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峪孝歌

東峪孝歌,流行於陝西省華縣西南山區,高塘鎮東峪孝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孝歌,又稱哭歌、喪歌,白事歌。孝歌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孝歌原為“畲族民間喪歌,流行於浙江景寧等地。相傳,盤瓠王在鳳凰山行獵,不幸被山羊從高山撞下,其身體掛在險岩的樹枝上,受到百鳥啄食,畲族男女就吹角起樂,編了千百首哭歌邊哭邊唱,為盤王趕鳥,後相沿成習。凡逢喪事,要唱一整夜,直到天亮發喪止”。“詞曲悲哀憂傷,邊哭邊唱,催人淚下,一般唱到出殯為止,有的唱7天7夜,從不停歌。”東峪孝歌系由湖北傳入,有400多年的歷史。

項目簡介

東峪孝歌東峪孝歌

“孝歌”又叫“孝歌戲”。“孝歌”起源於我國漢朝時期,一直流傳在我省秦巴山區的偏辟山村。在華縣高塘鎮東峪行政村流傳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
“孝歌”是民間悼念活動的一種禮儀,這種禮儀活動——唱“孝歌”,又叫“孝歌戲”或曰:“輓歌”。
唱“孝歌”,體現了孝男孝女對去世的親人哀悼、孝敬、思念、繼志之情。
“孝歌”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民間藝人根據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歷史故事、英模人物的事跡編成唱詞。起到:“守靈”、“悼念”、“孝敬”、“誤樂”、“育人”的目的。“孝歌”之所以盛傳至今,深受山區人民的喜愛。唱“孝歌”具有“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現今富有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生命力。

區域及地理環境

東峪“孝歌”主要活動在陝西省秦嶺山區北麓華縣高塘鎮東峪行政村。位於陝西省關中東部。地跨東經109°36′至110°248″,北緯34°12′27″至34°36′27″。東鄰華陰市,南靠商洛,西連西安市,北接銅川市。東峪地處華縣西南高塘塬區與秦嶺山繫結合部位。地勢南高北低,地貌複雜、多樣。境內分布有東澗峪河、秦嶺山區內。東澗峪河源於東峪,流經赤水河注入渭河。屬於“八百里秦川”東部的一部分。四季分明,盛產五穀雜糧。以大蔥、核桃、板粟、中草藥等農林特產。交通方便,水泥路面四通八達。北有渭河、隴海鐵路和西潼高速公路、310國道東西橫貫,通往外地。南有西(安)南(京)鐵路穿越秦嶺。東有橋峪水庫,西有澗峪水庫,灌溉良田千頃和解決渭南市區人畜、工業用水。每到夏秋之交,水面平如明鏡,庫水清徹,魚兒戲游。
1928年,震撼西北乃至全國,我黨領導的“渭華起義”就是在這塊熱土上爆發。在高塘革命老區有渭華起義紀念館和紀念塔。鄧小平同志親筆為紀念塔題詞“渭華起義烈士永垂不朽!”。也有中共陝西省委和陝西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塔撰寫了碑文。高塘鎮是高塘塬區四個鄉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
高塘地區是陝西東府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西鄰東陽鄉有商代春秋戰國古墓群遺址。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蔬菜,飼養家畜、家禽、種植,採集等活動,創造了高塘兩個文明。
“孝歌”主要活動在秦嶺北麓的華縣境內的高塘鎮、東陽鄉、大明鎮、金惠鄉、杏林鎮、蓮花寺鎮、柳枝鎮、金堆鎮地區以及相鄰的商洛、蘭田等地區。

