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都督

東吳大都督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陸遜、呂蒙、諸葛恪等人,屢立戰功,獨領風騷。《東吳大都督》以“東吳大都督”為主線,寓史于樂,展東吳前後七位大都督的生平逸聞。《東吳大都督》由亓志乾編著,由知識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出版社:知識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平裝:20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 9787501562978

條形碼:9787501562978

尺寸:23.8 x 16.6 x 1.6 cm

重量:540 g

內容簡介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陸遜、呂蒙、諸葛恪等人,屢立戰功,獨領風騷。本書以“東吳大都督”為主線,寓史于樂,展東吳前後七位大都督的生平逸聞。

《東吳大都督》由亓志乾編著,由知識出版社出版發行。

目錄

序 言 滾滾長江東逝水

第一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周瑜篇

一、頭角崢嶸,正雄姿歷落

二、橫刀躍馬,君王社稷安

三、赤壁麈戰,烈火破樓船

四、周瑜之死,三分天下定

周瑜年表

第二章 苦心孤詣有誰憐——魯肅篇

一、避亂江東,舉家投周郎

二、赤壁之戰,聯劉共拒曹

三、聯劉抗曹,終身而不易

四、故人已逝,英風壓上流

魯肅年表

第三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篇

一、年少輕狂,橫野中郎將

二、北抗曹操,奮勇士卒先

三、計賺荊州,子明立首功

四、吳下阿蒙,悠悠國土風

呂蒙年表

第四章 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遜篇

一、忠義世家,江東陸首望

二、拜將封侯,荊州顯崢嶸

三、夷陵之戰,伯言展英才

四、吳魏交戰,石亭敗曹兵

五、東吳建國,賢臣安社稷

六、外征內撫,吳魏再交兵

七、出將拜相,軍政集一身

八、貌合神離,君臣生嫌隙

九、二宮爭儲,忠臣鬱郁終

陸遜年表

第五章 剛愎自用的權臣代表——諸葛恪篇

一、琅邪諸葛,通吃魏蜀吳

二、少有才名,毛遂求自薦

三、東宮良弼,顧命佐幼主

四、秋風瑟瑟,擅權生禍端

諸葛恪年表

第六章 江表虎臣——丁奉篇

一、四朝元老,威名沒於史

二、東興之戰,雪中奮短兵

三、計除權臣,忠良正朝綱

丁奉年表

第七章 虎父無犬子——陸抗篇

一、臨終悔悟,君臣釋前嫌

二、西陵之戰,孤身抗魏晉

三、公忠體國,良輔匡不逮

四、卓識遠見,惶惶身後憂

陸抗年表

尾 聲 吉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後 記

編輯推薦

《東吳大都督》編輯推薦: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陸遜等人,屢立戰功,獨頓風騷。

後記

我自幼喜好文史,二十歲開始系統的史學訓練,然習史四載,有感於靜安先生“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之言,遂轉而研習法律之術,本書算是對往昔的一點懷念罷了。

我本打算寫一本純粹的人物傳記性質的小說,然而不覺中卻用這七個人物串聯起一部關於東吳建國、發展和衰亡的簡史,方幡然醒悟,史學之思維與邏輯已然植入我的頭腦之中,在歷史系的四年時光也並非是白紙一張,在此向歷史系各位老師和諸位同窗表示感謝。

我生性懶散,來到南國後,課業繁重,本書完稿之期一拖再拖,人天書店方先生時常鼓勵,在此表示感謝。

我的父母都是文科出身,受二老影響,我走上人文科學這條道路,在此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

南國水木,人傑地靈。在這裡結交的每一位朋友和同學都是一幅絢麗多姿的圖畫佳作,我時常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特別是我的舍友,他們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各種幫助和支持,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在本書寫作中,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成果,向他們致以敬意。

囿於本人的寫作能力和思維視野,本書存在不少的錯誤和不足,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作者

2010年10月於南國寧齋

作者簡介

亓志乾,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才子,大二進入歷史系學習,大四獲得保研資格。其文風舒展優雅,不乏力感。

序言

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口氣讀完《東吳大都督》似乎並非難事。但對於筆者來說,“東吳大都督”並非是一個可以一揮而就的簡單辭彙。

從語義分析的角度,筆者將其解構為“東吳——大——都督”來加以闡釋。

東吳。地理上的概念是指江東地區,大致上相當於現在的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東部地區。如唐人杜甫那首有名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中的“東吳”即是此意。

本書採取的是歷史上的概念,即從時間上來看,為三國時期孫權建立的政權,因春秋時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封地於此,改號為吳,又因曹魏於公元222年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從空間上來看,地處長江下游一帶,踞揚州、荊州、交州等地,亦稱“東吳”。特別要注意的是,本文涉及歷史時間的上下限需要更為明確,下限沒有爭議,為公元280年東吳第五代君主孫皓任內城破國亡。而上限則不易確定,是孫權稱王的公元222年,還是其稱帝定都建業的公元229年,抑或是孫策去世、孫權統領江東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由於本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故將上限定在公元190年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戰爭,因為在這一年,孫權與周瑜結成了生死之交,亦改變了接下來近一個世紀的歷史走向。因此,筆者將“東吳”定義為公元190年至280年之間以江東及周圍地區為活動地區、以孫氏政權為主的歷史時期。

