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陳社區

東陳社區

東陳社區,全稱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東陳社區。該村北靠鴻園村,西鄰西陳村,南與溝崖村接壤,東與沙子口街道南九水隔山相望,距北宅街道辦事處駐地4公里。

社區概況

進入北宅街道,自南向北沿李村到北九水的112路公交線前行,路邊有一嶗山紅花崗岩石碑,石碑正面由青島書法家王夢凡題寫的“東陳村”三個醒目紅色大字映入眼帘。東陳村南、北、東三面環山,張村河由北向南流過,將村莊分為東西兩部分。村南的照山,相對高度百餘米,風景奇特,既有陡峭的怪石,又有茂密的樹林,鮮花翠松爭奇鬥豔,恰似一堵影壁,為東陳村增添了多彩景色。該村現有村民600餘戶,1921人,是北宅街道第二大行政村,有陳、劉、畢、王等姓氏,其中以陳姓人家居多,陳姓共分為四支,現已傳至二十一世。

歷史傳承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陳氏先祖從雲南戛戛縣大槐樹裡頭移民至嶗山浦里,明朝崇禎年間遷至現村址。村中央有一巨型青石,約高5米,形狀酷似水牛,名為水牛石,該村取名水牛陳家。1934年棉花村(現西陳村),因其名不雅欲更名。因兩村在公路的東西兩側,故水牛陳家更名為東陳村,棉花村更名為西陳村。在以後很長時間內,東陳村仍習慣沿用水牛陳家這一村名,建國後才逐漸使用現村名。

名勝景觀

東陳村的景點頗多,村東山的半山腰矗立一個80餘米高的巨石,稱為崮子,又稱擎天柱,與村中的水牛石遙相呼應。崮子分三層,像人工壘疊而成,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東山里還有一人頭形巨石,稱石人頭。

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的現化庵坐落於東陳村,與照山隔河相對。農曆正月十八日趕廟會,又稱“十八日山”。每逢廟會,鄉民結伴而至,善男信女進廟上香、捐錢,祈求“老母”保佑平安。廟南空地有叫賣“吧嗒人”、泥老虎和竹哨的,小吃琳琅滿目,還有鑼鼓隊、高蹺隊、秧歌隊表演,鑼鼓聲、叫賣聲一片喧囂,非常熱鬧。可惜的是現化庵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發展歷程

東陳村有耕地750畝,山巒900餘畝。大集體時期,經濟以農業、副業為主。農業種有小麥、玉米、地瓜、高粱等農作物。該村的建築隊比較有名氣,參加了青島針織一廠、青島冶金粉末廠等企業建設。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經濟發展迅速,已建有吉正石材廠、宏達服裝廠、東方帆布廠、北宅第九建築工程隊等9家企業。特別是“嶗山紅”石材顏色鮮艷、質地堅硬、不褪色,是上好的建築裝飾材料,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曾遠銷日本等地。青島市政府大廈和嶗山區政府辦公大樓等大型建築都使用嶗山紅石材。該村2004年經濟總收入1.23億元,人均收入6000元。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28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溝崖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百度地圖

地圖如右:

東陳社區 東陳社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