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赤壁風景區

東坡赤壁風景區

東坡赤壁風景區位於黃州城西。出黃州古城漢川門,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顏色赤紅,故名“赤壁”。

基本信息

東坡赤壁風景區位於黃州城西。出黃州古城漢川門,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顏色赤紅,故名“赤壁”。

景區概括

早在晉代至北宋初,這裡就建起了橫江館、涵暈樓、棲霞樓月波樓和竹樓等著名建築。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春,著

東坡赤壁風景區東坡赤壁風景區
名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因烏台詩案貶來黃州,常在此逸興吟喔並寫有流傳千古的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兩賦(前、後《赤壁賦》)和其他名篇佳作,後人因此將赤壁和蘇東坡的名字聯在一起,名日東坡赤壁。經考證,這一帶還是三國赤壁大戰之處所。現在的東坡赤壁,占地面積四百餘畝,主要建築有九亭、三樓、三閣、三堂、一像。
東坡赤壁風景區,步入飛檐斗拱的赤壁正門乾坤閣,洞秦磚小路直上八卦橋,經鎖春台,繞樓花園,過蜂腰橋、泛舟池,這裡正是當年蘇軾泛舟作賦,酹江邀月之地。池岸斷壁上,昔日江水沖刷的遺蹟仍依稀可辨。池東空地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白色蘇軾全身立像,面對大江長天,衣髯飄逸,凝神佇立。崐越蘇軾像,迎石壁拾階而上,便是二賦堂。該堂始建於清代,匾額系李鴻章所題。堂中央,一木壁頂梁而立,木壁前後分別刻有前、後《赤壁賦》,字大如拳。前為楷書,豪邁俊逸,清代黃州教渝程之禎所書;後為魏書,古樸蒼勁,近代書法家李開先所書。堂前右壁刻有民國大總統徐世冒崐(自號水竹邨人)書寫的對聯:“古今往事千帆去,風月秋懷一笛知”。二賦堂西南十餘步有酹江亭,面江臨壁而建,亭內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人書法家趙孟頁的手書《前赤壁賦》書貼石刻和歷代名人石刻。亭西側並立著坡仙亭,內有蘇軾親筆草書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靠別黃州崐時所作的《滿庭芳.歸去來兮》詞,及其手繪的月梅圖、壽星畫像和清黃州知府郭鳳儀速寫的《東坡老梅》等石刻。坡仙亭西下十餘步為睡仙亭,相傳當年蘇軾同友人游赤壁時,曾醉臥於此,亭內石床石枕尚在。
東坡赤壁風景區.睡仙亭西下樓步,赤壁磯西端,有“放龜池”,據晉書載,時有一軍人買白龜崐放生於此,後遇難恰被所放白龜搭救,後人在此鑿一白石巨龜,至今仍昂首蹲伏於亭下泛舟池中。二賦堂東邊留仙閣,閣內有《東坡笠履圖》石刻和蘇軾為其乳母任採蓮撰寫的墓碑,還有近代名人繪畫的《赤壁泛舟圖》和清末名人楊守敬書《留仙閣記》石刻。留仙閣東十來步是碑閣,內嵌崐蘇軾手書108塊石刻,楊守敬集成《景蘇園帖》,被稱為稀世珍寶。出二賦堂後門,在留仙閣、碑閣背後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問鶴亭和棲霞樓,由茅盾題寫匾名的棲霞樓位於赤壁磯最高處,樓高四層,飛檐翹角,赤楹碧瓦,白石欄桿,樓間還嵌有蘇軾手書崐《黃州寒食詩》行書,為不可多得之書法精品。此外,赤壁還建有雪堂、怡然齋、快哉亭、羽化亭、攬勝亭、望江亭等。
自唐以來,東坡赤壁風景區一直是遊覽勝地,從李白、杜牧、王安石、范成大、辛棄疾、陸游、袁宏道等歷史名人,到董必武、陳毅、胡耀邦等當代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以及日本友人田邊華、燕市聽花等,都先後游過赤壁,並留下了詩詞、楹聯、匾額或書法手跡.

