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街道[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

東城街道[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

東城街道是廣東省東莞市主城區四個街道之一,位於廣深黃金投資走廊中部,北依廣州,南望深圳,地理位置優越,可以最快承接廣深港澳產業轉移,提升經濟實力。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總人口近50萬,其中常住人口約20萬(戶籍人口8萬多),外來人口約30萬。街道內道路縱橫交錯,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近年來,東城街道積極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努力建設新型工業示範區、商貿服務中心區、生態人居休閒區、現代文明樣板區、和諧富裕先導區,成為東莞城鎮圈中最具實力和活力的聚富寶地、創業熱土、宜居城市之一。在此基礎上,2009開始全面實施“東擴、南接、北拓、中優”城市發展戰略,啟動20項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預計超過140億元。這20項重點工程建成後,東城城市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城市整體形象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法律進社區活動法律進社區活動

東城街道辦事處是由原全德鎮和原巴川鎮塔山社區居委會和雙門、袁家、柿花、玉泉、鐵佛、晏渡等6個村組成的一個新行政區域,轄26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50.31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3萬餘人,耕地總面積4.05萬餘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2.9萬餘畝。
東城辦事處交通、通訊發達,境內河道縱橫,公路密集。銅(梁)合(川)高等級公路,在建的遂渝高速公路等縱橫其間,其中高速公路在東城辦事處還設定了一個互通口,建成後,東城街道辦事處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辦事處內村級公路網路已基本形成,已實現25個村、190個社通公路,全辦事處通訊網路健全,村村開通了光纖通信電話和閉路電視。辦事處內建起了多個數字微波站、無線尋呼站和行動電話機站。

城市建設

我區城市生態環境和諧優美。充分利用豐富的生態資源,建成了同沙生態公園、黃旗山城市公園、虎英郊野公園和榴花公園等四大都市“綠洲”,啟動了大王洲農業生態園開發建設項目和資福寺重建項目,最佳化城市生態環境,為市民營造了良好的綠色休閒空間。建成了新世界花園、星河傳說、景湖花園、陽光花園等多個綠意盎然的住宅小區,營造出環境優美、格調高雅的城市生活新空間。遍布全區各個角落的小公園、小廣場,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景觀點。全區綠化覆蓋率約42%,綠地率超過39%,人均綠地面積達25平方米。為繁榮民眾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在建設公園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文化廣場建設,目前已經建成東城文化廣場、同沙工業園彩怡廣場、桑園社區文化廣場、榴花公園英雄廣場等一批民眾性文化陣地。其中東城文化中心廣場和同沙工業園彩怡廣場先後被評為“東莞市十佳文化廣場”;桑園文化廣場是目前東城各社區中面積最大的公共休閒廣場,總占地7.05萬平方米。在城市建設的帶動下,房地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星河傳說、東泰凱旋城、新世紀豪園、景湖花園、東城中心等一大批綠意盎然、配套齊全的花園式住宅小區也相繼建成,為市民營造出了一個合理有序、格調高雅的城市生活新空間。目前轄區共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數十個,房地產建成區300多萬平方米。

經濟建設

銅梁縣地圖銅梁縣地圖
城市經濟綜合實力較強。共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00多家,擁有徐記食品、羅門哈斯、萬士達液晶、華潤雪花啤酒、美維電路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及光潤家具、德生電子、高能電氣等一批優秀民營科技企業。2010年,全街生產總值達230億元,同比增長16%;國地兩稅稅收約52億元,同比增長13.8%;全街三級集體總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街道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15.2%。共有15個社區可支配收入超過3000萬元,有11個社區兩級淨資產超過2億元。
城市第三產業充滿活力。積極推進以商貿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都市經濟發展。建成世博廣場、世紀廣場、花園商貿廣場等多個大型主題購物中心,家樂福、好又多、嘉榮、華潤萬家等品牌零售企業相繼進駐。御景灣、東城國際、旗峰山鉑爾曼等高檔酒店,以及東城十三碗、怡豐商業街等特色餐飲項目,形成了特色突出的酒店及餐飲格局。建行、工行、中行等十多家銀行和中國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東莞證券等金融企業紛紛落戶,僅東城路沿線2公里就有各類金融機構近30家。東城街道已經成為東莞中高檔消費聚集區,2009年,全街個體工商戶累計達28163家,同比增長7.25%;第三產業生產總值達124.5億元,同比增長17.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2億元,同比增長15%。三大產業結構由2008年的0.03:44.02:55.95調整為0.03:39.18:60.79。

