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1903年2月8日 - 1990年12月6日),又稱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全名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dul Hamid Shah。 1954年,東姑阿都拉曼成為了英屬馬來亞的首席部長。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獨立時,他被推選為第一任首相。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後,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他被尊稱為“獨立之父”、“馬來西亞國父”。 他在1970年時辭職,原副首相阿都拉薩繼任成為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 。1990年,東姑阿都拉曼因病逝世,享年87歲。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出生日期:1903年2月8日

•出生地:馬來亞(今馬來西亞)吉打州阿羅士打

•逝世日期:1990年12月6日,享年87歲。

•逝世地: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吉隆坡

•妻子:

1、第一任:Lady Meriam Chong Abdullah

2、第二任:Violet Coulson

3、第三任:Sharifah Rodziah binti Syed Alwi Barakbah (諾扎克·巴拉克巴哈)

4、第四任:Bibi Chong(鍾比比)

•孩子:

1、Tunku Khadijah

2、Tunku Ahmad Nerang

3、Tunku Noor Hayati

4、Tengku Mastura

5、Sulaiman(收養)

6、Mariam(收養)

7、Sharifah Hanizah(收養)

8、Faridah(收養)

政治生涯

英屬 馬來亞聯合邦-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

•任期:1955年8月1日 – 1957年8月31日

馬來亞聯合邦 - 第一任首相(Prime Minister)

•任期: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16日

馬來西亞 -第一任首相(Prime Minister)

•任期:1963年9月16日 - 1970年9月22日

•他在1970年時辭職,副首相阿都拉薩繼任成為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 。

個人事跡

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於1903年2月8日出生於吉打州亞羅士打的皇宮。他父親是吉打州第24任統治者蘇丹阿都哈密哈林沙;母親是吉打蘇丹的第四位王妃Che Manjalara(née Nueng Nonthanakorn)。東姑在家中排行第七。由於是庶子,所以他並沒有吉打皇位的繼承權。他童年時居住在吉打皇宮,當他稍微大一些後,東姑會自由進出皇宮並和平民孩童玩耍。雖然他的母親極力反對,可是卻因為忙著照顧蘇丹而管不了他。在當時的吉打,瘧疾和霍亂是很普遍的流行病。東姑的兩個兄長和一個姐姐也因霍亂而去世。而東姑本身也患上了瘧疾,一直到他在1920年離開馬來西亞前往倫敦求學時才完全痊癒。

四歲時,他試圖從他母親的僕人手中躲避疫苗接種。他最終還是被抓住,並被帶到他祖母的房間裡接受痛苦的接種過程。

求學

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

東姑阿都拉曼16歲時獲得了一筆獎學金,這使得他可以去劍橋大學聖凱薩琳學院學習。東姑設法在一艘只能載客12人的9000噸的小型貨船上獲得了一個座位,隨後在新加坡登上了這艘輪船。當貨船在巴生河裝卸貨物時,東姑又感染上了瘧疾。他在航行的過程中一直發高燒。1920年元旦,當船航行到Tilbury時還沒有完全復原。不過在那裡,一位叫Eccles的代表接待了他,並把他帶到杭廷頓附近Little Stukeley的臨時新家。當時那個教區的資深牧師是Edgar Vigers牧師,住在一個三層高的磚房中。牧師supplemented his income by tutoring teenage boys who needed coaching towards a variety of minor examinations. He had registered his name with the Crown Agents, and they sent him students,包括東姑。大多數孩子都是英國人,不過當東姑到來時,這個小團體又加入了三個暹羅(今泰國)男孩。

在英國村莊生活對東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起初,他大部分的時間和暹羅(今泰國)的孩子們玩耍。不久後,他買了一輛腳踏車,並和一些青少年成了朋友,在晚上踢足球。這些青少年比東姑更重更慢,東姑可以準確地踢足球,帶球跑步的速度比他們任何人都快。很快的,東姑開始在右邊鋒位置上為小斯蒂克利球隊定期效力了。在村里從來沒有人聽說過馬來亞人或馬來人,於是他們親切地稱呼他“鮑比”。