景區信息

東坡赤壁風景區門票:20元
東坡赤壁風景區榮譽: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導遊詞

東坡赤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集文物保護、山水觀光、人文體驗、休閒等娛樂功能為一體。

東坡赤壁位於古城黃州的西北邊。因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顏色呈赭紅色,所以稱之為赤壁。赤壁素有“風景如畫”之美譽。

著名的三國赤壁之戰就是在此地發生,三國時,曹操率2o萬大軍一路南下,連戰皆捷,後與孫權、劉備的吳蜀聯軍遭遇於赤壁。諸葛孔明借東風,火攻曹軍船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曹軍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吳、蜀乘勝追擊,曹操敗走從此不敢南下。這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戰也成了歷史上有數的著名戰役之一,故晉代以來即為遊覽勝地。

名人

古往今來有無數名人遊覽過赤壁,唐代大詩人李白,黃州刺史杜牧;宋代黃州刺史王禹偁,韓琦、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元代元好問、趙景文、李純甫;明代張以寧、方孝孺、杜庠、解縉、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袁宏道、杜茶村;清代黃州知府于成龍,狀元劉子壯、陳沆,何紹基、張之洞,近代的秋瑾、宋教仁、吳佩孚、王葆心、蔣介石等歷代名人遊歷赤壁,並創作大量的詩詞歌賦,形成了傳統文化與山水名人情感的獨特東坡赤壁文化。海浪旅遊網

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偁貶謫黃州之後,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貶黃時寫有赤壁二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揚中外。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為“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的樓閣始建於西晉初年,距今約一千七百餘年,後多次重建,現有面積五百餘畝。建築物計有二堂(二賦堂、雪堂),三樓(棲霞樓,涵暉樓,挹爽樓),二閣(碑閣,留仙閣),一齋(慨然齋),一像(東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龜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問鶴亭,快哉亭,覽勝亭,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賦堂內有一塊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後《赤壁賦》全文;留仙閣有一幅蘇東坡游赤壁全圖;碑閣內有百餘塊石碑,刻滿蘇東坡的書法。處處是東坡居士的墨寶詩詞,令人不由遙想這位千古風流人物當年的雄姿英發!

赤壁古建築依山就勢,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赤壁碑刻,聞名全國,有歷代名人書畫碑刻近三百塊,其中蘇軾書畫碑刻一百餘塊,居全國蘇書碑刻之冠。

景區級別

東坡赤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集文物保護、山水觀光、人文體驗、休閒等娛樂功能為一體。東坡赤壁位於古城黃州的西北邊。因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顏色呈赭紅色,所以稱之為赤壁。赤壁素有“風景如畫”之美譽。

東坡赤壁

位於湖北省黃州城西,又名文赤壁。出黃州古城漢川門,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顏色赤紅,故名“赤壁”。早在晉代至北宋初,這裡就建起了橫江館、涵暈樓、棲霞樓、月波樓和竹樓等著名建築。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因烏台詩案貶來黃州,常在此逸興吟喔並寫崐有流傳千古的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兩賦(前、後《赤壁賦》)和其他名篇佳作,後人因此將赤壁和蘇東坡的名字聯在一起,名日東坡赤壁。經考證,這一帶還是三國赤壁大戰之處所。現在的東坡赤壁,占地面積四百餘畝,主要建築有九亭、三樓、三閣、三堂、一像。

步入飛檐斗拱的赤壁正門乾坤閣,洞秦磚小路直上八卦橋,經鎖春台,繞樓花園,過蜂腰橋、泛舟池,這裡正是當年蘇軾泛舟作賦,酹江邀月之地。池岸斷壁上,昔日江水沖刷的遺蹟仍依稀可辨。池東空地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白色蘇軾全身立像,面對大江長天,衣髯飄逸,凝神佇立。崐越蘇軾像,迎石壁拾階而上,便是二賦堂。該堂始建於清代,匾額系李鴻章所題。堂中央,一木壁頂梁而立,木壁前後分別刻有前、後《赤壁賦》,字大如拳。前為楷書,豪邁俊逸,清代黃州教渝程之禎所書;後為魏書,古樸蒼勁,近代書法家李開先所書。堂前右壁刻有民國大總統徐世冒崐(自號水竹邨人)書寫的對聯:“古今往事千帆去,風月秋懷一笛知”。二賦堂西南十餘步有酹江亭,面江臨壁而建,亭內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人書法家趙孟頫的手書《前赤壁賦》書貼石刻和歷代名人石刻。亭西側並立著坡仙亭,內有蘇軾親筆草書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靠別黃州崐時所作的《滿庭芳.歸去來兮》詞,及其手繪的月梅圖、壽星畫像和清黃州知府郭鳳儀速寫的《東坡老梅》等石刻。坡仙亭西下十餘步為睡仙亭,相傳當年蘇軾同友人游赤壁時,曾醉臥於此,亭內石床石枕尚在。