企業發展

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會召開後,明確了“興工富民強縣”戰略和三年再造一個銅梁工業的目標。街道辦事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大工業經濟發展的力度。全辦事處已正式投產的企業有60家,其中規模企業20家,在建企業21家,其中包括投資上億元的大型企業5家:重慶市金江水泥有限公司、意澳(重慶)實業有限公司、澳博鋁材製造有限公司、重慶糧油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渝茂實業有限公司。2006年,辦事處工業產值達到8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6億元。
東城街道辦事處在穩定發展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先後發展了龍頭企業金定鴨種鴨場、金堂黑山羊場、邦克羽絨廠和龍鄉食品廠等;我們圍繞縣裡確定的農業產業發展項目,突出重點,以規模化養殖推動農業優質蠶繭、水禽和優質竹業的發展,到2006年底,全辦事處建成桑園2000畝,年發種701張;禽類飼養總量達100萬隻,發展各類專業大戶63戶。林槳紙一體化建設05年和06年共栽竹2700畝,其中雜交竹800畝,有力地促進了我辦事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828元。

文化發展

東城街道受洪峰東城街道受洪峰

高度重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街道辦事處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辦事處轄區內有建制學校5所(銅梁職中、銅梁二中、全德中學、全德國小、新興國小)和民辦學校10所(國茂學校、巴川中學、藍精靈幼稚園、小博士幼稚園、園區幼稚園、啟蒙幼稚園、鴻星幼稚園、龍城幼稚園、群龍幼稚園、玉泉幼稚園),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師資力量比較強,教育成果和質量居全縣前列。計畫生育工作連續三年獲縣一等獎,全辦事處的計生率達到95%以上;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街道辦事處農村都普及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近3萬農民民眾得到了實惠,初步緩解了農村農民“看病難”問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入,全街道辦事處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充滿了祥和、自信、安居和快樂。
2007年,是街道辦事處組建以來的關鍵之年、開局之年,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以打造銅梁工業核心區為目標,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為建設新東城,構建和諧銅梁而努力奮鬥。

