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琴社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松風琴社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松風琴社成立於2008年5月18日,並在北京師範大學英東學術會堂舉辦成立儀式暨首場古琴音樂會。琴社邀請了著名學者、琴界名師在琴社免費授課,形成了古琴、書法與洞簫相結合,藝術與文化相統一,具有一定規模、相當專業實力的格局。現將大致情況簡單列表陳述如下:

一、琴社指導老師

指導方向 老師姓名 老師資歷說明
學術顧問 龔鵬程 台北人。著名學者、思想家、教育家。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的創校校長,現擔任盧森堡歐亞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校長以及大陸多所學校的(名譽)校長。博通四部,身兼數類學術職務,曾講學哈佛大學等國際名校。出版學術專著已經70餘種。
音樂指導 巫 娜 琴館絲桐館館主,中國第一位古琴碩士畢業生,之後於美國進行深造。曾在歐美多個國家及大陸、香港等作巡迴專場演出,多次獲得各種國內國際民族樂器比賽最高獎。
古琴老師 賈建軍 習琴20多載,轉益多師,首屆全國古琴大賽最高獎獲得者。曾師從廣陵派大師梅曰強,後學琴於李祥霆、李鳳雲、吳文光等琴界大師。
洞簫老師 徐 波 五歲隨父親學習笛簫。多次參加民族器樂比賽,屢獲殊榮。曾出訪日本、馬來西亞、新家坡、挪威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演出。現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
書法指導 宮雙華 首都外經貿大學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業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藝術評審委員,北京職工書畫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雜誌刊授部書法導師、香港《中華書畫》編委。

二、琴社活動

下列活動為我社2008年成立以來至2010年年底活動的介紹:

1、古琴文化資料展覽

2009年3月8日-3月12日,由北師大文學院分團委、北師大松風琴社、絲桐館共同舉辦的古琴文化資料展覽在北京師範大學主樓四季廳成功舉辦,以展板的形式,將古琴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介紹給了廣大師生,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歡迎。

2、古琴資料展板高校巡展

2009年10月與11月,我社與清華大學古琴社、中國人民大學文淵社、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北京語言大學知靜齋琴社等社團合作,進行了古琴資料展板的高校巡展活動,在各舉辦高校反響強烈。

3、古琴展

2010年4月7日-4月9日,由北師大文學院分團委、北師大松風琴社共同舉辦的古琴展,在北京師範大學主樓四季廳西廳舉行,將古琴的製作流程等展示給普通師生,得到高度讚賞。

4、“高山流水—國家大劇院古琴展”

2010年10月19日-11月28日,由國家大劇院主辦、崑曲古琴研究會承辦的“高山流水—國家大劇院古琴展”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覽廳舉行。松風琴社作為其中大學生專場活動的志願者,參與了整個活動。

5、古琴文化、音樂知識講座

(1)台灣大學著名教授周志文先生“我的音樂之旅”講座
2008年11月22日,我社邀請了著名學者、台灣大學教授周志文老師為琴社同學們展開題為“我的音樂之旅”的講座。
(2)青年古琴演奏家楊典老師來琴社講座
2009年1月2日,我社邀請了青年古琴演奏家楊典老師在琴社做了關於古琴音樂理解的講座。
(3)“雅韻·知音”古琴文化系列講座

