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灣

東山灣

東山灣,位於台灣海峽南口的西岸,海域總面積247.89平方公里,是福建著名的港灣之一。其海域總面積247.8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55.5平方公里,是閩南最大的海灣。該灣三面為山丘環抱,呈不規則的梨形伸入陸地。灣口朝南,口門狹窄,寬僅5公里,其間還有塔嶼等大小島嶼屏障,是個半封閉型的海灣。

簡介 

東山灣東山灣
東山灣是福建著名的港灣之一。位於台灣海峽南口的西岸,海域總面積247.8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55.5平方公里,是閩南最大的海灣。該灣三面為山丘環抱,呈不規則的梨形伸入陸地,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灣頂有漳江入海。

灣口朝南,口門狹窄,寬僅5公里,其間還有塔嶼等大小島嶼屏障,是個半封閉型的海灣。

它的沿岸分屬東山雲霄漳浦三個縣。灣口東山銅陵鎮和漳浦古雷半島,遙相對望,相距僅4000米,口小肚大。灣內水面2.4萬多公頃。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積有兩萬公頃。這裡是中國東海南海的交匯處。

氣候

東山灣8月水溫最高(平均26.7℃),5月(23.8℃)和11月(19.0℃)次之,2月最低(平均15.5℃)。8月表、底層水溫變化較大且表層水溫高於底層,其它月份表底層水溫較均勻。

自然資源

水質

灣口的塔嶼島如中流砥柱,因而灣內風浪不大,灣底質為泥、泥沙或沙,水無污染,溫度、酸度、鹼度適宜。有雲霄漳江淡水注入。

水產

水質優良,為多種魚、蝦、貝、藻類增的極好場所。灣內歷來產有長毛對蝦斑節對蝦鷹爪蝦龍蝦等海珍品。魚類有鰶魚、青鱗、鯔魚、銀魚、黃鯛等幾十種。貝類養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蠣泥蚶螠蟶扇貝鮑魚、江瑤貝、翡翠貽貝等。藻類有海帶紫菜等。東海魚類和南海魚類都可在灣內繁殖。

鹽度

5月豐水期受漳江沖淡水的影響,表層水鹽度自灣頂到灣口形成較大水平梯度,變化範圍在20.81~33.87之間。底層受影響小水平梯度明顯小於表層。8月在西南季風推動下,南海高鹽水對東山灣影響增強,同時由於漳江徑流量減少,表、底層鹽度達到全年最高值。11月受較低鹽度閩浙沿岸流的影響,表、底層鹽度都較低。2月受東北季風作用,海水對流混合作用增強,鹽度水平和垂直分布都很均勻。

pH值

11月pH值變化於8.20~8.44,灣頂局部區域pH值較高,原因在於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得pH值升高。2月水溫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減弱,pH值比11月略低,變化範圍為8.02~8.30。

受水溫季節變化和浮游植物盛衰的影響,東山灣溶解氧含量也呈現較顯著季節變化。5月水溫較高,浮游植物也未及繁盛期,溶解氧及氧飽和度較低。8月是高溫季節,加上有機質氧化作用,灣內溶解氧含量降至最低值。11月水溫較夏季低,浮游植物生長旺盛,溶解氧含量比夏季明顯增高,並出現大幅度的過飽和狀態,溶解氧分布與葉綠素a一致。2月灣內水溫低,溶解氧含量高,處低度過飽和狀態。

營養鹽

1、硝酸鹽 

硝酸鹽含量年變化範圍為0.08~27.3微摩爾/立方分米。5月受漳江徑流影響,表層硝酸鹽分布呈灣頂向灣口遞減趨勢,表、底層硝酸鹽含量分異明顯。

2、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含量年變化範圍為0.01~2.34微摩爾/立方分米。分布特徵與硝酸鹽相似,5月含量從灣頂向灣口遞減,8月和11月呈灣口及灣東部高而灣頂及灣西部低的相反分布趨勢,與後兩個海區浮游植物消耗亞硝酸鹽大於補充有關。2月含量均值為全年最高,分布也較均勻,可能與浮遊動物屍體等分解有關。

3、銨鹽 

銨鹽含量年變化範圍為0.05~5.35微摩爾/立方分米。5月灣頂含量高而灣口低,灣內分布較均勻。由於豐水期漳江徑流攜帶的量大,且浮遊動物數量多,其排泄物產生的銨氮量也較多,銨鹽含量均值為全年最高。2月由於冬季海水強烈的垂直對流混合,海洋有機體分解釋放出的氮容易氧化,使得銨氮的平均含量為全年最低,而硝酸鹽則為全年最高。

4、活性磷酸鹽 

磷酸鹽年變化範圍為0.02~2.54微摩爾/立方分米,平均0.38微摩爾/立方分米。5月受低磷外海水影響,磷酸鹽均值全年最低,2月由於浮游植物劇減、有機體的氧化分解及水體垂直混合和高營養鹽沿岸水入侵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磷酸鹽含量達到全年最高值。

5、活性矽酸鹽 

矽酸鹽含量年變化範圍為4.62~89.2微摩爾/立方分米,平均23.3微摩爾/立方分米。5月受漳江徑流影響,表層矽酸鹽分布與硝酸鹽相同,從灣頂向灣口呈遞減分布趨勢。8月分布趨勢與5月相似,但因徑流影響減弱,灣頂的含量比5月低。11月分布呈現由灣口和灣頂向灣中部遞減的趨勢,原因在於灣頂和灣口分別得到徑流及含矽較高的沿岸水入侵的補給。2月因浮游植物衰亡及垂直對流強烈,灣內矽含量較高且分布較均勻。

有機物重金屬

東山灣化學耗氧量含量為0.58~2.31毫克/立方分米,多呈現灣頂較高而灣口較低的分布趨勢,表明灣內有機物質主要來源於漳江徑流。冬季由於季風作用強,海水混合均勻,COD的分布較均勻。灣內多數海區油類含量都很低,但灣口附近的油類含量常常超標,可能是港口船隻的影響。東山灣水體中銅在顆粒態和溶解態中的含量比較接近,鉛主要存在於顆粒態中而鎘主要以溶解態形式存在,水體中重金屬含量均未超出1類海水水質標準。總體而言,東山灣水質基本上良好。

沉積化學

表層沉積物中pH值為7.02~7.96,屬中性環境;Eh介於-40~324mV,除少數小區域為弱還原環境外,絕大部分為弱氧化環境。灣東南部古雷半島沿岸有機質含量較低,主要由於該區域是高能沉積環境區,沉積物多為細砂。灣頂漳江入海處有機質含量也比較低,說明非豐水期時,漳江攜帶的有機質含量明顯較小。沉積物中銅、鉛、鋅、鎘含量均值分別為17.3×10-6,11.6×10-6,91.2×10-6和0.066×10-6,其中鋅的較高含量與福建省陸地鋅的本底值較高有關。

歷史

1984年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產研究所專家,對東山灣進行了考察,確認東山灣可以開發為牧場化和農場化的漁類生產基地,並已列為中國科學院的研項目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