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大會演

隋文帝時,中國經濟生產恢復,社會發展迅速,國力強盛。煬帝即位初期,在取得了征服吐谷渾戰爭的勝利和重開絲綢之路之後,便急於向周邊各國和少數民族誇耀中華的富足。大業六年(610年)春,煬帝乘西域各國和周邊各族的使者和商人來東都賀歲和參觀的機會,下詔征集四方藝人十多萬匯集東都參加大會演,並在端門街前布置了一個大戲場,戲場周圍五千步,僅表演樂器的人就有一萬八千人。會演又包括有「百戲」,表演雜技、幻術、角力等。大戲場整晚燈火通明,表演通宵達旦,這樣的演出竟持續了一個月。會演期間,煬帝又令豐都市各商店粉飾一新,張燈掛彩,路上擺置帷帳,路旁的樹則用彩綢纏繞樹幹,熠熠閃亮。沿街堆放著各種商品、珍寶,並置備酒食,邀請客人入市參觀交易。凡有外族、外國客人經過,都被邀請入座吃喝,醉飽而離去,分文不取,而且還向他們誇說這是「照例不收錢」。有些外國商人見狀便問道:「你們中國也有窮人,他們沒有衣服穿,為甚么你們還可以用彩綢纏樹呢?」市民聽了後無話可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