主講老師 講座題目 時間、地點 主講老師資歷說明
李祥霆 如何認識古琴 2009年3月15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子盛 古琴曲賞析 2009年3月21日
北京師範大學
英東學術會堂
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常務理事、天津七弦琴院院長。
楊青 古琴藝術——
校園學子的優雅生活
2009年3月29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著名音樂教育家、古琴演奏家、中國琴會秘書長、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琵琶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音協民族器樂學會副會長。
吳釗 中國古琴藝術的過去與現在 2009年4月5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著名古琴家、音樂史家、中國琴會(名譽)會長、全國業餘古琴藝術水平考級委員會主任,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徐永 淺談古琴與中國傳統文化 2009年11月7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字靜永,號“五痴道人”,江蘇徐州人。師從梅曰強先生。現為中國琴會理事,徐州古琴學會會長、銅山古琴學會會長、海南省古琴學會名譽會長。
金蔚 太古正音——
琴藝的學習與品鑑
2009年11月14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號東白,浙江諸暨人。習古琴,得徐曉英、龔一、吳文光、張銅霞、楊景涵等琴家傳授。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副秘書長、重慶天風古琴院名譽院長、北京樂只堂琴館名譽館主。
歐陽啟名 崑曲與古琴 2010年4月10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崑曲研習社社長、著名古琴學者。
茅毅 琴聲疏影——
茅毅先生帶您走進古琴
2010年4月17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號可廬山人、雲中子,祖籍山東,生於上海。十歲時師從其祖母、諸城派琴家高松如先生習古琴,後隨梅曰強先生,並得龔一等名家指點。現為中國古琴學會理事。
余青欣 玉律禪音——
余青欣老師帶您感受古琴
2010年4月24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啟蒙於李祥霆先生,後隨吳景略、吳文光大師。現為中央民族樂團古琴獨奏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古琴研究會秘書長。
丁承運 上古琴瑟藝術與其文化詮釋 2010年11月8日
北京師範大學
藝術樓401
武漢音樂學院、著名音樂學者、古琴表演藝術家,古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任靜 古韻炫彩,琴鳴生輝 2010年12月4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青年古琴演奏家
楊春薇 琴——
怎樣入門?
2010年12月11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青年古琴演奏家、音樂理論家
6、古琴音樂會
音樂會 舉辦時間、地點 說明
桐音樂會 2008年5月18日
北京師範大學
英東學術會堂
北師大松風琴社成立儀式
第一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意 2008年10月12日
北京師範大學
北國劇場
中央電視台網站予以報導
第二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樂 2009年4月19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中國古琴學會”機關刊物《琴棋書畫報》專版報導
第三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和 2009年10月24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敬文講堂
與清華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相關社團聯合舉辦
第四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
——暢
2010年5月8日
北京師範大學
教九502
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主辦“把遺產交給未來”大型古琴進校園活動開幕式
7、大學生古琴音樂會巡演

“第四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暨古琴進百校”巡演,分別於5月11日在北京語言大學、6月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其中,6月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巡演同時作為了中國人民大學古琴社的成立音樂會。

8、大師與學子對話

2010年6月11日,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等主辦,崑曲古琴研究會與北師大文學院承辦,松風琴社協辦的“在琴聲中相遇——古琴大師與學子對話第一場”在北師大教九502舉辦。林友仁與吳釗二位先生親臨北師大,與松風琴社社員開展“對話”。

9、日常古琴教學活動

在社團內,我們為每一位熱愛古琴和傳統文化的社員們設定了每周一次的古琴教學活動,每次課時為2小時長,每次琴課都由琴社內的同學免費教授3名社員學習古琴演奏技法,並在一起交流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每周琴社指導老師會親臨琴社一次,指導學生的學琴。

三、琴社在校內外的影響力

1、校內外媒體對琴社活動的報導
媒體名稱 相關報導情況
中央電視台網站 對松風琴社舉辦的第一屆大學生古琴音樂會予以報導。
“中國古琴學會”機關報
《琴棋書畫報》
出版松風琴社活動專版。
北師大校報《京師學人 刊出了松風琴社專版,圖文內容及相關編輯均由松風琴社提供負責,這是校報第一次刊登學生社團專版。
北師大新聞網等校內各官方媒體 對松風琴社一系列活動予以報導,並設定為北師大官方新聞網推薦文章。
《科學時報》 北師大松風琴社部分講座報導經由北師大記者團推薦到《科學時報》予以發表。
2、與校內外相關團體的合作、交流

北師大松風琴社與官方及社會專業古琴藝術機構和各大高校古琴社等,均建立了長期合作與密切交流關係。

團體類型 團體名稱
官方及社會專業古琴藝術機構 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中國琴會、“雅韻華章”古琴文化藝術中心、絲桐館等;
各大高校古琴社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等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 松風琴社為“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北京高校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八個創始社團之一

4、琴社建立了獨立宣傳資訊網站。
琴社建立了自己的宣傳諮詢網站為一個開放的了解琴社的平台,同時,網站也是我社各種活動動態的預告和新聞發布的平台。另外,還建立了古琴文化知識資料網路版、古琴歷史文化介紹視頻等版塊。
建立了多種古琴資源連結,開闊了成員及關注我社網站的各位友人的視野,被首師大友人稱為“北京高校古琴社團的榜樣”。

松風學堂

松風學堂隸屬於松風琴社,是松風琴社社員定期學習交流之地。它既類似於傳統意義上的私塾,又像現代意義上的講堂,是融二者為一體的學習場所。
松風學堂秉承松風琴社一以貫之的義務傳統,為社員及學校其他同學免費講學、授課、指導,旨在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增強高校學子的文化意識,擴大琴社的影響力。
學堂學員主要由琴社成員組成,外界人員亦可參與學堂活動。學堂學習活動定期定點舉辦,或邀請琴家琴友講授古琴相關知識及其他傳統文化相關知識;或組織自由討論、雅集活動、集體琴藝切磋練習;或組織其他有意義的集體活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