睡仙亭西下樓步,赤壁磯西端,有“放龜池”,據晉書載,時有一軍人買白龜崐放生於此,後遇難恰被所放白龜搭救,後人在此鑿一白石巨龜,至今仍昂首蹲伏於亭下泛舟池中。二賦堂東邊留仙閣,閣內有《東坡笠履圖》石刻和蘇軾為其乳母任採蓮撰寫的墓碑,還有近代名人繪畫的《赤壁泛舟圖》和清末名人楊守敬書《留仙閣記》石刻。留仙閣東十來步是碑閣,內嵌崐蘇軾手書108塊石刻,楊守敬集成《景蘇園帖》,被稱為稀世珍寶。出二賦堂後門,在留仙閣、碑閣背後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問鶴亭和棲霞樓,由茅盾題寫匾名的棲霞樓位於赤壁磯最高處,樓高四層,飛檐翹角,赤楹碧瓦,白石欄桿,樓間還嵌有蘇軾手書崐《黃州寒食詩》行書,為不可多得之書法精品。此外,赤壁還建有雪堂、怡然齋、快哉亭、羽化亭、攬勝亭、望江亭等。

自唐以來,東坡赤壁一直是遊覽勝地,從李白、杜牧、王安石、范成大、辛棄疾、陸游、袁宏道等歷史名人,到董必武、陳毅、胡耀邦等當代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以及日本友人田邊華、燕市聽花等,都先後游過赤壁,並留下了詩詞、楹聯、匾額或書法手跡。

目前,東坡赤壁風景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新開發的赤壁風景區將由現在的400餘畝擴大到1326畝,分為古蹟遊覽區、水上遊覽區、山林遊覽區、動植物觀黨區、遊樂區、商業服務區、度假區、廣場區等,其風景名勝具體又分為“月波搖影”、“棲霞挹爽”、“東坡問天”、“龍崐山松聲”、“竹樓夜雨”、“鏡湖觀荷”、“索橋飛瀑”、“赤壁夕照”等30個主要景點。

黃州竹樓位於黃州西北角赤壁旁的城牆上,北宋著名文學家王禹修建。王禹偁被貶來黃州作知府的當年(999年),發現“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當地多用竹子代替陶瓦蓋房子,價格便宜,還節省功夫,於是就在黃州城西北角的矮牆上修了兩間小竹樓,並寫了一篇很有名的《崐黃岡竹樓記》,說它“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山川江流盡攬無餘;竹樓裡面則“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把個竹樓寫得趣味盎然,令人心開目朗,遙情欲往。樓崐以文傳,由於王禹偁的這篇精美的文章,使得竹樓也大放光彩,成了黃州城著名的建築。當年竹樓已毀,現存竹樓系解放後重修。

相關詩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賦堂

始建於清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因紀念蘇軾赤壁二賦而得名。黨內正中木壁高約兩丈,正面刻有前《赤壁賦》,楷書,由清人程之楨書寫;背面刻有後《赤壁賦》,漢隸魏碑二體相兼,由近代著名書法家李開重寫。兩幅木刻每字直徑三寸有餘,前者豪邁俊逸,後者蒼勁有力。“二賦堂”匾額為清人李鴻章題寫。堂前對聯為辛亥革命領袖黃興所撰。堂內嵌有民國臨時總統徐世昌書寫的二賦與楹聯,亦為世人所重。

