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食蚊魚

東部食蚊魚

東部食蚊魚,英文名:Gambusia holbrooki,是以小型無脊椎動物、蚊子幼體孑孓為食的魚類。體長形,略側扁,長僅15.5~37.5毫米。雄魚稍細長;雌魚腹緣圓凸。頭寬短,前部平扁。

基本信息

鑑別特徵

體小,全長約30~50mm,稍側扁。頭扁平,吻寬短,口上位。體被圓鱗,無側線,背鰭後位。雄魚臀鰭鰭條特化為交配器。人們一直認為被引種到我國的是食蚊魚,但近年從香港採集到的標本被鑑定為東部食蚊魚(G.holbrookiGirard)。

生物學特性
東部食蚊魚東部食蚊魚

集群於湖泊、池塘、水溝等處,以水生昆蟲為食。1年達性成熟,體內受精,卵胎生,在廣東每年可產子魚6~8胎,每次十餘尾或幾十尾。

原產地

中、北美洲東部的江河湖泊。

中國分布現狀

現已散布於長江以南(包括台灣)各低地水體中。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

因被誤認為嗜食孑孓,可防瘧疾而被廣泛引進到世界各地;1927年從菲律賓引入我國。在香港,有關部門繼續野放食蚊魚作控制瘧疾的生物防治工具。事實上已有很多實驗證明食蚊魚並不特別喜歡食孑孓,捕食孑孓的能力也並不比食性相近的當地魚類強。食蚊魚適應環境能力強,能生活於鹹淡水及不同環境的水體中,雜食性,生長快,繁殖力強,卵胎生,耐溫差、低氧及污染環境,在華南的低地水體中形成了優勢種。由於可生活於鹹淡水,食蚊魚更可沿海岸線擴散到沿海江河中。由於競爭力強,對生態位相似的當地魚類造成相當壓力,更會襲擊體形比自己大一倍的魚類。在華南人類活動區,食蚊魚已取代了本地的青鱂(Oryziaslatipes)和弓背青鱂(O.curvinotus),成為低地水體的優勢種,危害到這些青鱂的生存。甚至影響當地蛙類、蠑螈等兩棲動物的生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