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垣一雄

板垣一雄

霍元甲(1869—1910,迷蹤),勝日人某,1910年,上海; 孫祿堂(1861—1932,形意),勝日人板垣一雄,1921年,北京;一次勝6名日本武士,1930年,上海; 佟忠義(1879—1963,六合),勝日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板垣一雄

板垣一雄為日本天皇欽定的第一國手。板垣一雄身高體壯,一米八幾的個子,重約200磅,在日本武術界曾三奪金牌,被授予“大正天皇特級勳章”,號稱天下第一。
不可一世的板恆一雄與忍術大師傅伊藤男、水月流田村尚義等六名日本武術大師,一起來到中國,挑戰有“天下第一手”之稱的孫祿堂老前輩。孫前輩在庭院裡與之相會,吟出一首:“日午樹蔭正,獨呤池上亭。靜看蜂教悔,閒想鶴儀形,法酒調神氣,清琴入靈性。浩然機以息,幾仗復何銘?”後突然出手,在一瞬間將包括板垣一雄在內的所有人擊飛。板恆一雄回國後苦思冥想、鬱鬱而終。

孫祿堂孫祿堂

歷史寫照

真實故事:中國人是不可欺辱的!

日本國不僅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入侵中國,就連民間武術也要波及,夢想在中國稱霸武林。日本大正天皇派了一個武士道大力士板垣一雄到中國,指名道姓要與中國國術大師孫祿堂比武。
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板垣奉命來華,尋孫比武,並聲稱要以其硬功撅斷孫之右臂。 當時孫祿堂已年逾花甲,但其功夫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地。孫祿堂身材瘦小,並又遭喪子之痛,但為振國威,凜然應戰。孫祿堂在自家堂屋接待了這位體態肥大的不速之客。賽前言明,兩人平臣地面,發號為,始得交手。口令既下,孫先用順化點穴之法,點擊板垣腹部,使其強力盛而不能速發。而後,即以“鯉魚打挺"之勢,猝然躍起,繼之施以閃、展、騰、挪之法,使這個粗野的龐然大物簡直無用武之地。最後,板垣惱羞成怒,象野豬般狂吼亂叫,一向孫胸部撞來,孫祿堂略加閃身,使其撲空,只聽砰然一聲,書架傾倒,板垣的大半個身子被埋於書堆之中,狀極尷尬,只好認輸。事後,板垣願出二萬元讓孫安家,請其赴日教拳。孫斷然斥曰:“莫說二萬,即二十萬亦不教日人!”並教翻譯轉告,此番只不過略施小技,給其一點顏色看看,中國人是不可欺辱的!

近代中國武術家與外國拳師的交手實例

如果追蹤一下近代偏史,可以發現在民國初年常有一些中國武林高手打敗來華挑戰的外國拳師高手,我下面列舉一些例子:
車永宏(1833—1914, 形意),勝日人坂三太郎,1888年,天津
霍元甲(1869—1910,迷蹤),勝日人某,1910年,上海
韓慕俠(1867—1947,形意),勝俄人康泰爾,1918年,北京
王子平(188l一1973,查拳、彈腿),勝俄人康泰爾,1918年,北京;勝美人阿拉曼、德人柯芝麥,1919年(?),青島,勝日人佐藤,1919年(?),濟南
陳子正(1878—1933,鷹爪),勝美人某,1919年,上海;勝英人某,1922年,新加坡
孫祿堂(1861—1932,形意),勝日人板垣一雄,1921年,北京;一次勝6名日本武士,1930年,上海;
佟忠義(1879—1963,六合),勝日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楊法武(跤術),連勝3名日本柔道高手,1930年,東京
馬金鏢(188l一1973,查拳),勝美人麥克魯,30年代,南京
王薌齋(1885—1963,意拳),勝匈牙利人英格,30年代,上海;勝日人八田一郎、澤井健一,40年代初,北京;
蔡龍雲(1928一,華拳),勝俄人馬索洛夫,1943年,上海;勝美人魯索爾,1946年,上海

近代中外拳師交手特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當年打敗國外拳擊高手的中國武術師的特點:
1.年紀: 他們大多是在40-50歲的人了, 甚至是將近60歲的老人了. 這種高齡中國武林高手打敗外國拳師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軼事.
2. 根據當時的報紙報導和目擊者的描述, 這些外國拳師都是幾招之內就被打翻在地, 或拋出丈余 爬不起來的, 沒有現在拳擊纏鬥10個回合的場面.
但往深里思考, 就可發現這些中國武林高手的師父大多是原來保鏢的武林高手,他們學了一身本領, 卻面臨社會的變革, 從軍保鏢的職業已經沒有了, 但他們卻繼承了師輩的搏擊武術和武林中人的驃悍精神 可以說是空有一身本領, 敢打敢拼,卻無處可用. 所以一有外國拳師來華挑釁, 同道一呼百應, 就去打擂台了.例如韓慕俠(後來在南開大學教授武術, 教過周***形意拳, 解放後周***還去天津看望過他家屬---有照片為證),孫祿堂(曾考上清華大學)的師父單刀李存義就是保鏢多年從未失手的武林高手, 如果不是時代的前進, 孫祿堂, 韓慕俠他們都可能是以武術為生的(保鏢或從軍). 與韓慕俠交手的俄人康泰爾被打倒後不服,起來再打, 連被三次打飛出去, 最後將他在世界各地巡迴比賽所得的11枚金牌依約交給韓慕俠,悄然離開中國的. 韓慕俠獲勝回天津時,舉城轟動. 民國初年的武術高手可能是清末遺留下來的最後一批真正的高手了. 以後由於武術不能混飯吃, 學武的人就大大減少, 所以今日已經看不太到清末民國初年那些正在消逝的武林高手了.
這些武術高手的特點是能發內力將對手拋出一丈左右, 這種發內力將對手拋出一丈左右的武術技巧是西洋拳擊和散打搏擊中看不到的景象, 是中國武術尚未外流的精華. 形意八卦拳尤其精於此道, 民國初年(抗戰前)辦的國術館中以這2派的拳師人數占多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在全國不講生死的比賽中獲勝者較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