留仙閣

清代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修建,12月19日蘇軾生日那天落成,閣內原塑蘇軾坐像,取坡仙長留閣內之意,名之“留仙閣”。此閣中嵌有歷代名人書畫碑刻12塊,素為書畫家注重。

挹爽樓

建於1925年。蘇軾弟弟蘇轍在《黃州快哉亭記》中曾有“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的描繪,樓由此得名。

坡仙亭

坡仙亭坐落在赤壁磯頭,亭內三面壁上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26塊,其中蘇軾的書畫碑刻14塊最為世人注重。正是由於這些珍貴的書畫碑刻,使得坡仙亭成為東坡赤壁最重要的亭閣之一。

酹江亭

酹江亭始建於宋代,原名酹目亭,取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一樽還酹江月”之意。酹江亭內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14塊,其中以康熙御書《赤壁賦》與清人葉志詵“一筆壽”最為知名。此亭為清同治七年重修。

碑閣

碑閣內四壁嵌有清人楊壽昌創意、楊守敬選刻的《景蘇園貼》石碑126塊而得名。《景蘇園貼》石刻分為六卷,其中119塊為蘇軾手書,另外7塊為歷代名人題跋。《景蘇園貼》石刻是目前我國蘇軾手書作品最多、摹刻質量最佳、保存最完好的蘇書碑林。

棲霞樓

棲霞樓系宋代黃州四大名樓之一,位於赤壁最高處,有“江淮絕勝”之譽。因樓背山面江,落日時晚霞染紅大江,照映樓身,如霞歸棲,故名棲霞樓。今樓名系茅盾親題。

2006年05月25日,東坡赤壁作為唐至清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回顧

廣場右側是蘇東坡展廳,在展廳里通過大量文字、圖書以及微型泥塑圖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東坡赤壁”的歷史面貌——公元1079年7月(北宋元豐2年),身為湖州太守的蘇軾因寫詩寓物托諷新法(烏台詩案)被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後經多方營救,被責授黃州團練副使。元豐2年正月,時年45歲的蘇軾被押出汴京赴黃州,長子蘇邁徒步相隨,家眷繼續留在南都(即現商丘)。蘇軾在黃州生活期間,持躬耕作,扁舟草屐,放浪山水間,與漁雜處。他心胸豁達,與人民建立了深厚情感。在四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創作了詩歌約220首、詞66篇、賦3篇、文約169篇,還有書信288封等大量文學作品。這段時期也是他文學創作的輝煌時期。出展廳向後,一條紅褐砂石的石階小道蜿蜒而上,徑直通向半山腰間的東坡赤壁。遠遠望去,那大小不等、古色古香、錯落有致的亭閣樓榭半隱在翠綠叢中。每級石階的中部都被磨成了凹陷,由此可見它記錄著多少歲月的痕跡。小道的一側是紅褐峭壁,另一側是用白玉條石砌成的護欄,護欄下面是片片竹林。棵棵翠竹挺拔直上,竹葉在微風輕拂下簌簌作響。象是在熱情地招呼遊人。赤壁的正門為方框式結構,“東坡赤壁”四個大字鑲嵌在門楣的正上方,一幅“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的對聯裝點著大門,給人一種典雅肅穆、莊嚴別致的氣息。

名稱由來

位於黃州區赤壁磯頭,因宋北大文豪蘇東坡在此寫有《赤壁懷古》詞和前後《赤壁賦》而得名,又稱文赤。赤壁磯背依青山,面臨長江。現建的赤壁公園中,擁有剪刀峰、白石龜、二賦堂、東坡陳列館、棲霞樓、留仙閣、碑閣、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龜亭、問鶴亭等景觀。到坡仙亭,可看到蘇軾的《赤壁懷古》這首詞的石刻。二賦堂里,《赤壁賦》的木刻真是字字如珠璣。而東坡陳列館,則收藏了不少有關蘇軾的文物,尤其是蘇東坡手書《景蘇園帖》的全幅石刻,稱得上是稀世珍寶。登上問鶴亭,只見赤壁之下的一彎迴環曲折的荷花池,西南岸的櫻花園以及玉帶般的長江和眉黛般的遠山、一碧萬頃的原野。著名的三國赤壁之戰就是在此地發生,三國時,曹操率2O萬大軍一路南下,連戰皆捷,後與孫權、劉備的吳蜀聯軍遭遇於赤壁。諸葛孔明借東風,火攻曹軍船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曹軍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吳、蜀乘勝追擊,曹操敗走從此不敢南下。這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戰也成了歷史上有數的著名戰役之一,故晉代以來即為遊覽勝地。

