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貝母

東貝母,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有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分布在浙江東陽一帶。

基本信息

Fritiuaria thunbergii Miq. Var. Chekiangensis HSIAo etK. C. Hsia

藥 名:

東貝母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東貝母的鱗莖。

性狀:

①本品呈類卵圓形或長圓形,高1~1.3cm,直徑0.7~1cm,表面白色至稍帶黃色,由一枚較大的鱗葉和1~2枚較小的鱗葉抱合而成頂端鈍圓,不裂或微裂,質堅實。氣微,味苦。

功 效:

化痰止咳,清肺潤嗓。

主 治:

用於肺虛久咳痰少咽燥、外感風熱咳嗽、痰火郁結、咯痰黃稠等症。

性味歸經:

甘、苦,微寒。入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15-30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浙江東陽一帶栽培。

考 證: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

東貝母含貝母鹼、去氫東貝母鹼,另有四種微量生物鹼:貝母丁鹼、貝母芬鹼、貝母辛鹼和貝母替定鹼。

東貝母Fritillaria thun bergii Miq Var. chekiagensis Hsiao et K. C. Hsia習稱東陽貝母、東陽貝,主產浙江東陽、磐安。一般認為東貝母為浙貝之優品。位於宜溧山區的江蘇溧陽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東貝母主產地相近,因此,從浙江東陽引種栽培。現將溧陽產東貝母與東陽產東貝母的植物形態、粉末顯微特徵、生物鹼含量等主要特性初步分析比較的情況報告如下。
1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植物較矮小,高15~30cm。全株光滑無毛,鮮莖近球形,通常有2~3枚鱗片組成。莖單一,直立,葉無柄,葉片披針形,多對生,僅上部幾片為輪生。每株有花一至數朵。苞片葉狀,先端明顯捲曲。花長鍾狀,下垂,生於莖上部,淡黃色或黃白色,上具淡紫色斑點,花被片長3或3cm以上,寬約0.7cm,雄蕊6,子房3室,柱頭3裂,花期3~4月。
產地東貝母,據文獻報導和實地考察,花被片長度在3cm以下,葉片亦較狹窄。其他植物形態基本相同。
2 藥材外形
類卵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一,直徑0.5~1.5cm,高0.8~1.5cm。表面淡黃色,由1枚較大的鱗片和1~2枚較小的鱗片抱合而成。頂端圓鈍,不裂或微裂,質堅實,斷麵粉白色,具粉性,氣微,味苦。
東陽產東貝母,直徑0.5~1.8cm,高1~2cm,表面白色或淡黃色,余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