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東風街道辦事處位於歷城區政府駐地洪家樓以東祝甸路。 1914戶,8278人。 位於洪家樓東南1.5公里,北為辛甸,東、南兩面皆鄰歷下區境。

1.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衡陽市珠暉區東風街道辦事處地處珠暉區南大門,坐落在東風南路214號,東風南路貫穿轄區南北,總面積6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居委會,常住居民約2萬餘人。街道現有工業企業17個,商業服務企業503個。街道居域集中,交通便捷,投資環境優越,駐地有酃湖車站、南華附屬醫院、扶輪中學、富森百貨超市、76117部隊等單位,集工、商、學校、醫院、部隊於一體。
近年來,東風街道黨委、辦事處緊緊圍繞“謀發展、強隊伍、創亮點、保平安、抓服務”工作目標,大力弘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審時度勢,主動定位,大力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積極維護社會穩定,切實加強“三個文明”建設,街道各項工作實現了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目標。近年來,計畫生育有連續多次獲市、區優質服務先進單位,06年被評為省依法行政示範視窗;07、08年綜合治理被評為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平安街道殊榮;城市管理05-08年連續4年被評為區先進單位;民政工作全區前矛,08年被評為全省基層低保規範化建設示範街道;街道黨委06年被評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山東濟南歷城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街道辦事處位於歷城區政府駐地洪家樓以東祝甸路。東、南兩面皆鄰歷下區姚家鎮境。2001年2月撤洪家樓鎮設立街道辦事處。面積5.9平方公里。14100戶,43309人。轄祝甸、辛甸、七里河、西周家莊、葡萄園、東風、華能、世紀園、火炬、百花、紅苑、七里堡北、七里堡南、化纖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祝甸 位於洪家樓東北2.5公里,膠濟鐵路南側,西南鄰辛甸,東北為西周家莊。1914戶,8278人。設祝甸社區居民委員會。1953年9月,為歷城縣政府臨時駐地。有清代古槐一棵。村北曾建有“演武廳”,據傳,每到秋季半豐收之時,皆為歷山舜王和山川諸神,舉行祭典活動。
村東北200米處,曾建有朱綱(清代大臣)墓。築有“大司馬”石碑坊和石碑、石柱,石獅、石羊、石馬、石人,排列為雙隊形對列式。1966年“文革”中皆被毀。1955年,村中先後出土有宋代青釉蓮花瓣紋碗、青釉弦紋爐和元代青白釉暗花碗、提籃陶俑等珍貴文物。
明代,原稱祝店。縣誌記載:明崇禎《歷乘》“城東十里,一名祝店。趙司農卜築於此。花木菁蔥,亦屬通衢”,明崇禎《歷城縣誌》“龍山路:祝店”,清乾隆《歷城縣誌》“閔孝一:祝店”,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張馬鄉閔孝一:祝店”。後因地處城郊,沿稱祝甸。
辛甸 位於洪家樓東北1.5公里,膠濟鐵路南側。東北鄰祝甸,西為七里堡。1294戶,3186人。設辛甸居民委員會。1953年9月,為歷城縣委臨時駐地。
明代,相傳曾稱龍盤莊。因地處周圍原是一片土崗子地,形似“盤龍”,故名。亦稱新店,俗稱辛店。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龍山路:新店”,清乾隆《歷城縣誌》“閔孝一:辛店”,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張馬鄉閔孝一:辛店”。後因通向祝店(甸)的道路坍塌,村民共議更名,以近處有祝甸又處城郊之外,沿稱辛甸。
七里河 位於洪家樓東南1.5公里,北為辛甸,東、南兩面皆鄰歷下區境。1041戶,2405人。設七里河社區居民委員會。農曆三、八日逢集。
明代,即名七里河。因地處石河岸邊,去縣城有7里之遙而得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廣濟橋”碑文載:“吾屯去城七里,其東有石河,循村而北,此七里河所由名也”。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龍山路:七里河”,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七里河”,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張馬鄉南保全一:七里河”。 西周家莊 位於洪家樓東北3.5公里,膠濟鐵路南側。東、南兩面皆鄰歷下區境,西南為祝甸。377戶,2982人。設西周家莊社區居民委員會。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原稱周家莊。因周氏家人早遷此,以姓氏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閔孝一:周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張馬鄉閔孝一:周家莊”。1968年,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周家莊。

3.湖北省襄陽市高新區街道辦事處

簡介

2011年6月15日根據襄高管文[2011]40號檔案精神,成立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風街道辦事處,轄區範圍主要是東風公司襄陽基地,轄區面積9.34平方公里,轄區人口9700戶,約4.53萬人。現所轄居委會2個,包括東風社區居委會和車城社區居委會。東風社區居委會轄區居民4726戶2.2萬人,四至範圍為:東至東風汽車大道、12號路、神龍路、賓士大道,西至天籟大道,南至新城路,北至16號路;車城社區居委會轄區居民4974戶2.33萬人,四至範圍為:東至試車廠東邊界,西至天籟大道、新風路,南至陽光路、富康大道,北至新城路。
主要職責:指導、幫助社區居委會開展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其它工作;負責本轄區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做好社會救助和其他社會保障工作;執行本轄區內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財政預算,管理本轄區內的社會事務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計畫生育、環境保護、文化、衛生、安全生產、計畫生育等行政工作;負責維護本轄區內社會秩序穩定,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人民調解工作;維護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等的合法權益;開展擁軍優屬,做好國防動員和兵役工作;配合做好防災救災工作;向區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處理民眾來信來訪事項以及辦理區人民政府交辦的事項。

