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黑豬

松遼黑豬是以吉林本地豬為母本,丹系長白豬為第一父本、美系杜洛克為第二父本,從1985年開始,經過雜交、橫交、選育等階段,耗時23年,總計9個世代,形成的含杜洛克血液約46%、長白豬和本地豬血液各約27%的培育品種。

基本信息

簡介

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第一個瘦肉型黑色母系新品種,松遼黑豬不僅具備外來品種豬生長快、飼料價格低以及瘦肉率高等特點,還具有地方豬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好、無應激等特徵特性,是優良的地方培育品種。

體型外貌

松遼黑豬全身被毛純黑色,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大小適中,耳前傾;背腰平直,中軀較長,腿臀較豐滿,腹不下垂,四肢粗壯結實,身體各部位結合良好。乳頭七對以上,排列整齊。生殖器官發育正常。體型外貌一致,遺傳性能穩定。

品種審定

松遼黑豬於2009年8月19日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豬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的審定,於2009年11月5日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325號檔案公布,松遼黑豬通過國審,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證書編號為農01新品種證字第17號。

體重體尺

據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在松遼黑豬核心場對松遼黑豬的測定(表1),松遼黑豬成齡公豬體重247.25kg,體長153.50cm,體高86.00cm,胸圍151.00cm,腿臀圍113.00cm。成齡母豬體重215.50kg,體長152.00cm,體高76.00cm,胸圍145.30cm,腿臀圍106.50cm。

繁殖性能

據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在松遼黑豬核心場對88頭初產松遼黑豬母豬及320頭經產母豬的測定,初產母豬平均窩產仔數10.6±0.19頭,產活仔數9.3±0.0.13頭,21日齡窩重34.6±0.74kg,育成仔豬數8.4±0.13頭;經產母豬平均窩產仔數12.7±0.07頭,產活仔數11.9±0.09頭,21日齡窩重47.9±0.31 kg,育成仔豬數10.6±0.06頭。在正常飼養條件下,松遼黑豬性成熟較早,公豬2月齡左右開始出現爬跨動作,5.5月齡可以配種,但適宜的配種月齡為9月齡,初配體重為100~110kg;初配母豬發情周期為19.2天,發情期持續3~5天;經產母豬發情期持續3~4天;母豬斷奶後平均6.5天可以進行配種,母豬8月齡可配種,初配體重為85~95kg,情期配種受胎率92%,母豬妊娠期為114.09天。

肥育性能

據2008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在松遼黑豬核心場對70頭松遼黑豬的肥育測定,25~90 kg體重,平均日增重692.50±5.12g,單位增重耗料2.80±0.03,活體背膘厚2.14±0.01 cm。對42頭松遼黑豬屠宰測定:宰前體重91.8±0.66 kg,屠宰率69.9±0.62%,平均膘厚2.53±0.04cm,眼肌面積30.88±0.41 cm2,胴體瘦肉率57.2±0.54%。對42頭松遼黑豬肉質測定:肉色評分2.8±0.03、大理石紋評分2.8±0.03、宰後24h肌肉pH 5.63±0.04,失水率33.23±0.48%,嫩度1.94±0.10kg.f,肌內脂肪含量3.52±0.05%。

松遼黑豬的雜交利用

松遼黑豬的利用主要以生產優質特色豬肉為目的。在松遼黑豬的培育和開發過程中,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利用其作為母本,開展了與大約克夏豬的雜交利用試驗,其雜種商品豬生長育肥期平均日增重(745.4±6.39)g,料重比2.76,胴體瘦肉率60.35%±0.75%,肉色評分3.3±0.13,大理石紋評分3.5±0.13,失水率28.35%±0.44%。與松遼黑豬相比,既提高了生長速度和胴體瘦肉率,又保持了適應性強和肉質較好的特點,是生產優質特色豬肉較為理想的品種組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