歷史淵源

東峪孝歌東峪
均說孝歌源於”莊子試妻”。說莊子系半人半仙,善於變化。莊子疑妻不貞,假死試探,其妻田氏真心護靈。又試妻,化一王孫前去祭奠,田氏心變,要嫁王孫,二人苟合。再試妻,王孫突病,要以人腦為藥,田氏以斧劈棺,取莊子腦漿與王孫治病。莊子復活,痛責田氏,田羞愧自縊。莊子築土為墳,鼓盆而歌,以敘夫妻往事,乃七晝夜。忽田氏託夢與莊子,言因莊子哭歌戚切,感動了陰府閻羅,特赦田氏之罪,令其還陽。莊子醒,果真田氏生還,此奇遠近傳聞。官府差人現場視察,田氏現身說法。來人如實回稟。此後,官人仿其歌,以悼亡者。不過不在壙野墳場鼓盆,而設靈堂唱歌敲鑼擊鼓。此創沿襲至今。故孝歌之源。
孝歌,民間又叫喪歌。據歌手們說,孝家借唱歌來伴靈度夜以盡孝忠,故稱“孝歌”更為妥貼:其一,“孝歌”的稱謂更有廣泛性、民眾性;其二,“孝”字不像“喪”字那樣有諱忌之嫌,且含有我們中華民族傳統觀念中的美德含義。

基本內容

孝歌內容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多樣。在民間,到處可見散存著的孝歌手抄文本。這些文本大都是反映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的歌章,詞句通俗上口,又有韻律可循,便於傳唱。
每逢村上死了人,人們組織“孝歌”藝人或“孝歌班子”,攜帶陰鑼鼓,大鈸,小鈸,大鑼四種打擊樂器。在死者安葬前每天晚上通宵唱奏“孝歌”。喪事開始,請靈(十字路口等)時起唱“孝歌”的第一部分“開歌路”。接著歌師們(唱孝歌的藝人稱“歌師”)讓孝男孝女按輩分排行列前,歌師們列後,從死者的靈柩小頭順時針不斷地繞行歌奏“孝歌戲”。內容有《二十四孝》、《五更孝子》、《五更頭》、《五更賢文》、《丁香哭桃》、《女賢良》、《不賢良》、《五更對子》、《十張紙錢》、《倒轉蓮》、《鐵算盤》、《游十殿》、《楊家將》、《十子歌》、《十姊妹》、《八仙行孝》、《小姑賢》、《酒色財氣》、《姊妹學》、《孝歌開場》、《天地開張》、《擺香堂》、《十差十請》、《進歌場》、《上路》、《靈前勸君歌》等。黎明前(起屍安葬前)歌師們唱奏第三部分《還陽歌》,送亡人歸西天入九泉
據華縣民間歌手口傳,東峪孝歌相傳由湖北流傳而來,有近四百年歷史。東峪“孝歌”是東峪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以守靈、悼念、孝敬、育人、娛樂和承志為內容,以歌奏、哀悼活動為載體,含有豐富民俗文化內容的民間禮儀活動。“孝歌”也叫“孝歌戲”或曰“輓歌”、“喪歌”。其原始意義是一種殯葬禮儀的悼念活動。是山區民間相沿成習的傳統禮俗活動。

基本特徵

1、“東峪孝歌”是山區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別具特色的一種悼念禮儀活動形式。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
2、“東峪孝歌”是山區人民獨有的守靈、悼念、孝敬、育人、娛樂、繼志的禮儀活動。
3、“東峪孝歌”是山區人民情感自由交流的場所。同時在活動中保留一些古老喪俗,教育後人,尊老、敬老、愛老、家庭和睦的傳統社會美德。
4、固定的時間和行程路線。每逢村上死了老人,以村組為單位,自發組織“孝歌”隊(班子)前去為死者唱“孝歌”。從村外十字路口請天地神靈起唱奏《開歌路》,一直回至靈前,緊接著圍靈柩轉唱“孝歌戲”。路線從靈柩小頭順時針不斷圍轉。“孝歌戲”唱到四更時止。五更時開始唱奏《還陽歌》到天亮(安葬前)。