政治體制

陳志偉(黨委書記、人大聯絡委主任):負責街道黨委全面工作。
劉學聰(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負責辦事處全面工作,協助陳志偉同志負責黨委全面工作。
李成都(黨委副書記,掛職):分管外經、宣傳、文化工作。
周日佳(黨委副書記):協助陳志偉同志處理黨委日常工作,兼任社會工作委員會主任、企業工作委員會書記、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書記、黨委政法辦主任,分管社會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組織人事、兩新黨組織建設、區屬經營性資產營運管理、房地產開發公司、土地統籌利用、征地拆遷。
陳柱傑(黨委委員、人大聯絡委副主任):兼任武裝部部長,分管人大、政協、武裝、民兵、宗教、僑務、統戰。
劉沛聲(黨委委員):兼任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黨委政法辦常務副主任,分管公安、交警、新莞人服務管理中心、政法綜治、信訪維穩。
潘健(黨委委員):分管財政、金融、稅務、財審、會計核算中心、區屬資產監管、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
吳沛林(黨委委員):兼任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審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食品藥品監督、工會、共青團。
王徐堅(黨委委員):分管規劃、國土、房管所、三大公園(同沙生態公園、黃旗山城市公園、榴花公園)。
袁秀娟(黨委委員):兼任婦聯主席,分管婦聯、計畫生育、婦兒工委、醫療衛生、勞動、社保。
陳協(黨委委員):分管教育、體育、旅遊、文化產業、智慧城市創建工作,協助李成都同志分管宣傳、文化工作。
黎德慶(黨委委員):兼任東城新豐對口幫扶工作指揮部總指揮,掛任新豐縣縣委常委,分管扶貧工作。
張小凱(黨委委員):分管市政公用事業、綜合執法、環保、供電、交通、供水。
陳健華(黨委委員,掛職):協助謝浩坤同志分管城建辦、重點工程、“三舊”改造、道路建設。
鄧勐彪(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黨政辦、機關事務、督查、統計、接待、檔案、保密、地方志、應急、黨校、老乾工作,協助周日佳同志分管組織人事、兩新黨組織建設。
謝浩坤(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城建辦、重點工程、“三舊”改造、道路建設、資福寺重建、同沙生態公園人間佛國景區規劃建設。
錢燦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外事、港澳台、安全生產、消防、工商、社會事務、行政服務中心、茶園山公墓園,協助李成都同志分管外經工作。
余偉紅(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經貿、科技、計畫發改、民營、物價、質監、工業園區、東城創意產業園、商會、食品公司。
鄧偉彬(街道人大聯絡委副主任):分管農業、林業、水利、農村集體經濟、糧所、供銷社、農業產業園,協助陳柱傑同志分管人大、政協、統戰工作。

城市配套

教育配套

東城區積極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多年來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財政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滿足人民民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要。目前,我區有公辦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330多人;國小9所,國中2所,在校中小學生近1.5萬人。在辦好公辦學校的同時,我區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進一步促進了民辦學校、學生、教師與公辦學校、學生、教師的平等地位。目前,全區有民辦幼稚園45所,其中市一級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1.1萬多人;民辦中國小校12所,在校學生2.3萬多人。2003年,東城區被評為“省教育強鎮”,一大批學校被評為“廣東省英特爾未來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東莞市體育特色學校”、“東莞市科普教育基地”、“東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以及“東莞市紅領巾示範學校”。

醫療配套

東城醫院,是東城區辦事處直屬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該院為一甲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性醫院。該院總院位於東莞市南城路75號,附設一分院—立新分院和溫塘、下橋、同沙三間門診部,業務用房面積近1.8萬平方米,擔負著東城區近50萬人口(含外來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在區辦事處大力支持下,該院的新住院大樓已正式投入使用,新住院大樓建築面積7500多平方米,開設有計免門診、體檢中心及新生兒科、外科、內兒科、婦產科住院部。醫院擁有全身CT、500毫安全自動帶電視X光機、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儀器設備。醫院現有職工300人,擁有一批專家教授及業務精英40多名,能開展腦外、胸外、普外、骨外、婦產科、五官科等各種手術,開展各種急危重症搶救工作。

科技建設

我區歷來高度重視科技發展工作,在實施“科技東城”戰略後,我區出台了《關於實施科技東城工程建設創新型城區的意見》,並將科技東城工程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舉措,營造了一個科教興區的濃厚社會氛圍,有力推動了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全區經認定的科技型企業超過300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省民營科技企業72家、市民營科技企業167家。有國家認可委認定的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2個,市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6個,市級技術中心3個,省級技術中心1個,市專利培育企業20家,市專利試點企業10家,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創新型企業集群,並在科技創新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積極將同沙、外經和市郊三大工業園區打造成集“產、學、研”於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產業集群和創新體系,其中在三大工業園區共承擔國家技術項目6項、省科技項目12項、市科技項目35項及其他30多項高端科技研發項目。
按照“高新技術產業化,傳統產業高新化”的工作思路,我區把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作為科技工作的重點,積極引導企業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搞好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實力。目前,我區擁有授權專利8400件,其中,發明專利82件、實用新型專利1734件、外觀專利6584件,專利授權量位居全市第一。