古往今來有無數名人遊覽過赤壁,唐代大詩人李白,黃州刺史杜牧;宋代黃州刺史王禹偁,韓琦、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元代元好問、趙景文、李純甫;明代張以寧、方孝孺、杜庠、解縉、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袁宏道、杜茶村;清代黃州知府于成龍,狀元劉子壯、陳沆,何紹基、張之洞,近代的秋瑾、宋教仁、吳佩孚、王葆心、蔣介石等歷代名人遊歷赤壁,並創作大量的詩詞歌賦,形成了傳統文化與山水名人情感的獨特東坡赤壁文化。

赤壁文化

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偁貶謫黃州之後,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貶黃時寫有赤壁二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揚中外。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為“東坡赤壁”。東坡赤壁的樓閣始建於西晉初年,距今約一千七百餘年,後多次重建,現有面積五百餘畝。建築物計有二堂(二賦堂、雪堂),三樓(棲霞樓,涵暉樓,挹爽樓),二閣(碑閣,留仙閣),一齋(慨然齋),一像(東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龜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問鶴亭,快哉亭,覽勝亭,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賦堂內有一塊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後《赤壁賦》全文;留仙閣有一幅蘇東坡游赤壁全圖;碑閣內有百餘塊石碑,刻滿蘇東坡的書法。處處是東坡居士的墨寶詩詞,令人不由遙想這位千古風流人物當年的雄姿英發!赤壁古建築依山就勢,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赤壁碑刻,聞名全國,有歷代名人書畫碑刻近三百塊,其中蘇軾書畫碑刻一百餘塊,居全國蘇書碑刻之冠。

景點簡介

出黃州古城漢川門,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顏色赤紅,故名“赤壁”。早在晉代至北宋初,這裡就建起了橫江館、涵暈樓、棲霞樓、月波樓和竹樓等著名建築。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因烏台詩案貶來黃州,常在此逸興吟喔並寫崐有流傳千古的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兩賦(前、後《赤壁賦》)和其他名篇佳作,後人因此將赤壁和蘇東坡的名字聯在一起,名日東坡赤壁。經考證,這一帶還是三國赤壁大戰之處所。現在的東坡赤壁,占地面積四百餘畝,主要建築有九亭、三樓、三閣、三堂、一像。步入飛檐斗拱的赤壁正門乾坤閣,洞秦磚小路直上八卦橋,經鎖春台,繞樓花園,過蜂腰橋、泛舟池,這裡正是當年蘇軾泛舟作賦,酹江邀月之地。池岸斷壁上,昔日江水沖刷的遺蹟仍依稀可辨。池東空地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白色蘇軾全身立像,面對大江長天,衣髯飄逸,凝神佇立。崐越蘇軾像,迎石壁拾階而上,便是二賦堂。該堂始建於清代,匾額系李鴻章所題。堂中央,一木壁頂梁而立,木壁前後分別刻有前、後《赤壁賦》,字大如拳。前為楷書,豪邁俊逸,清代黃州教渝程之禎所書;後為魏書,古樸蒼勁,近代書法家李開先所書。堂前右壁刻有民國大總統徐世冒崐(自號水竹邨人)書寫的對聯:“古今往事千帆去,風月秋懷一笛知”。二賦堂西南十餘步有酹江亭,面江臨壁而建,亭內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人書法家趙孟頫的手書《前赤壁賦》書貼石刻和歷代名人石刻。亭西側並立著坡仙亭,內有蘇軾親筆草書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靠別黃州崐時所作的《滿庭芳.歸去來兮》詞,及其手繪的月梅圖、壽星畫像和清黃州知府郭鳳儀速寫的《東坡老梅》等石刻。坡仙亭西下十餘步為睡仙亭,相傳當年蘇軾同友人游赤壁時,曾醉臥於此,亭內石床石枕尚在。睡仙亭西下樓步,赤壁磯西端,有“放龜池”,據晉書載,時有一軍人買白龜崐放生於此,後遇難恰被所放白龜搭救,後人在此鑿一白石巨龜,至今仍昂首蹲伏於亭下泛舟池中。二賦堂東邊留仙閣,閣內有《東坡笠履圖》石刻和蘇軾為其乳母任採蓮撰寫的墓碑,還有近代名人繪畫的《赤壁泛舟圖》和清末名人楊守敬書《留仙閣記》石刻。留仙閣東十來步是碑閣,內嵌崐蘇軾手書108塊石刻,楊守敬集成《景蘇園帖》,被稱為稀世珍寶。出二賦堂後門,在留仙閣、碑閣背後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問鶴亭和棲霞樓,由茅盾題寫匾名的棲霞樓位於赤壁磯最高處,樓高四層,飛檐翹角,赤楹碧瓦,白石欄桿,樓間還嵌有蘇軾手書崐《黃州寒食詩》行書,為不可多得之書法精品。此外,赤壁還建有雪堂、怡然齋、快哉亭、羽化亭、攬勝亭、望江亭等。自唐以來,東坡赤壁一直是遊覽勝地,從李白、杜牧、王安石、范成大、辛棄疾、陸游、袁宏道等歷史名人,到董必武、陳毅、胡耀邦等當代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以及日本友人田邊華、燕市聽花等,都先後游過赤壁,並留下了詩詞、楹聯、匾額或書法手跡。