相關器具

樂器:在演唱“孝歌”活動過程中,唱奏交叉、在悼念儀式中有重要作用。
1、特色樂器:唱“孝歌”時,專用樂器有小鼓、大、小鈸,大鑼。小鼓即圓形扁體鼓,是一種雙麵皮打擊樂器。木箱上、下面蒙牛皮或羊皮,用雙木棰敲打。
2、大、小鈸:響銅為料製成圓形。中凸、邊平。大鈸直徑約30cm,小鈸直徑為24cm左右,中凸部分中端小孔中穿紅綢系帶(以便手握系帶擊鈸)。
3、大鑼:響銅為料所制。圓形平面,直徑為30—40cm,周邊向背彎突2cm左右,用單木棰敲打鑼中央。

主要價值

1、“東峪孝歌”體現了古老的山區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承載著山區人民重大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東峪山區長期的農耕歷史和相對穩定的文化環境,它是原始農耕祭祀亡人禮儀活動的雛型,孕育“孝歌”這一禮俗活動被保留下來。通過以唱“孝歌”祭祀亡人,成為山區民間文化傳統得以保持和延續的重要因素。除山區人民唱“孝歌”祭亡人活動外,唱“孝歌”活動的文化內涵中傳遞著山區人民非常重要的孝敬哀悼之意。山區人民通過唱“孝歌”這一禮儀活動的形式,構建較為深厚的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這種美德規範的嬗變不僅暗涌著山區人民對不孝敬老人惡習禮教的修正,而且也表示了對人性的極大關注,深化人與人、人與自然親和力的標誌。“東峪孝歌”是山區人民悼念活動的不可忽視的禮儀形式。它體現了山區人民祭祀活動的特點。山區人民幾乎逢亡人必唱“孝歌”,由此形成村、社為單位祭祀亡人的禮儀文化。
2、不可代替的藝術價值。唱“孝歌”實際上是山區民間文化的大薈萃。充分展示了山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的存在狀況和高度的藝術成就。
3、山區傳統文化的傳承平台。唱“孝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穩定的民間文化活動。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它所包含的唱奏藝術,不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通過唱“孝歌”活動本身,使演技得到了不斷地開發和提高。由於在民間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響,因此,成為山區民間“孝歌”藝人演技交流和傳承的重要平台。日常生活中,山區人民傳統的唱“孝歌”禮儀形式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
4、唱“孝歌”獨特地演奏,體現了山區人民的藝術審美觀,高超的藝演水平和創作才能。唱“孝歌”折射出深厚的山區人民文化內涵。
5、“孝歌”的獨特價值。“孝歌”這一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貴的精神財富,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蒐集、整理,充分認定和及時搶救更顯得很有必要。作為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的智慧結晶。至今仍為廣大民眾所喜愛傳唱。“孝歌”深深地寓意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充分體現了孝與虐、善與惡、愛與憎、是與非、忠與奸、恩與仇、榮與辱等思想道德行為規範。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和科學價值。特別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發展先進文化,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的政治意義。

瀕危狀況

面對當今社會變遷和強勢文化的衝擊,“孝歌”這一古老的山區民間文化活動,正面臨逐漸消逝的危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電子傳媒產業的影響,擠占了傳統文化的市場,以及發展到今天失去創新的原動力,老藝人年事高邁,年輕人又不去學它,處於瀕危狀態。使得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山區文化不能處於主導地位,長期以來維護和支撐著山區民間傳統生活方式的價值觀念正發生急劇變化,山區傳統社會的農耕文化日益衰弱,傳統道德觀念受到巨大衝擊。加之人口不斷增加等因素,使得“孝歌”禮儀活動賴依生存的空間環境有了較大改變,這種變化加劇了唱“孝歌”禮儀活動的衰退和瀕危。

