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閣賦

松風閣賦

松風閣賦,是花月主人為騰訊-松風閣聊天群所寫,紀念在松風閣群對聯、對詩的文學活動。松風閣群建立於2006年,群主系長白山詩人美人松(辛維克),群管理有風華才子、蘭幽馨香、一灣碧翠。松風閣群是一個對聯對詩的網路文學村落,群中才子佳人聚會,令人有疑入紅樓夢大觀園之感。在松風閣賦一文中,以長白仙境為背景,極盡渲染才子佳人相逢,琴棋書畫,聯詩對韻的美好生活場景。

簡介

松風閣賦,即《松風閣賦》,是篇辭賦作品。作者,是關東知名詩人,著名辭賦作家---蔣紅岩先生。松風閣是花月主人幻想的一個神仙境界,地點在長白山麓附近的一個半山腰上。花月主人筆下的松風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好象世外桃源一樣的境界。松風閣賦全篇用流暢的筆調展示出松風閣一年四季中的景色變幻,同時抒發了作者對這種境界的嚮往之情。松風閣賦的語言風格:流暢易懂,朗朗上口,氣韻悠揚。

作者簡介:

花月主人,原名---蔣紅岩:字雲松,又稱“風華才子”,世稱“關東鐵筆”。男,漢族,吉林省公主嶺市人。當代詩人、詞作家、著名辭賦家,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辭賦網副主編,中國駢文網副主編,賦壇“廿星”之一,中華新辭賦運動發起人之一。著有《蔣紅岩駢文集》、《蔣紅岩辭賦集》。其中《松風閣賦》、《名城洛陽賦》等8篇獨具代表性。府岸人評價道:“才子有才,維而內含”。
松風閣在金雞峰下,活水源上。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松風閣後的山峰,獨高於其他的山峰,而松又在山峰頂上。仰視,如幢葆臨於頭上。觀看,有聲音,如吹塤,如下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鐵馬馳驟,劍槊相磨鑔戛;突然又作草蟲鳴切切,一會大一會小,若遠若近,不可以說出其狀態。聆聽得人,耳為之聰。佛以清淨六塵為明心之本,凡進入耳目的東西,都是虛無縹緲。
《松風閣》,作者:黃庭堅。先寫松風閣之位置、高度以及命名之由來,而其景物之特點即由是以見。以下寫夜雨會飲及所聞所見,耳目為之一新。最後痛東坡之已亡,惜文潛之未到,因觀覽名勝,而思擺脫拘攣,與朋輩長期扁舟遨遊江上。體仿柏梁,句句用韻。通篇筆力勁峭: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 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松魁梧數十年,斧斤所赦今參天。 風鳴媧皇五十弦,
洗耳不須菩薩泉。 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
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 泉枯石燥復潺湲,
山川光輝為我妍。 野僧早飢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
東坡道人已沉泉,張侯何時到眼前。 釣台驚濤可晝眠,
怡亭看篆蛟龍纏。 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鏇。

松風閣詩帖: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
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松風閣詩”,歌詠當時所看
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晚年作
品,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
《松風閣詩帖》。其風神灑盪,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
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松風閣詩帖》經宋、元、明、清輾轉流傳,宋朝為向民收藏,後
歸賈似道,又迭經明頂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內府。清道光年間此
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鳳)手中。王家璧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
進土,授兵部主事,任順天(河北)鄉試譽錄官、會試受卷官之職,
乘任職之便,有心蒐集到鄂州之故物黃庭堅《松風閣詩卷》和宋代
蔡襄墨跡等傳世文物,攜帶回鄂。道光舉人柯茂枝題《黃山谷松風
閣詩卷並序》序曰:“王孝鳳武部得此卷於柳君呂臣,蓋元時長公
主家故物,上有名賢十數人詩跋,又常為攜李天籟閣所藏,項子京
卞令之私印尤多,詢希之珍也。尾不署涪翁(山谷)名字,紙色、絹
色尚覺鮮好,然神采奕奕,尚非翻身鳳凰。武昌(鄂州)傳涪翁以松
風閣一詩,然閣不時廢,詩為世共獨,此一墨寶,歷數朝後復入吾
邑士大夫手,山川筆墨之緣豈偶然哉。愛玩之久,為次原韻以賦其
事,時鹹豐九年(1859年)春三月。”
《松風閣賦》(花月主人),【原文】

序:

松林染翠,溪谷鳴琴。遊覽長白,感喟山形水脈;投身網路,約會文友詩朋。松徑徐行,攀附松風閣宇;仙窟徘徊,流連幻境太虛。季節更替,然景不落幕;人物往來,因情有獨鍾。夢境亦真亦幻,景致似是似非。然松風閣與風花共賞,與網路同存。故為文以記之,以效桃源之行跡。文嵌網名,以為松風軒堂之主客。倘無盡述,誠望海涵。以賦彰顯松風之浪漫,為文紀念聯韻之繁華,故為斯賦。