“大”這個字是象形字,“大”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以“大”為部首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大”字的本義是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和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如:大廳)。筆者認為其單獨使用時沒有什麼實在意義,例如在配合誇張的表情(如: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以及運用在拉長語調:“大——大——大”的時候。

都督。先不把其放在歷史的語境下,而是對其作一個後現代似的解讀,即將都(du)讀為都(dou),那“都督”一詞則可以理解為“什麼都管”。這一看似荒誕的解釋,似乎揭示了“都督”的實質韻味。

“都督”一詞,最初是作為監督軍隊之官。漢光武帝建武年問,乃於出征時臨時指派將領擔任督軍御史以監督諸軍,事畢即罷。至漢末魏晉時期,逐漸成為經常性的官職,之後發展為地方軍事長官,明清更是成為中央軍事首長。漢末的都督,主要有兩種,一種由偏裨將校擔任,稱“帳下都督”或是“部曲督”,職權較小;另一種稱“持節都督”,由軍隊或軍區統帥擔任,且多以中郎將(漢武官稱號,級別介於將軍與校尉之間)督軍,影響較大。

漢末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以後,州郡割據,擁兵自重。為籠絡地方豪強,朝廷多以將軍兼某州或數州都督稱號,如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獻帝以袁紹為大將軍,賜弓矢節鉞兼督冀、青、幽、並四州。袁紹是史籍中最早的持節都督。曹魏時期是都督制發展的重要時期。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曹操陸續在要害地區設立軍鎮,這些軍鎮就是日後都督區的雛形。當然在設定都督區之初,另置刺史,都督與其分掌軍政,但由於戰事需要集中統一的指揮體系,也出現都督兼任駐防地區刺史的情況。實質上都督與刺史的關係更像是前方戰事指揮和後勤供應保障的關係,少數都督實際上已成為地方軍政長官。

“大都督”的稱號,也是出現在曹魏時期,意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晉書》卷二十四《職官志》載:“魏明帝太和四年秋,宣帝(即司馬懿)征蜀,加號大都督。”這就意味著,曹教任內,為了適應戰事的需要,司馬懿加“大都督”稱號,成為征討蜀漢和東吳的最高軍事統帥。不僅如此,大都督的設定,多“假黃鉞”,即在作戰過程中,大都督擁有最高的軍事懲罰權,所以除了掌握軍隊、領兵作戰之外,大都督還擁有極高的權力與地位。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曹魏後期的大都督,多由輔政大臣,尤其是首輔擔任。如《晉書》卷二十四《職官志》載:“高貴鄉公(即曹髦)正元二年,景帝(即司馬師)都督中外諸軍,尋加大都督。”《晉書》卷二《文帝紀》:“甘露元年春正月,(指司馬昭)加之九錫,假斧鉞,進號大都督,劍履上殿。”可見,司馬師與司馬昭兄弟獲得大都督的封號,是極高的尊崇,已經是曹魏所能給予的最高限度的權力了。

東吳的大都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孫權稱帝之前,包括孫權在內的東吳將領,均須由中央任命,試想被曹氏把持的中央政府怎能任命與曹氏不對付的東吳將領為大都督呢?在建國之前,孫策以討逆將軍名號統領軍隊,其討逆將軍府即為當時孫策征戰江東的最高統帥部。孫策死後,孫權先後以“討虜將軍”、“行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等名號開府掌兵。作戰時臨時委任督或大督、大都督統一指揮,如赤壁之戰時,周瑜和程普分任左督和右督。孫權稱帝後,曾設大司馬、左右大司馬、大將軍、上大將軍等中央最高軍事長官,但軍事大權仍由孫權親自總攬。由此可見,陸遜之前的周瑜、魯肅、呂蒙等人均未被任命為大都督,只是在作戰中實際履行大都督的職權,因此以上三人都在本書涉及範圍之內。夷陵之戰時,陸遜為大都督,成為獲得大都督稱號的第一人。孫權死後,軍權逐漸下移,東吳軍政人物,往往以大將軍或其他名號之將軍,加“督中外諸軍事”或“領中外諸軍事”名稱,執掌最高軍權。如諸葛恪和孫峻先後為大將軍,加荊州、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和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孫琳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而以上只是中央軍,外軍是由中央任命的將領直接控制的,多由地方豪族擔任。如陸遜曾任大都督駐荊州,其子陸抗曾為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