管轄社區

東莞市東城街道,原名東莞市附城街道,是市區四個街道之一和市區的組成部分,屬於鄉級行政區劃。東莞市東城街道面積約110平方公里,有戶籍人口7.08萬,新莞人30多萬。
東莞市東城街道下轄:崗貝社區、花園新村社區、東泰社區、溫塘社區、桑園社區、周屋社區、余屋社區、鰲峙塘社區、峽口社區、柏洲邊社區、上橋社區、下橋社區、樟村社區、梨川社區、塹頭社區、主山社區、石井社區、同沙社區、光明社區、牛山社區、立新社區、火煉樹社區、星城社區;共23個社區。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村民小組)。
東城街道,城市建設管理水平較高。一直以發展宜居創業新區為目標,制定了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八大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了城市功能布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投入超過40億元,建成80多項重點工程,完成70多公里道路的升級改造。2008年,又投資超過2.5億元,新建續建大小工程27項。在城市環境建設方面,東城見縫插綠,積極在轄區主幹道路兩旁設定立體綠化,採用喬、灌、花、草綜合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景觀廊道。基本完成了市區範圍內景觀整飾工程,使得條條大道換新貌,棟棟建築穿新衣,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檔次。特別是同沙生態公園、黃旗山城市公園、榴花公園、虎英郊野公園、峰景高爾夫球場以及大王洲農業生態園的開發建設,最佳化了生態環境,為市民營造了綠色休閒空間。其中東城文化廣場和同沙工業園彩怡廣場先後被評為“東莞市十佳文化廣場”;桑園文化廣場是目前東城街道各社區中面積最大的公共休閒廣場,由社區提供土地,總投資1500萬元,總占地7.05萬平方米。在城市建設的帶動下,房地產業取得長足發展,星河傳說、東泰凱旋城、新世紀豪園、景湖花園、東城中心等一大批綠意盎然、配套齊全的花園式住宅小區也相繼建成,為市民營造出了一個合理有序、格調高雅的城市生活新空間。轄區共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數十個,房地產建成區300多萬平方米。已成為集居住、行政辦公、金融貿易、文化教育、旅遊消費、酒店服務於一體的城市新區,被外界譽為“東莞的城市封面”。
東城街道,工業經濟實力較強。目前共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開發建設了三大工業集約基地,先後引進徐記食品、生益電子、羅門哈斯、萬事達液晶、華潤雪花啤酒、美維電路、科威醫療器械、拓撲實業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培育了光潤家具、基業、德生電子、高能實業、東升電梯等一批省、市民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全街道民營企業累計達8435家。東城抓住轉型契機,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線來抓,大力推動實施科技東城工程。2008年與中科院、華南理工等科研院所合作,引進了“拓撲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等10項產學研項目;並與17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啟動了“東莞市數字創意產業園”建設工作,已有15家創意企業簽約落戶。全街道擁有省高新技術企業24間,省民營科技企業48間,市民營科技企業122間,市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6個,已授權專利累計達2826項。東城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在提高製造業科技含量的同時,立足最佳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了主題消費、餐飲連鎖、酒店服務、金融證券等特色商貿服務模式。其中,在主題消費方面,規劃建設了世博廣場、世紀廣場、花園商貿廣場、風情步行街、君豪商業中心、友誼商貿城等多個大型主題購物中心,引進了家樂福、吉之島、好又多、嘉榮、華潤萬家、海雅百貨、國美電器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購物品牌項目。在餐飲連鎖方面,引進了麥當勞、肯德基、鶴留山等多個連鎖餐飲品牌,建成了東城十三碗、怡豐都市商業街等特色餐飲項目,重點引進不同風格的餐飲企業,形成了以粵、川、湘菜係為主流,其他菜係為特色的覆蓋面廣泛的餐飲格局。在酒店服務方面,先後建成御景灣酒店、東城國際酒店、銀豐假日酒店、鉑爾鏝酒店等16家中高檔酒店。在金融證券方面,吸引了建行、工行、中行、農行、交行、招行、廣發行、東莞銀行、東莞農信社以及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銀行和中國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東莞證券等金融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僅東城大道沿線就有20多家金融網點。此外,還有各類農貿市場45個,2008年,註冊個體工商戶累計達3萬多戶。
創新農村管理體制,實行“村改居”。經市委、市政府同意,東城街道從2002年10月開始,分兩批對全街道19個村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行“村改居”。通過改革,全街道共成立社區居委會19個,股份合作社111個。
積極實施“科教興街”戰略。近幾年,東城街道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對全街道中國小校全部進行了新建或改造。充分利用民間資金,興辦了東泰朝天實驗國小等10所規模比較大的民辦學校。全街道有街道辦事處所辦國小9所,普通初級中學2所,普通高級中學1所,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1所。積極發動全社會參與教育事業,成功設立獎教助學金,啟動創名校工程。2003年,東城街道被評為“省教育強鎮”,教育事業發展碩果纍纍。
強化行政管理。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區會計、出納委派制度,加強社區財務管理;成立街道財務監督小組,落實財政“收支兩條線”和“三個集中”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政府採購,全面加強區級財政管理。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幹部素質,堅持開展部門作風千人評活動,切實轉變行政部門的工作作風。2004年,東城街道辦事處被省授予“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稱號;2005年,中共東城街道委被市委評為“紅旗基層黨組織”。
民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全街道13個後進股份合作社實施貼息貸款幫扶,促進了後進股份合作社的發展。免費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幫助其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大力推進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健全醫療衛生保健網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安全、有序、穩定的社會環境。認真開展“四清理”,積極推行市政管理市場化,改善了城市環境。2004年,東城街道被評為“廣東省衛生鎮”。
維護外來員工合法權益。全街道有外來企業員工13.2萬人,主要在企業從事普工工作。東城街道著力建立和完善基本社會保險制度,不斷擴大企業員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覆蓋面;加大勞動普法宣傳監察力度,確保企業切實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加強勞動爭議調處和整治企業欠薪工作,及時化解企業勞資矛盾;建立健全社區和企業工會組織,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休閒旅遊