景區開發

東坡赤壁風景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新開發的赤壁風景區將由現在的400餘畝擴大到1326畝,分為古蹟遊覽區、水上遊覽區、山林遊覽區、動植物觀黨區、遊樂區、商業服務區、度假區、廣場區等,其風景名勝具體又分為“月波搖影”、“棲霞挹爽”、“東坡問天”、“龍崐山松聲”、“竹樓夜雨”、“鏡湖觀荷”、“索橋飛瀑”、“赤壁夕照”等30個主要景點。黃州竹樓位於黃州西北角赤壁旁的城牆上,北宋著名文學家王禹修建。王禹偁被貶來黃州作知府的當年(999年),發現“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當地多用竹子代替陶瓦蓋房子,價格便宜,還節省功夫,於是就在黃州城西北角的矮牆上修了兩間小竹樓,並寫了一篇很有名的《崐黃岡竹樓記》,說它“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山川江流盡攬無餘;竹樓裡面則“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把個竹樓寫得趣味盎然,令人心開目朗,遙情慾往。樓崐以文傳,由於王禹偁的這篇精美的文章,使得竹樓也大放光彩,成了黃州城著名的建築。當年竹樓已毀,現存竹樓系解放後重修。

黃岡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部,京九鐵路中段,長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正在崛起中的中等城市。全市現轄11個縣市區,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713萬。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對外開放的經濟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給我市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黃岡的對外開放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我國發展戰略由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推進的歷史進程中,這種優勢更為突出。
景點蔡山古梅|磁湖|大聖寺塔|龜山風景區|董必武舊居|林彪故居|七里坪|大崎山|紅安烈士陵園|棲霞樓|四祖寺|天堂寨|五祖寺|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釋迦多寶如來佛塔|西塞山|鄂州梁子湖|洋瀾湖|鄂州庾樓|鄂州觀音閣|麻城龜峰山|麻城柏子塔|李時珍墓|李時珍紀念館|東方山風景區|鮑照墓|五腦山|吳氏祠|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天台山|雙善洞|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大別山|蓮花山旅遊區|鄂州市博物館|白潭湖|五腦峰森林公園|青苔關風景區|英山溫泉|天堂湖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大琦山森林公園|元明塔|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坡赤壁風景區|聞一多紀念館| 吳家山森林公園|鑄錢湖| 陳潭秋故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