命,24000多人參加紅軍、游擊隊和赤衛隊,12000多人為革命捐軀。昔日戰場如今成為全州381萬各族人民的紅色旅遊勝地和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基地。
13日、14日,忠堡大捷紀念碑和板栗園紀念碑分別落成,當年的一些老紅軍參加了落成儀式。與此同時恩施州博物館還展出158件革命文物,介紹忠堡、板栗園大捷戰鬥過程。
70多年的風雨,改變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卻無法改變當年發生在這裡的一切。如今,這裡已經豎立起了一座紀念當年那場戰鬥的紀念碑。2005年6月14日,為了紀念當年紅軍在這裡的事跡,也為了隆重的紀念板栗園大捷70周年,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在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正式揭幕。
巍然聳立的紀念碑,與廖漢生同志親筆題寫的"崢嶸歲月,血肉情誼"8個遒勁大字互相輝映。現在,前來憑弔革命先烈的人群,或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或在舊址前駐足沉思。
如今,這裡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年戰火紛飛的戰場,但是紅軍的精神和紅軍的歷史功績,卻仍在這裡被繼承和發揚著。我們不能忘記板栗園大捷的烈士們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官兵表現了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來鳳各族人民跟著中國共產黨、跟著工農紅軍,英勇奮起,前仆後繼,同國民黨反動派、土豪劣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優秀兒女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鮮血澆灌出來的花朵。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是英雄們用生命鑄成的豐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的附近,還有其他一些當年紅軍在這裡留下的歷史遺蹟。具有數百年歷史卻依然遒勁挺拔的"訊息樹"--古樟樹;當年紅軍和國民黨激戰,如今已然可見其上多處彈孔的涼亭橋--紅軍橋;紅軍橋頭的麻柳樹;修繕一新的宣恩革命紀念陳列室。無不銘記著宣恩人民可歌可泣的精神。為支援前線,宣恩人民冒著槍林彈雨,出人出力,民眾的一切活動轉為為戰爭服務。如今,紀念碑、紅軍橋和陳列室等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旅遊勝地。
在2005年紀念碑的揭幕儀式上,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鬆上將、肖克將軍的兒子肖星華少將、省委副秘書長劉克毅、湖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廖其良少將等特邀嘉賓和領導,老紅軍秦志維李春泰吳忠義、李成林、李萬華及一批老紅軍、老將軍的家屬、子女、身邊工作人員和省有關部門領導,州領導周先旺、譚先振、程遠斌馮國亮、劉武、周華品等,都被請來。老紅軍及親屬、解放軍代表和省、州領導虔誠敬獻的花圈、花籃,綻放在無數崇敬的目光中。

相關條目

紅軍 革命 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