1、法國家樂福超市——位於東城街道梨川社區運河西路東盛大廈,1998年4月正式開業,面積1.6萬平方米,主要經營百貨、食品、日用品、服裝、化妝品、家電、影音器材等。
2、日本吉之島超市——位於東城街道花園新村社區花園商貿廣場,面積1.5萬平方米,經營家電、服裝食品、百貨等。
3、花園新村商業街——位於東城街道花園新村社區花園路,全長約800米,以花園商貿廣場為龍頭,主要以飲食和娛樂服務業為主。
4、紅荔路商業街——位於東城街道花園新村社區紅荔路,毗鄰花園新村商業街,主要經營燈飾和建材等。
5、塹頭商業步行街——位於東城街道塹頭社區與花園新村社區商業旺地,全長500米,是一條集購物、休閒於一體,極具地方特色的現代商業步行街
6、東城風情步行街——位於東城街道崗貝社區東城大道與東城西路交匯點,占地2平方米,是我市首條寰宇風情休閒商業式步行街。
7、愉景商業步行街——位於東城街道崗貝社區東城大道與東城風情步行街相鄰,全長200米,主要經營名牌服裝、精品,獨具法國香謝里大街風情。
8、東莞御景灣酒店——坐落於東城街道迎賓路,虎英郊野公園旁,占地9.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按五星級標準進行設計建設,集商務、觀光、旅遊於一體,設有旅業部、中餐廳、西餐廳、巴西燒烤和多功能會議廳及其配套的大、中、小型會議室等,配套設施齊全。旅業部有高級客房、貴賓房共268間。酒店還配套有占地2.8萬平方米的水上樂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