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珓

杯珓,占卜的用具,多用兩個蚌殼或像蚌殼的竹、木片做成,擲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

占卜的用具,多用兩個蚌殼或像蚌殼的竹、木片做成,擲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如“手持~~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
杯珓卜也是一種古老的占卜術。所謂珓,就是兩個蚌殼。殼如杯,故稱杯珓。用兩個蚌殼擲向空中,看其俯仰以斷休咎,一般是一仰一合為吉。後來不專用蚌殼,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唐朝韓愈有詩云:“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余難同。”可見杯珓卜在唐朝是相當流行的。直到元朝這種杯珓卜還是憑俯仰的機遇定吉凶。杯珓卜而附有卜詩卜辭,大概是元朝以後的事了。
詠竹杯珓子 【宋:魏野】
誰知破筠根,還同一氣分。吉凶終在我,翻覆謾勞君。酒欲祈先酹,香臨擲更焚。吾嘗學丘禱,懶把祝云云。
清末光緒七年(1881)楊葆彝輯錄的《大亭山館叢書·附編》中收入明代郁離子(吳璵)撰此經一卷。
吳璵有文獻:杜樊川集十七卷 (唐)杜牧撰 (明)朱一是 (明)吳璵評 明末吳氏西爽堂刻本 遼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