本書一共介紹了七個人物: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諸葛恪、丁奉和陸抗。這七人可分為兩部分,周、魯、呂、陸四人人氣頗高,並稱“東吳四英將”,他們是在歷史上確立了自己地位的大人物;而後三人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世人知之甚少。

周瑜,字公瑾,東漢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江北士族,東吳政權著名將領。生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卒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少年時即與孫策交好,娶妻小喬,與孫策結為姻親,生有二子一女。周瑜相貌英俊,因而有“周郎”之稱。他精通軍事,多謀善斷,歷任“建威中郎將”、“中護軍”、“偏將軍”、“南郡太守”等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周瑜率領孫劉聯軍於赤壁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周瑜精通音律,江東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為人性情寬厚,雅量高致。三十六歲時因病去世。

魯肅,字子敬,東漢臨淮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人,繼周瑜之後著名的東吳將領。生於東漢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卒於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早年即有威名,袁術曾力邀其出任“東城長”,被魯肅拒絕。經周瑜引薦,成為孫權帳下參謀,為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深得孫權賞識。赤壁之戰前,力促孫劉結盟,並在周瑜和諸葛亮間起協調製衡作用。赤壁之戰後,勸說孫權將荊州之地借與劉備,以鞏固孫劉聯盟。周瑜死後,接替其領兵,駐守陸口,處理荊州事務。後為索取荊州與關羽協商,未果。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魯肅鬱鬱而終,年僅四十六歲。孫權親自為其發喪。

呂蒙,字子明,東漢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東吳政權著名將領。關於呂蒙的生卒年份,有公元178~220年、公元180~220年和公元180~221年等說法。本書中採用呂蒙的生卒年份是生於東漢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卒於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呂蒙少年時即跟隨孫策為將,以其膽氣過人,先後任“別部司馬”、“平北都尉”等職。孫權統事後,以先鋒破黃祖,圍困曹仁與南郡,在對曹作戰中屢立奇功,累遷至廬江太守。後來代替魯肅鎮守陸口,設計擒殺關羽父子,襲取荊州,拜南郡太守,封侯受勛。卻因積勞成疾(一說染上瘟疫),不治而亡,終年四十二歲。年少時呂蒙少讀書,為孫權等所譏笑,後發奮讀書,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說。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東吳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歷任“東吳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等職,孫策之婿。生於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卒於東吳赤吳八年(公元245年)。陸氏世代為江東大族,其從祖父陸康為廬江太守;其父陸駿,為九江(今安徽省壽縣東)都尉。陸遜十歲喪父,十二歲開始支撐門戶。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統兵與為關羽報仇的蜀漢軍隊激戰於夷陵,以火攻大破蜀軍的“猶亭之戰”,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戰。後捲入東吳統治集團內部的立嗣之爭,因力挺太子孫和而受到孫權責罰,憂憤而死,終年六十三歲。

諸葛恪,字元遜,東漢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東吳後期著名權臣,東吳大將軍諸葛瑾長子,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生於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卒於東吳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少年時即以神童著稱,深受孫權賞識,二十歲即拜為“騎都尉”。孫登為太子時,諸葛恪為“左輔都尉”,成為東宮幕僚之首。曾率兵平定山越。陸遜死後,繼任為大將軍,主管軍事。孫權臨終時為託孤大臣之首。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握東吳軍政大權,權傾一時,力行革新之事,在軍事對抗曹魏方面頗有建樹。後因輕敵,吞下新城之敗的惡果。因獨斷專權,為孫亮所不容,聯合孫峻設計誅殺諸葛恪,被夷滅三族。

丁奉,字承淵,東漢廬江安豐(今安徽省霍邱縣)人。東吳後期著名將領。生年不詳,卒於東吳建衡三年(公元271年)。年少時以驍勇為將,屢立戰功。孫亮繼位後,為“冠軍將軍”。曾在東吳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對曹魏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入侵的魏軍,升為“滅寇將軍”。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圖謀不軌的權臣孫琳,封為“大將軍”,加“左右都護”。孫休病逝後,捲入東吳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幸運地擁立孫皓為帝,進封“右大司馬”、“左軍師”。東吳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其後人因讒言而遭受被流放的厄運。

陸抗,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東吳後期名將,為陸遜次子、孫策外孫、娶張承之女為妻。生於東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卒於吳後主鳳凰三年(公:~274年)。年二十,即為“建武校尉”,領其父陸遜的五千部眾。陸抗葬父,還都謝恩時,孫權曾以楊竺告發陸遜的二十條罪狀與其核實,陸抗逐條對答,洗刷其父的清白,孫權這才消除了對陸遜的猜忌。後陸抗遷為“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職。孫皓為帝時,出任鎮軍大將軍,並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紮在樂鄉(今湖北省松滋縣東北)。鳳凰元年(公元272年),擊退西晉羊祜進攻,取得西陵之戰的勝利。後官拜“大司馬”、“荊州牧”。鳳凰三年(公元274年)去世,終年四十九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