保護計畫

一、主要保護內容
1、對“孝歌”藝班、傳承人進行調查,建立傳承制度;
2、形成“孝歌”內容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等;
3、錄製傳承人音像資料;
4、徵集散在樂器和配備工作;
5、成立“華縣孝歌”藝術社,建全各鄉鎮“孝歌”組織;
6、扶持重點“孝歌”藝班的設備及排練場地,建立經常性活動制度;
7、建立“孝歌”數據檔案;
8、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9、完成“孝歌”全套及教材編寫。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2、深入縣境內“孝歌”流行地區,進行摸底;
3、深入實際拜訪傳承人,全面蒐集、整理構成文字資料;
三、十年保護目標
保護好原生態的“孝歌”在華縣傳承下來,並將“孝歌”作為一項傳承美德的有效載體,經常進行演唱活動,弘揚民族精神。
四、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年:
1、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2、深入縣境內“孝歌”流行地區,進行摸底;
3、召開各種形式座談會,瞄準目標,重點突破“孝歌”代表點;
4、深入實際拜訪傳承人,全面蒐集、整理構成文字資料;
5、建立傳承人檔案和藝班組織;
6、形成錄音、錄像資料;
7、扶持配備藝班樂器,成立建全全縣第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孝歌”藝班。
2007年:
1、完成對“孝歌”藝班、藝人進行調查,建立傳承制度;
2、擴立“孝歌”藝班,建全組織,建立制度;
3、完成徵集散在的樂器等;
4、召開華縣“孝歌”研討會;
5、支持修繕“孝歌”藝班活動場地。
2008年:
1、成立華縣“孝歌”藝術社——完成組建工作;
2、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3、在全縣進行一次“孝歌”演奏會。
2009年:
1、建立八個鄉鎮“孝歌”藝班;
2、推廣、擴大發展“孝歌”藝術隊伍,確定繼承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2009年:
1、建立八個鄉鎮“孝歌”藝班;
2、推廣、擴大發展“孝歌”藝術隊伍,確定繼承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2010年:
1、成立的華縣“孝歌”藝術社能經常奔喪演奏;
2、支持、協助其餘四個鄉鎮的“孝歌”愛好者和形成隊伍,建立組織,擴大覆蓋面;
3、完成全縣“孝歌”數據等檔案地建立。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縣、鄉兩級政府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訂科學、合理、便於操作實施的保護與發展計畫和各項具體措施。
2、組織專業人員和機構,按照“搶救第一”的方針,進一步蒐集、挖掘、整理“東峪孝歌”的歷史淵源、表現形式和藝術特徵,搭建各種平台,宣傳和推進“東峪孝歌”的普及和發展。
3、制訂政策和建立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參與保護、利用和發展優秀民間傳統藝術作用,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學校和各種賽事活動,鼓勵老藝人採取以師帶徒的辦法培養傳承人,壯大傳承人隊伍。
4、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這一文化資源,發展產業,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使保護、利用和發展各方面互動共同促進,相得益彰。
六、建立機制
1、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吸收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2、大造輿論,充分利用報刊、出版物、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各種媒體,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東峪孝歌”的宣傳,鼓勵和支持傳承人,社會各界、專業人士對“孝歌”的研究活動,普及“東峪孝歌”知識,增強社會的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通過組織建立,開展經常性的“孝歌”演唱活動,增強廣大民眾對“孝歌”的重視和提高。
七、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第一階段(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85萬元。
1、調查、傳承費15萬元;
2、製作曲譜及錄製音像費20萬元;
3、作品徵集費5萬元;
4、扶持重點器樂設備,固定場地費20萬元;
5、編輯《華縣孝歌大全》15萬元;
6、組建演唱班子,專場演出補助費10萬元。
第二階段(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75萬元。
1、《東峪孝歌保護辦法》調研、論證費10萬元;
2、曲目、論文等編輯出版費5萬元;
3、《華縣孝歌》出版費10萬元;
4、編輯印製機關教材2萬元;
5、開展以師傳徒培訓18萬元;
6、建立資料庫及陳列室20萬元;
7、召開會議及工作費用10萬元。
第三階段(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30萬元。
1、東峪孝歌交流等工作補助15萬元(5萬元/年);
2、有關會議,研討會等15萬元(5萬元/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