大約一年後,東姑意識到,他的學習進展甚微。他坐火車從亨廷登到倫敦和去他的代理人的辦公室去看他的監護人Ezekiel先生。Ezekiel安排東姑到劍橋與巴茲爾·阿特金森先生生活,阿特金森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他要東姑準備參加稱為的“Littlego”大學入學考試。一個印度學生則教授東姑幾何。東姑努力為自己的考試進行準備,在一年後的夏天參加考試。結果發表時,東姑的所有卷子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整個考試合格。他於是被接受為劍橋大學本科生,被分配在聖凱薩琳學院的住宿(格蘭德大道11號,一間客廳和臥室)。

吉打州的攝政要求東姑在劍橋大學學習法律,這樣在他回國後在民政服務中有才可以施展。但是當他度過法律榮譽學士的課程設計之後,東姑決定他只想讀一個及格的學位而不是榮譽學位。1922年在劍橋還沒有其他馬來西亞學生,所以東姑的朋友都是一些英國人或者高棉人(高棉人)。他甚至還和他學院(劍橋大學聖凱薩琳學院)廚房裡的大廚成了朋友,教授大廚如何做正宗的馬來風味的米飯和咖喱。他結識了印度的留學生,不過他對於自己本國的政治事業更感興趣。在學院的足球隊中,東姑也擔當右邊衛一職位。夏天時他則打網球。東姑起初和其他學生一樣騎腳踏車,後來他用了媽媽寄給他的錢買了最新款的Riley sports car。由於當時很少有大學生擁有轎車,東姑因此變得很出名。1924年東姑參加畢業考試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功過成績。

家庭

東古至少有過四次婚姻。

東姑的首位妻子是瑪莉安・鍾(Lady Meriam Chong Abdullah)。她是東古朋友鍾阿勇的女兒,是位土生華暹混血兒,亞羅士打礦主的女兒。兩人在1933結婚,並育有有兩名孩子,分別是東姑阿末(Tunku Ahmad Nerang Putra)和東姑卡蒂加(Tunku Khadijah)。1934年瑪莉安染上了痢疾,並因注射未稀釋的奎寧這樣的嚴重醫療疏失而過世。

在瑪莉安去世後,東姑在新加坡與英國女子維列庫爾森(Violet Coulson)結婚。她是東姑在英國求學時期租借房子的屋主。在得到瑪麗安的死訊後,Violet Coulson放棄了一切來到新加坡,並且與東古在阿拉伯街的馬來清真寺卡迪依照穆斯林習俗結婚。改宗完成後,Violet Coulson的穆斯林名字是Puteh Bte Abdullah。婚後的Violet住在檳城,因為他們的婚姻沒有得到吉打州王室的允許。當時的蘇丹東古・易卜拉辛(Tunku Ibrahim)強烈反對王室成員與異族通婚。但在易卜拉辛蘇丹於1934年出乎意料地過世後,繼位的王弟東古馬哈茂德(Tunku Mahmud)同意了這門親事。他們後來的婚姻進展雖然順利,但是東姑負責的公共事務過於勞煩,在分居一陣子後,Violet回到了倫敦,雙方於1947年離婚。

過後,東姑與在英國求學時的同學莎莉法(Sharifah Rodziah Syed Alwi Barakbah)。由於她出生在吉打州有富裕和名望的阿拉伯裔家庭里,所以這樁婚事並沒有受到吉打皇室的阻止。兩人婚後沒有孩子,所以領養了法麗達(Faridah)、蘇萊曼(Sulaiman)和瑪麗安(Mariam)、Sharifah Hanizah(孫女)。

1963年,東姑秘密地與一名改教的華裔女子鍾比比(Bibi Chong)結婚,並育有兩名兒女,分別是東姑諾哈雅蒂(Tunku Noor Hayati)和東姑瑪斯都拉(Tunku Mastur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