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學醫院

杭州大學醫院

杭州大學已經與浙江大學合併,所以杭州大學醫院就是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各個附屬醫院。

基本信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一醫院

[名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慶春路79號(31000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zy91.com、http://www.zj91.com
[公開電話](0571)8723666687236114
[監督電話]院辦:(0571)87236616;監察室:(0571)87236620;門辦:(0571)87236336;醫務科:(0571)87236625
[地理位置]杭州慶春路79號。途經醫院公交線路:8路、14路、29路、31路、59路、62路、68路、517路、834路、836路、858路,站點:浙醫一院(皮市巷)站
歷史底蘊:
1947年11月,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遠見卓識,運籌於胸,宏圖甫展,購置了田家園6號、9號民宅作為醫院用房,面積約2770平米,占地3畝8分,創建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浙大醫院),立意要把醫院創建成“南方協和”,一所小小醫院,胸懷大目標。開院之初,設施簡陋,諸多不備,舉步維艱。員工66人,床位65張,人稱“弄堂醫院”。首任院長王季午教授言傳身教,不辱使命,秉承求是學風,以科學的理念管理醫院,培育學術氛圍,使“嚴謹求實”成為醫院深厚底蘊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文化基因和元素,貫穿醫院整個歷程,文化血脈一直延續,內涵日臻豐富,對醫院的發展影響深廣。在後來六十餘年的歷史演繹中,醫院勵精圖治,成效卓著,碩果纍纍,為我省乃至我國的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彪炳史冊。

醫院今貌:

現代化、信息化的檢驗中心現代化、信息化的檢驗中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一院(浙江省第一醫院)系三級甲類綜合性醫院,是浙江省醫療、教學、科研指導中心之一。醫院現有職工37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醫護專家430餘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長江特聘教授2名、長江講座教授2名、“千人計畫”1名、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2名、求是特聘教授2名。占地面積150餘畝,分為慶春、城站和大學路三個院區,核定床位2500張。2009年醫院門急診達到256萬人次,出院病人達到7.1人次,手術達到3.4人次,醫院總收入21.7元。
雄厚實力: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環境溫馨舒適,擁有國內一流的智慧型化門診大樓、智慧型化醫技綜合樓和智慧型化病房綜合樓。設有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傳染病重點實驗室、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點研究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腎病)、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血液)、浙江省血液腫瘤(診治)重點實驗室、浙江省中西醫結合移植免疫實驗室;省器官移植中心、省人工肝技術指導中心、省醫院藥事管理質控中心、省糖尿病中心、省基因治療研究中心、省結直腸疾病治療中心、省口腔頜面疾病診治中心、省核醫學中心、省藥品不良反應監察中心、省中毒急救與防治中心、省護理中心等40餘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全國人工肝培訓基地、國家級繼續醫學教學基地等。近年來,醫院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之路,藉助主持的“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數字衛生關鍵技術和區域示範套用研究”,構建“省、縣(區)、鄉三級醫療服務網路”,成功使優質醫療資源垂直延伸到基層。目前,醫院已擁有1家託管醫院,3家合作醫院,89家協作醫院及網路服務單位,1家對口基層醫院,提供了數千次的遠程會診服務。
科研碩果:
在科研方面,醫院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主持國家973計畫項目三項,此外,還承擔國家863計畫、國家攻關項目、國際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及衛生部重大項目等科研課題。近幾年來,醫院有五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6個項目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SCI論文數逐年上升,連續6年進入“全國醫療機構SCI收錄前十強”。2009年醫院到位的科研總經費達到1.03億元,成為浙江大學首個年度科研經費超過一個億的附屬醫院,榮獲“2009年度浙江大學科研工作特別貢獻獎”。
醫院主辦學術期刊:《HBPDInt》(國際肝膽胰疾病雜誌)已被SCI收錄,《中華移植雜誌》(電子版)、《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中華危重症醫學雜誌》。同時,主編《傳染病學》、《外科學》獲國家精品課程,擁有博士研究生導師4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98名,博士學位授予點1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8個。
特色醫療:

