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西方·劉文典隨筆

013 014 016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叢書名: 大學者隨筆書系
平裝: 2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78607, 7301178603
條形碼: 9787301178607
尺寸: 24.2 x 16.8 x 1.6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劉文典(一八八九——一九五八)中國古籍文獻及古典文學專家,被譽為“國學大師”。一九○七年加入同盟會。一九○九年留學日本,一九一四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並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一九二八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一九二七年任安徽大學校長。一九二九年始,先後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雲南大學等校教授。一九四九年後,任雲南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他學識淵博,學貫中西,通曉英、德、日等國文字,長於校勘學、版本目錄學、唐代文化史,是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

內容簡介

《東方西方·劉文典隨筆》是大學者隨筆書系之一。現在那許多“溝通家”,要是把中國古代的思想學術和西洋古代的思想學術溝通,研求當中的一致點,互相發明參證,這本是一件極好的事,我們哪敢反對,只有歡迎。無奈他們大多數都是誤算了中國學術的真價值,始終把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看得和西洋近代的學術思想是個對峙的、匹敵的,硬要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望(往)一起拉攏。既忘卻本國學術的價值,把別國學術的價值又沒有看清楚,所以費了老大的氣力,其結果還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徒勞,或竟是許多令人發笑的喜劇。
西洋的近代學術,不但和中國古代的學術不同,就和西洋古代的學術也不是一樣。要細論西洋近代科學的方法、性質,就成了“科學之哲學”(Philosophieder wissenschaft)一個專科,非專門名家著一部大書,說不清楚的。單是粗粗的說來,先要把所經驗的對象各從其類聚在一個“類概念”之下,這第一步的工夫就叫做分類(Einteilung),再把各類所有的特徵分析開來,以其類概念為主部命題的賓部都說出來,這第二步的工夫就叫做記述(Beschreibung),做到第二步工夫,才算略具科學的雛形,這種記述的科學(Beschroeibungwissenschaft)的價值還沒多大,要再進一步求得其中的原理,加合理的說明,才算得這種說明的科學(Erk-larendewissenschaft),還更要能“利用厚生”,其價值才算高貴,不論自然科學、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都是要如此的。近世“學”這個名詞的定義,雖然是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然而至少總要是“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才能當得起的。從這種嚴密的意味來說,中國學術在今日科學界的位置和價值也就可以略略見得了。

媒體評論

叔雅(劉文典)人甚有趣,面目黧黑,蓋昔日曾嗜鴉片,又性喜肉食。及後北大遷移昆明,人稱之為“二雲居士”,蓋言云腿與雲土皆名物,適投其所好也。好吸紙菸,常口銜一支,雖在說話也粘著嘴邊,不識其何以能如此,唯進教堂以前始棄之。性滑稽,善談笑,唯語不擇言。
——作家、學者周作人

目錄

學術餘墨
003 怎樣叫做中西學術之溝通
012 標點
013 偉懣每們
014 類書
015 讀《文選》雜記
016 記《淮南子校錄拾遺》
017 《文苑英華辨證》簡端記
021 音韻學札記
023 最容易讀錯的幾個成語
029 《大唐西域記簡端記》引言
031 歷代循吏史實
034 唯物唯心得失論
047 叔本華自我意志說
054 歐洲戰爭與青年之覺悟
061 軍國主義
068 天地間最可怕的東西——不知道
073 美日太平洋大戰和小說
078 日寇最陰毒的地方
082 日本敗後我們該怎樣對他
人事瑣憶
095 我的思想變遷史
104 同善社
106 宣和遺事
107 范烈士鴻仙先生行狀
110 唐淮源將軍廟碑
112 李儀廷將軍七旬壽序
114 重修玉溪大橋記
116 難易乙玄君
121 孫中山先生回憶片斷
123 回憶魯迅
126 我和魯迅最後的一面
128 回憶章太炎先生
131 憶“五四”
133 對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感想
序書簡
137 《淮南鴻烈集解》自序
138 《莊子補正》自序
139 《杜甫年譜》序
140 《呂氏春秋集釋》序
142 《移山移隨筆》序
144 《茈湖精舍詩初集》序
145 《師荔扉先生年譜》
146 梅校長任職廿五年紀念題名錄
147 《生命之不可思議》譯序
149 《進化論講話》譯序
151 《日本陸軍大臣荒木告全日本國民書》譯序
153 致胡適
193 致陳垣
194 致陳東原
196 致梅貽琦
199 宣南雜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