4.山東省營口市站前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街道辦事處位於市區東部,境域面積3.4平方公里,鋼鐵、公園、新風、春光、南園、安民、東晶7個社區,轄區共有居民22,025戶,總人口56,955人。辦事處駐大慶路178號。
東風街道辦事處地處交通咽喉地段,東與立交橋相連,西和火車站接壤,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凡出入營口均經過於此。轄區內商業網點雲集,新落成的東北最大的建築裝飾材料城氣勢恢宏。陶瓷城、營口棉紡織有限公司、東風綜合市場等均坐落於轄區內,是投資經商的黃金地帶。
近年來,辦事處經濟發展迅速,辦事處經濟以40%的速度遞增,全口徑稅收超2,000萬元。現有工商企業100餘家,主要以服裝加工、機械製造、塑膠加工、汽車服務業、新型建築材料等產業為主。曾先後被評為經濟工作和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5.河北省石家莊市橋頭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街道辦事處,位於石家莊市橋東區槐安路誠銘商務大廈8樓。管轄地域東至建設南大街,西至平安南大街,南至平安小區民心河,北至裕華路,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轄區有5個社區居委會,常住戶7592戶,人口27570人,有駐區單位17個,其中中直單位1個,省直單位8個,市直單位8個。辦事處設有辦公室、計生科、城管科、民政科、綜合治理辦公室、司法所、勞動保障事務所、財務科、委辦經濟管理辦公室等9個科室和東風路衛生院、永恆實業公司兩個單位。辦事處所轄5個社區居委會:槐北路社區居委會、槐中路社區居委會、東風路北社區居委會、東風路南社區居委會、建勝路社區居委會。

6.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路街道辦事處位於雙清區西南部,東到贊臣科技有限公司(原市合成洗滌廠);西以邵水為界,與大祥區翠園辦事處相望;南至邵陽維克液壓有限責任公司(原液壓件廠);北抵東風路與橋頭辦事處毗連。面積約為2.5平方公里。1978年3月起屬於橋頭區管轄,轄7個居委會。1981年鐵砂嶺居委會劃入。1987年2月橋頭區撤消,劃歸邵陽市東區管轄。1993年邵水東路建成,從此結束了此地段因地勢低洼而常受洪水之困的歷史。
1994年共有街辦企業11家,主要生產化工、輕工產品。產、銷、利、稅占全區區街工業的四分之一,占7個街道辦事處的二分之一,是東區區街經濟的大戶。如今僅剩的三家街辦企業已於2004年6月改制。轄區內商貿業、餐飲業和其他金融業、三產業發達。
東風路街道辦事處主要開展宣傳政策、維護地方穩定、計畫生育、社區建設、便民服務、最佳化經濟環境、招商引資等工作。主要辦理一孩生育手續,審核二孩生育手續、建房用地手續、低保申請手續、義務兵徵集等事項。
東風路街道辦事處1997年被評為邵陽市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先進集體;1998年被評為省級“街道之星”;1999年被評國家級體育先進社區;2000年被評為邵陽市“文明單位”;2004年為市“文明單位”復檢合格單位。

7.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街道辦事處屬商丘市老城區,南到隴海鐵路,北至建設路,西到人民路,東至中州路,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所轄東風、東清真寺東宿舍、花園、勝利、北站、中原、光復、亞翔共九個社區。戶籍人口41100人,常住人口30287人。東風街道辦事處系梁園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代替區委、區政府在轄區內行使管理職能。辦事處設定有黨政辦、計生辦、創建辦、民政、婦聯、團委、武裝部、綜治辦、司法所等機構。

8.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街道辦事處

簡介

東風街地處廣州市越秀區西北部,轄區總面積1.4平方公里,下設11個居委會,社區內共有人口12102戶,49306人。其中常住人口39209人。在冊登記的暫住人口近2000多人。
東風街作為越秀區委和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設立黨工委和辦事處,機關共有5個科室:分別為黨政辦公室、城市管理科、社會事務管理科、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另設監察室(與紀工委合屬辦公)、武裝部。設有一站和兩個中心:分別是文化站、社區服務中心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
東風地區是一個集金融、飲食、教育、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商務住宅區。在轄區範圍內有較雄厚的教育、衛生、旅遊資源。其中:從幼稚園到大學等教學單位12個;有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4所;有廣東省著名的佛教聖地光孝寺;有各種娛樂場所和較大型的賓館酒店共30多家;有高檔寫字樓16幢;流花湖公園、市少年宮、廣東畫院等著名的文化活動場所一一坐落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