CTI RDS Eclipse回旋加速器CTI RDS Eclipse回旋加速器

醫院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以科技提高醫療質量,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擁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內科學(傳染病),外科學(普外)],浙江省重點學科4個(內科學、外科學、腫瘤學、口腔臨床醫學),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群1個(器管移植學科群),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17個,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8個。
傳染病學科以病毒性肝炎診治、愛滋病等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感染微生態學以及傳染病診斷新技術、抗菌素套用見長。特別是學科帶頭人李蘭娟院士等構建了一種將非生物人工肝和生物人工肝結合的新型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統,顯著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療效果。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癒好轉率從11.9%上升至78.9%,慢性重型肝炎治癒好轉率從15.4%上升至43.4%,許多病人經人工肝治療後不僅擺脫了死亡的陰影,而且重返工作崗位,最長存活病例已達20年以上。
肝膽胰外科是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提供全方位醫療診治服務的肝膽胰外科中心。在肝癌、膽管癌、胰腺癌、重型胰腺炎等綜合治療方面處國內領先水平,每年肝切除例數超過800例。肝移植中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學科帶頭人鄭樹森院士至今已主刀完成肝移植900餘例,包括全國最小年齡嬰兒活體肝移植、國內首例成人擴大右半肝活體肝移植及高齡患者肝移植。目前良性終末期肝病患者術後1年生存率95.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肝腎聯合移植患者存活時間12年創全國最長紀錄,胰腎聯合移植患者已存活17年,創造並保持亞洲最長紀錄。
血液病科採用綜合治療方法,治療各類白血病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此外,擅長惡性組織細胞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類貧血等診治。骨髓移植中心非親緣異基因骨髓移植技術目前處國內領先水平,臨床開展總例數國內最多。腎臟病中心腎移植技術目前處國際先進水平。該科在國內首創移植內外科結合,中西醫結合,腎病的早期診治、延緩腎衰、腎臟替代和移植的腎臟病一體化治療。套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搶救危重病的技術處國內領先水平。此外,心內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介入性心臟疾病診斷和治療,在射頻消融術治療心律失常方面療效顯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心胸外科擅長心臟瓣膜置換、肺癌的診治,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成功率高,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年來開展了多種心臟病的微創手術,並成功開展心臟移植及心肺聯合移植手術。泌尿外科在泌尿系腫瘤的診治、尿路結石的體外碎石、男性學臨床研究等治療方面有獨到的經驗。消化內科擅長內窺鏡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及胃癌、消化性潰瘍、胃腸功能障礙等治療。呼吸內科在移植後難治性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肺癌的早期診斷、胸腔積液的病因診斷、耐多藥結核病、難治性哮喘等方面有深厚造詣。在省內最早開展支氣管鏡檢查,診治水平與數量全國領先。肛腸外科在結直腸手術、造瘺術、內外痔診治等方面成績顯著。微創外科中心微創手術套用範圍省內最廣,久負盛名。
取得榮譽:
醫院秉承“嚴謹求實、科教強院、規範服務、管理增效”的宗旨,先後獲得省先進醫院、省、市文明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
榮譽稱號[省部級以上]
1988年獲浙江省文明醫院稱號
1995年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1997年獲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1998年獲省級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9年獲全國百佳醫院稱號
1999年獲衛生部抗洪搶險救災防病先進集體稱號
1999-2000年獲省級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
1999年獲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03年獲中國科教文衛體工會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稱號
2003年獲浙江省抗擊“非典”先進集體稱號
2005-2007年度榮獲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
2007年榮獲浙江省衛生應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08年榮獲全國醫德建設先進集體
2008年榮獲全省衛生系統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2009年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醫院院訓:

