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十三州

東漢十三州

州是漢代監察區名,又稱部。東漢十三州包括:雍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并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隸校尉部,也稱司州)。東漢靈帝中平五年,選朝廷重臣出任州牧。從此,州逐漸變成行政區,州牧也成為常設的一方軍政長官。東漢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輕重為轉移。

基本信息

概況

州,漢代監察區名。又稱部。

東漢全國設十三州,一州所轄郡、國多少不等。

每州設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屬郡、國,督察郡、縣官吏和地方豪強,糾舉不法,彈劾污吏。

東漢靈帝中平五年,選朝廷重臣出任州牧

從此,州逐漸變成行政區,州牧也成為常設的一方軍政長官。

東漢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輕重為轉移。

司州

司州司州

東漢州名。亦稱司隸校尉部。東漢時轄郡七,縣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司隸州的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

郡: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弘農郡。

青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

郡:濟南國,齊國,樂安郡,北海國,城陽郡,東萊郡。

(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由於這4州的地圖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把這4州的內容放在一起,方便聯繫地圖看。)

幽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郡:代郡,上古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徐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

郡:東莞郡,琅琊國,彭城國,東海國,下邳郡,廣陵郡。部地區。

冀州

冀州冀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九,縣一百。治所鄴縣,在今河北臨漳西南。三國曹魏移治信都縣,在今河北冀縣。轄地相當於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

郡: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清河郡,魏郡,趙國,巨鹿郡。

(冀州、并州:由於這兩個州的地圖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我把這兩個州的內容放在一起,方便聯繫地圖看。)

荊州

州名。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縣,在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縣,在今湖北襄樊市。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衡陽郡,建平郡,南郡。

揚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二。治所歷陽,在今安徽和縣。漢末移治壽春,在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郡:蘄春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鄱陽郡,臨海郡,豫章郡,臨川郡,廬陵郡,建安郡,吡陵典農校尉部。

憲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八,縣八十。治所昌邑縣,在今山東金鄉西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

郡:陳留郡濟陰郡,山陽郡,任城郡,東平國,東郡,泰山郡,濟北國。

豫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七。治所譙縣,在今安徽亳州。轄境相當於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郡:陳郡,汝南郡,安豐郡,弋陽郡,潁川郡。

涼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三國營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郡: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隴西郡,南安郡,廣魏郡,安定郡,扶風郡,京兆郡,北地郡,馮詡郡。

益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一百一十八。治所雒縣,在今四川廣漢。漢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轄境相當於今四川、雲南、貴州大部,及陝西、甘肅、湖北的一小部分。

郡:陽平郡,武都郡,漢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東郡,廣漢郡,東廣漢郡,巴郡,涪陵郡,江陽郡,踺為郡,漢嘉郡,蜀郡,永昌郡,雲南郡,建寧郡,興古郡,朱提郡,樣珂郡,越雋郡。

并州

東漢州名。轄郡九,縣九十八。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西、內蒙古自治區、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

郡:雁門郡,新興郡,太原郡,西河郡,樂平郡,上黨郡。

交州

東漢州名。轄郡七,蒼太十六。治所龍編,在今越南河內以北。三國孫吳移治番禺,在今廣東廣州。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

郡:交趾郡,鬱林郡,蒼梧郡,朱崖郡,高涼郡,南海郡。

雍州

(已取消,興平元年設定,此時天下共有十四州)

光武帝定都洛陽,設立過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成為正式行政區,轄郡九。其範圍包括原涼州部分和司隸校尉部的長安及附近的三輔,治所就在當時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的臨時所在地長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