文:

天下奇山悅目,長白勝景堪嘉。松水源頭,扼腕圖們鴨綠;雪山麓腳,曳帶飛瀑垂虹。綿延山勢,盡托蒼松翠柏;潺湲水脈,漫拭岩壑石橋。春光黑土浮翠,秋時紅葉亂霞。景色旖旎,更惹才郞詩韻,亭台掩映,偶來秀女娉婷。山高水長,雲集東北之韻。風清月白,氣浸松水之波。
秋風已逝,山谷多姿。秋水伊人不見煙波盡處,多情公子不覺殘月懸樓。蒼山奇偉,叢生松柏更疊;長橋跨越,感觸怪石嶙峋。山聚靈氣,隱士伏居仙所;水繞亭閣,才子瀏覽洞天。松曰美人,籠罩松風閤府;蘭吐馨香,氤氳夢幻鄉村。漫步樓台,遙望彩雲追月;踏徑錦苑,感嘆寒梅迎春。綠水悠悠,難賦人間勝境;煙姿淡淡,常憶蝶舞霓裳。佳人舞蹈烘托滿園春色,懷鄉拜月;才子吟喔摹擬江涵秋影,臨風聽蟬。丹青點點,唯見飛鴻踏雪;楓葉飄飄,感知風雨敲窗。雲母屏風,蘇武牧羊北海;長廊畫壁,蕭郎吹韻秦樓。仙閣幽雅,案中茶壺玉盞;錦瑟悠揚,簾下依雪茗香。琴心漫漫,伴隨梅香入夢。曲徑幽幽,聆聞紫竹弄簫。漫步石榭松門,孤燈望月;遙聞長白飛瀑,弱水含煙。松風習習,翰墨文書雕匾;浮雲蕩蕩,清秋霜染楓林。晚荷沉醉,曉月玲瓏。酒徒把盞,吟誦二千年積雪;蘭舟系岸,滿載一世紀風華。
冬日乍寒,紅酥手踏雪尋冰;玉宇飛花,虞美人焚琴煮鶴。正義使者難覓醉秋紅葉,知音禪師常念真水無香。瀟湘冷月,目送佳人桃葉渡;珠峰雪蓮,心生善念白雪箋。飄雪兮,松風臥雪;放花兮,蘭幽養花。龍女游山,長弓偶獵醉風狐;東君敕詔,青鳥再銜橄欖枝。殘冬無奈閣中雪,雪流清淚,初春有意檻外梅,梅綴香葩。水自淙淙,溪吟翠谷;月也蕭蕭,人在天涯。憶當時,把酒臨風回望松閣縹緲;問今日,吟詩弄賦愧頌才子情懷。推枰論道,美人相約才子;作賦征聯,騷客笑傲江湖。詩意巧妙,慕青蓮之詩魂;文采逸秀,借易安之詞魄。文苑爭鳴,請看網路空間;聯詩競藝,可曉知音琴瑟。騰訊群中,共論流水高山;松風閣下,相約文朋雅客。亦幻亦真,好似閬苑蓬萊;似游似夢,宛若洞府仙閣。夢絕,歌詩一首。詩曰:
松風閣立松江頭,曲水流觴雁影浮。
飛瀑垂虹梅骨氣,品茗歌韻月華樓。
一灣泓翠天池闊,千里煙雲勝景收。
夢寐蘭亭重聚會,桃源縹緲憶清秋。
【譯文】

序文:

松林一片翠綠,溪谷的泉水叮咚作響似琴韻一般。遊覽長白山,感嘆那複雜的山形地勢和河流的走勢。投身到網路里,和文友詩朋在一起暢談。在松林的小徑上緩慢行走,想要攀登觀看松風閣。在神仙的洞窟外面我徘徊不前,流連行走好似步入了太虛幻境。季節交替,但景色依然多姿多彩好似風景的大螢幕。人們來來往往,是因為大家對這裡情有獨鍾。夢境是真的還是幻覺?景致是現實的又象是虛擬的。不管怎樣,松風閣可以與清風明月、鮮花白雪共同觀賞,與網路在一起同時存在。因此我作了這篇文章來記述它,是為了效仿《桃花源記》的故事。文章里鑲嵌了很多網名,用來作松風閣風景區裡的主人。倘或我沒有說得完整,誠懇地希望各位海涵。用這篇賦來顯示松風閣美好浪漫的景色和人物,用文章來紀念對聯故事的精彩,於是我寫了這篇賦。
正文:
天下奇山使人賞心悅目,長白山的勝景可以說是十分好的。在松花江的源頭,還聯結著圖們江和鴨綠江兩條大江。在雪山腳下,垂掛著長白瀑布,好似落下來的虹。蜿蜒的山嶺,上面長著很多蒼松和翠柏。潺潺的流水,漫過和洗刷著山中的岩石和橋樑。春天時黑土地上處到都是綠色,秋天時火紅的樹葉好似碎亂的彩霞。景色十分美觀,惹得才子們即興作詩,亭台與山水相映成趣,偶爾看到娉婷的少女輕輕走來。山勢高大水脈遙遠,象雲彩一樣聚集在東北形成一道風景線。清風吹著,月亮很白,雲氣飄浮在松花江面上。
秋風已經吹過,山谷變得多姿多彩。秋水旁有位美人在眺望著,她看不到煙波盡處還有什麼。多情的男子也在這裡流連,不知不覺中殘月在樓的上面懸掛著。蒼山雄奇偉岸,叢生的松柏密密實實。一座很長的大橋跨過了山谷,連在兩山中間,橋的下面和旁邊到處都是嶙峋的怪石。山上聚集著靈異的氣息,有隱士在這個神話般的境界裡生活。流水彎彎繞過亭閣,才子們游賞著這裡的美景。有一種松樹叫美人松,它籠罩著松風閣。蘭花吐著香氣,瀰漫著好似夢境般的鄉村。漫步上了樓台,遙望天上,彩雲追著月亮。踏在這個園林的小徑上,感嘆著梅花開放迎接春天的到來。溪水在悠悠流淌,難以描述這人間的好境界。炊煙裊裊,經常回憶起蝴蝶在衣裳旁翩翩起舞。有美人在舞蹈使整個園中春意盎然,想起了故鄉對月下拜。才子們吟詩描述的是江畔上秋天的景物,風兒吹過有蟬在鳴叫。用畫筆寫生,只見空中的大雁飛來落到雪地上。楓林里落葉飄飄,有風雨在吹打著窗欞。雲母屏風上,看到了蘇武在北海牧羊。長長的走廊有優美的壁畫,畫上是蕭郎在秦國的鳳凰台上吹簫。仙境裡的樓閣十分幽雅,桌案上擺著茶壺和玉制杯碟。錦瑟彈起,悠揚的聲音傳來,帷簾後面的是雪一般的佳人在品著香茶。琴聲悠揚低沉,好象和梅花同時走入了夢裡。彎彎的小路十分幽靜,聆聽到的是紫竹與簫管的聲音。漫步走過石榭松門,挑起了一盞燈望著月亮。遠看那長白山的瀑布,那柔和的雲水帶著淡淡的煙氣。松風閣里有風吹來,那門楣上有濃墨書寫著匾額。空中的浮雲飄動著,若是秋天到了楓林里偶有霜雪。夜晚荷花沉醉,早晨月兒玲瓏。喝酒的人拿起酒杯,吟唱著兩千年的長白山積雪。蘭舟系在江河岸邊,上面盛載的是一生一世的風采。
冬天一到寒冷將至,伸著通紅的手在冰凍的雪上尋找冰塊。天空里飄著雪花,虞美人焚燒木琴煮著鶴肉。正義使者難以尋找到深秋里的紅葉,知音禪師總是念叨著真水無香。瀟湘之地的冷月,看著佳人乘著小舟離開桃葉渡口。想起珠峰上的雪蓮,心裡生著善念好象寫在了雪白的紙上。飄雪了,松風閣臥在了雪裡。開花了,被喚作蘭幽的女子養著不少花。龍王的女兒在游山,一把長弓偶爾獵殺了醉風狐。司春之神下了詔書,青鳥又一次銜來了橄欖枝。殘冬沒有什麼辦法挽留松風閣里剩下的白雪,雪花化成了的水好似清淚。初春好象格外關照檻外的梅花,梅枝上綴著香花。流水淙淙,溪水在蒼翠的山谷 里唱歌。月影蕭疏,人在遠方好比天之涯。回憶當時的情景,端起酒杯在風裡回頭看著縹緲的松風閣。看一下現在,吟誦詩歌擺弄著辭賦,慚愧地歌頌著自己的情懷。推開棋枰共論人生宇宙大道,美人松約見了風華才子。無論作賦還是對聯寫詩,錫東刀客笑著在江湖裡獨樹一幟。詩意很巧妙,仰慕的是李白的詩歌風韻。文采也很美,借鑑李清照的詞中精髓。文苑裡有爭鳴之處,請你看網路里的論壇空間。聯詩比試才藝,更懂得文友知音的友情。在騰訊的聊天群組中,大家共同論說高山流水般的情懷。松風閣的群里,聚集約會的都是文學上的朋友和高雅的人。是幻境也是真境,好似閬苑和蓬萊仙境。好象真的遊玩也好象在夢裡,看到的是神話般的洞府。夢也到頭了,想起來做了一首詩。

詩曰 :

松風閣立松江頭,曲水流觴雁影浮。飛瀑流虹梅骨氣,品茗歌韻月華樓。
一灣泓翠天池闊,千里煙雲勝景收。夢寐蘭亭重聚會,桃源縹緲憶清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