嚴謹求實科教強院
規範服務管理增效

醫院文化: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地處杭州市中心,而杭州歷經千餘年的風雨洗禮,積澱了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留存至今的地上地下文物共同組成了一個歷史文化史跡網路,延續著地域的文脈。醫院對於這些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並不是把它作為考古研究的對象,更不會用作商業開發,而是把它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新內容,新元素,納入醫院建設規劃,按照文物保護原則,加以保護利用,充分挖掘它們的多重價值(歷史、文化、景觀、紀念等),有利於拓展醫院文化建設的外延,豐富文化建設的內涵,提升文化品味,營造更為濃郁的文化氛圍。
醫院歷史遺存至今有六處,它們是:清末民初時期的杭州綢業會館舊址(慶春院區)、清末民初時期的二層小樓(慶春院區)、清同治年間古慶春橋的二條石質橋樑(2002年慶春院區6號樓開挖地基時出土)、古河道(2002年慶春院區6號樓開挖地基時發現)、四眼古井(慶春院區)、清末時期的老浙大機電系二層樓(大學路院區)。
醫院對這些遺存(除古河道)加以精心修繕整治,合理利用,共秀並靈,使它們重現往日風采,從歲月斑駁的歷史中走來,走近我們,走向未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名 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醫二院)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聯繫電話](0571)87783777總機
[監督電話](0571)87783730門辦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 址]http://www.z2hospital.com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醫二院)創建於1869年,其前身為英國聖公會在華設立的杭州廣濟醫院,1885-1925年醫院附設的廣濟醫校是國內最早的醫校之一。歷經百年風雨,鑄就今日輝煌。一百四十餘年後的今天,浙醫二院已是一所具有鮮明專科特色的現代化綜合性研究型醫院。
浙醫二院榮譽:
1984年被首批授予浙江省文明醫院
1989年作為試點在全國首家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1991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1998年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和浙江省示範文明醫院
2004年高分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複評
被浙江省衛生廳確定為三級特等醫院創建單位
2008年被評為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
2011年高標準通過三甲複評
140多年來,醫院匯聚了一批國內知名的醫學人才,在醫學領域創出了眾多的國內第一。如今,醫院有正式職工2440人,高級職稱專家428人,其中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4人、獲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名,博士生導師60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擁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及博士後站。擁有大陸唯一的美國外科學院榮譽院士。
目前醫院核定床位2000張,開放床位2200餘張,年門急診量約232.91萬人次,出院病人約6.85萬人次;手術7.875萬台,醫療用房約16.3萬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眼科中心、急診中心、國際保健中心和門診科教綜合大樓以及附設急救直升機停機坪的腦科中心。
醫院學科齊全,擁有臨床和醫技科室47個。尤以急診醫學、普外、腫瘤、神經內外科、骨科、眼科、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聞名。醫院重視醫療質量管理,院內附設浙江省病歷管理、臨床麻醉、急診醫學、感染管理、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高壓氧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及多個醫學技術指導中心。
自50年代開始,余文光教授完成了國內第1例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開創了中國胰十二指腸手術的先河;石華玉教授在國內胸外科首創椎旁阻滯下肺切除等手術;耳鼻喉科開展頭頸部腫瘤及全喉切除發音重建等手術。
60年代,省內首例低溫麻醉下房間隔缺損直視修補心內手術並進行人工心臟球瓣研究;茶色素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治療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
70年代,骨科國內首例斷肢移位再植手術成功;還搶救成功燒傷面積100%,三度燒傷74%的病人。
80年代,神經外科省內首例開展顯微外科摘除腦垂體瘤手術;省內開展首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療。
90年代率先在國內開展:小切口白內障手術、瓣膜性心肌病心臟減容手術、高溫隔離灌注化療治療肢體惡性腫瘤等手術。外科於省內首家開展背馱式肝移植手術;刮吸法斷肝術達國際水平。
進入21世紀,醫院成功進行世界首例同種異體卵巢輸卵管聯合腹腔內原位移植術;捆綁式胰腸吻合術破解了國際醫學界的難題;率先開展空中急救直升飛機的試飛並獲得成功。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取得豐碩成果。自2000年來,已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每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等科研項目二百餘項,現主持在研的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人才與重點項目、863項目等。
醫院設有衛生部臨床藥理研究基地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13個專業)、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扶植學科、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4個衛生部專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浙江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第一分院正式掛牌成立,7個浙江大學醫學研究所和同時擁有人體和動物PET的醫學PET中心,承辦中華系列雜誌之一《中華急診醫學雜誌》

醫院重視醫療質量管理,院內附設浙江省各類醫學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臨床麻醉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病歷管理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高壓氧醫療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質量控制中心
浙江省燒傷救治技術指導中心
浙江省臨床營養指導中心
浙江省骨科技術指導中心
浙江省超聲技術指導中心
浙江省神經外科技術指導中心
浙江省藥物濫用監測中心
醫院面向國際,加強多方協作,拓寬醫療市場。醫院與國內各級醫院、社會團體掛牌、簽約,進行多方位的合作,締結“濱江社區醫療合作”模式的技術指導中心,設立駐京聯絡機構,加強與衛生部、科技部、教育部等聯繫。與美、英、德、法、加、澳、日、韓等國和地區建立國際協作關係,互派學者、相互進行學術交流。5年來醫院派赴國外校際交流學者共1200人次,國內外來院講學、參觀百批次,已與20餘個單位和社會團體建立協作關係。
醫院還有一支明確管理出效益、管理促發展的科學管理理念的管理隊伍,在這支隊伍的引領下,這個百年名院延展自身的影響力,發揮優質資源的作用,用“用精湛演繹技術、用關愛體現服務”的服務理念潤澤百姓,以適應新醫改對公立醫院提出更高的發展要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合建醫院,科技下鄉就是他們向公眾提交的一份完滿的答卷。
自2007年開始,浙醫二院就積極探索和推行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雙向轉診”制,先後與濱江區、小營及江乾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了雙向轉診制度。2008年以後,醫院已和省內外100多家縣市級醫院建立了協作關係,開通遠程會診和遠程繼續醫學教育。2010年9月,在浙江省首家開通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預約系統,真正實現了分診在基層、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醫療目標。2010年10月22日,浙醫二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醫學中心聯合診斷學術中心”正式成立,在國內首家開通國際遠程病理會診,將世界高端的醫療資源帶至全省仍至全國的普通百姓。
同年,浙醫二院和杭州市政府、濱江區政府共同出資建立濱江院區,是一所國有股份制醫院,在經營管理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組建杭州濱江醫院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利用濱江醫院這個平台,實施一體化建設人才規劃,向全球招聘學科帶頭人,讓新區的居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浙醫二院注重科學管理和醫院文化建設,努力打造醫院技術和服務品牌,全體員工精誠團結、以高度的凝聚力,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
百年名院,卓越品質。回首過去,昔日鑄就的宏偉豐碑,已成為今日事業的堅固基石;放眼未來,駛入發展快車道的浙醫二院,正向著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品牌醫院昂首邁進!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醫院名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省兒童醫院、浙江省兒童保健院
醫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竹竿巷57號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醫院總機:0571-87061007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醫院網址:http://www.zjuch.cn
醫院介紹:
春華秋實六十載,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省兒童醫院、浙江省兒童保健院)坐落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其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浙江省立醫藥專門學校”附屬醫院,創始人和首任院長為我國著名兒科專家厲矞華教授。醫院占地面積188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511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面積35226平方米。醫院現設19個病區,開放床位832張,職工143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69人;高級職稱人員203人;博士59人,碩士306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0人。
經過六十年的精心建設和發展,醫院學科力量、臨床業務能力、服務水平及綜合實力均在全國兒童醫院中名列前茅,現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兒科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兒科重症),省醫學重點學科4個(新生兒、心胸外科、血液腫瘤、兒童保健),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兒童出生缺陷早期篩查與干預技術創新團隊),省重點學科群1個(新生兒與圍產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浙江大學生殖遺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新生兒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醫院新生兒專業、小兒消化專業一直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小兒血液腫瘤、小兒心血管、兒童保健、小兒呼吸、小兒內分泌、小兒神經等專業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同時,醫院還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浙江省新生兒疾病防治中心、浙江省小兒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浙江省基因診斷中心、浙江省聽力篩查管理中心所在地,兒科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醫院長期以來承擔著全省的兒科醫療、教學、科研、兒童保健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任務,強大的專業優勢和優質的醫療服務在全省乃至全國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兒童醫療、保健的網路體系,醫療業務量不斷擴大。2010年,醫院門急診病人達152.35萬人次,住院病人達3.38萬人次,開展手術15726台。
醫院臨床專科設定齊全,一級科室設兒內科、兒外科、新生兒科、ICU、兒童保健部、急診科、麻醉科。其中兒內科分設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腎臟內科、綜合內科;兒外科分設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腦外科、燒傷整形科;新生兒科分設新生兒內科、新生兒外科;ICU分設NICU、SICU;急診科分設急診內科、急診創傷外科、PICU;兒童保健部分設兒童保健科(含兒童生長發育、兒童心理行為保健、兒童營養保健、集居兒童保健、兒童口腔和眼保健、少兒女科)、遺傳代謝病科(篩查中心)、康復科;另外還設皮膚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醫科。
新生兒專業現為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組長單位、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其新生兒監護中心(NICU)是改革開放後美國HOPE基金會在華的首個建設項目,為全國最早、最規範的NICU之一,極低體重兒的存活率達90%以上。本中心在國內最早對早產兒肺透明膜病及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症實施正規治療,並首先採用一氧化氮吸入療法治療新生兒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是國內和省內新生兒重症監護的重要培訓基地,能承擔各種危重新生兒的救護、治療及轉運。
小兒消化專業成立於1977年,現為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消化學組組長單位。本專業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兒科纖維胃鏡與結腸鏡、胃腸動力、食道PH監測及小腸黏膜活檢等技術,並建立了胃腸內窺鏡檢查和胃腸動力檢查體系,形成了集專科門診、病房、內窺鏡室、消化實驗室、胃腸動力室為一體的專業體系。小兒心胸外科專業現為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能全面開展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和複雜畸形的高難度矯治手術,並成熟套用和推廣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年行先心體外循環手術700餘例,最低體重手術患兒僅1100克,手術總成功率達98%,年行心內介入350餘例,專業總體水平處於國內先進行列。
小兒血液腫瘤專業現為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攻兒童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單位,設有臨床專科門診、病房和實驗室。本專業採用國際先進的聯合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法進行白血病治療,累計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40例,自行研製抗白血病單克隆抗體,10個單抗正式納入國際CD命名系統,並開展血液腫瘤的抗體分子靶向治療研究。
兒童保健專業現為中華兒童保健學會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學組副組長單位,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本專業集兒童營養、遺傳診斷、兒童心理、認知與行為發育、新生兒疾病篩查等亞專業為一體,同時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對全省兒童保健工作進行指導,開展多項大規模的兒童保健流行病學調查,為兒童醫療與保健決策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數據資料,同時力求兒童保健工作向縱深發展,積極與NIH、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人口基金會及多個國家開展國際合作項目。
醫院培養了一支兼具醫療、教學、科研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拔尖人才隊伍,有效推動了兒科臨床技術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有40餘人次在全國性學術機構擔任職務,包括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組長、消化學組組長、兒童保健學組副組長和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副組長,中華兒童保健學會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組長,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浙江省兒童保健學會主任委員,《兒科學》八年制教材的副主編,《中華兒科雜誌》副主編。
醫院是浙江大學兒科研究所所在地,近五年承擔了科研課題165項,其中國家級課題32項;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勵29項,其中宋慶齡兒科醫學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7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論文171篇,自2004年起,醫院被SCI收錄論文數保持在全國兒童醫院的前列,2010年被SCI收錄論文達52篇,再次領跑全國兒童醫院。醫院於2005年創辦國內唯一的全英文兒科學期刊——WorldJournalofPediatrics,創刊三年先後被CAMEDLINESCI收錄,至2010年已發刊23期,發稿334篇,國外稿件占48.5%,為國內外兒科學術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
作為兒科學教學單位,醫院承擔了浙江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城市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以及留學生的兒科教學工作,並開展兒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同時,作為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基地、浙江省小兒ICU專科護士培訓基地,醫院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科醫療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進修,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兒科學人才。
醫院自上世紀80年代初起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斷深入和拓展,目前已和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流大學、兒童醫院、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聯繫,開展了包括院際合作、科研合作、學者互訪、國際會議參與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
長期以來,醫院秉承“病人至上,質量為本,科教興院,服務第一”的辦院宗旨,注重內涵建設和公益性,堅持制度建設、廉政建設、法制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品質,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的普遍信任和高度讚譽,先後榮獲“浙江省文明醫院”、“浙江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浙江省疾控先進單位”、“浙江省衛生應急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婦幼衛生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應急先進單位”等各類榮譽稱號60餘項。此外,醫院還積極與國內外多家慈善機構合作開展公益慈善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浙江省人民政府於2008年在錢塘江畔劃撥土地91.5畝用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擴建項目。位於杭州市濱江區錢塘江畔的新院區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規劃建築面積159140平方米,設定床位1250張,總投資約8.83億元,其中一期工程已於2009年底動工,計畫2011年底結頂,2012年底竣工啟用。按照立足新院區、保留老院區的發展戰略,醫院力求打造總體規模國內領先、並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兒童醫療、科研、教學、保健中心,為更多的兒童提供健康保障和服務。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名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學士路1號(310006)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公開電話](0571)87061501[監督電話](0571)87061501轉123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womanhospital.cn/
[醫院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省婦女保健院、浙江省婦女醫院)是浙江省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及計畫生育、婦女保健工作的指導中心,是在華東區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三級甲等婦產科專科醫院。醫院成立於1951年,核定床位750張,嬰兒床260張。目前職工1200餘人,其中副高及以上專家160餘人。年門診人次超過100萬人次,年收治病人達3萬餘人次,年分娩量超過1萬,業務規模居全國同類專科醫院之首,臨床診治綜合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國際水平。是婦產科學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婦產科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婦產科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婦科、產科均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優勢突出,專業特色鮮明,設有普通婦科、婦科腫瘤科、產科、計畫生育科、生殖內分泌科、外科、婦女保健等專科。擁有衛生部婦產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輔助生育技術培訓基地、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和浙江省母嬰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並設有浙江省計畫生育指導站、浙江大學婦產科計畫生育研究所、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及浙江省產前診斷中心、生殖醫學中心、胎兒醫學中心和宮頸疾病診治中心。2009年通過國家藥監局組織的臨床藥物試驗機構專家認證。有28人次在全國性學術組織任職,其中副主任委員4名,在國內享有聲譽。
普通婦科結合自身發展歷史和優勢,形成了“婦科微創技術”、“泌尿婦科”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及相關疾病”等鮮明的研究方向。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研究卓有成效,套用婦科微創技術診治各類婦科疾病達75%以上。泌尿婦科是國內最早建立的特色專科,在女性整形、泌尿婦科等方面的診治均達國內先進水平,特別是在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矯治、人工陰道再造術方面成績顯著,採取最先進的診治手段使患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人得到有效治療,獲得了極好的療效,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婦科腫瘤科收治包括宮頸、子宮體和卵巢等女性生殖道的各種良性和惡性腫瘤,按照分層個體化的治療原則,採用包括手術、化療、生物治療和放療等單一或綜合治療手段,治療水平達國內領先,部分達國際水平。擁有宮頸疾病防治的各種先進設備和技術,診治水平國內領先。
產科為高效率大規模的現代圍生醫學單位,具有一支技術過硬的搶救隊伍,對處理各種妊娠合併症、併發症、急危重症以及疑難雜症創建了在循證醫學指導下的規範流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近年來產科領域的研究取得較大的進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症”、“胎兒醫學”、“妊娠期糖尿病”等研究方向,並在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監護、分娩鎮痛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科研成果。是國內最早開設產前診斷的單位之一,開展了多種產前診斷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開展胎兒醫學,為降低我省出生缺陷,優生優育作出了重大貢獻。新生兒科設監護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在新生兒復甦、窒息併發症、高膽紅素血症、感染性疾病防治、以及極低體重兒和超低體重兒搶救和護理等方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曾成功搶救出生體重僅55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以及胎齡僅25周的超未成熟兒,綜合搶救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急危重症產科搶救提供堅實的支持。
生殖內分泌科對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治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採用藥物治療、人工授精、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卵母細胞漿單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等輔助生殖技術(ART)治療,治療成功率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是國內首批通過衛生部批准開展全部ART技術的單位,也是國內首批通過衛生部批准ART技術培訓單位。
計畫生育科長期開展宮內節育器、避孕藥物的研究和各種計畫生育疑難雜症及女性節育術後併發症的防治工作,常規開展藥物流產、無痛人流等作為非意願性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成功開展腹腔鏡絕育術、顯微外科輸卵管吻合術、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等,取得滿意效果。
婦女保健部以群體保健和個體婦女保健為主要職責。群體保健主要從事全省的婦女健康工作,包括制定全省孕產婦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措施,調查研究,業務培訓,工作質量監督檢查,全省婦幼信息收集和資料分析。個體保健開設婚前孕前保健、青春期門診、孕期營養、更年期門診、婦女常見病普查、乳房門診等。
外科以乳腺癌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為工作重點,擁有乳腺彩色B超、省內唯一的數位化鉬銠雙靶攝片機、立體定位系統以及Mammotome乳房微創活檢系統,並將配備省內唯一乳房專用磁共振成像儀器以保證乳腺疾病診斷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對臨床體檢陰性、鉬靶提示微小鈣化及乳頭溢液等患者,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提高乳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並開展有特色的乳腺癌個體化手術治療,在乳腺癌的綜合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療效。
近五年來承擔國家“973”、“863”、十一五支撐、國際合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共313項;發表學術論文110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94篇;出版專著23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3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6項,其中國家級2項。
醫院先後與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瑞典、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的相關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關係,引進國外的先進診治理念和技術。歷年來,根據婦產科專科發展的需要,醫院逐年有計畫地選派專業人才出國進修、培訓。聘請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際著名婦產科專家作為客座教授,有計畫地引進國外的先進診治理念和技術,並在雙方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層次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不斷推動醫院的整體發展。與澳大利亞瑪特婦產醫院結成姐妹醫院,成立了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人類生殖和相關疾病聯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生殖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點實驗室-西澳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科腫瘤分子流行病學聯合研究中心。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學士路1號(31000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