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大蒜

杞縣大蒜

杞縣大蒜,河南省杞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大蒜在杞縣種植歷史悠久,氣候條件優越,是“全國園藝產品出口示範區”、大蒜無公害生產基地縣,加上先進的栽培技術所生產出的杞縣大蒜,以其獨特的辛辣風味,個大、色白、皮厚、不散頭、耐貯藏、香味純正、辣味適中、營養豐富,享譽海內外,受到各地客商及消費者的青睞,獲“原產地地理標誌”、擁有外貿直接出口配額經營權,“金杞”牌大蒜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產地環境

杞縣大蒜生產基地杞縣大蒜生產基地

杞縣隸屬開封市,位於河南省的東部,地處北緯34.13"—46",

東經114.36"—56"之間。屬大陸型季風氣候區,其氣候特點是冬長寒冷雨雪少,春短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充沛,秋季睛和日照長,形成了這種寒熱、乾濕交替和四季分明的季風氣候特徵。年平均降雨量為7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4.1度,氣溫年際間變化不大。

全年日平均氣溫10度的積溫4703度,持續時間21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29小時,日照率為57%,無霜期為214天。杞縣地處中原腹地,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素有“中原糧倉”之美稱,是國家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區,國家糧棉生產出口基地縣,瘦肉豬、板山羊生產出口基地縣,棉花、油料中國“百強縣”。優越的自然條件也為大蒜的種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概況

杞縣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大蒜、棉花、辣椒”被譽為杞縣“三寶”。經過勞動人民的長期培育,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土特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產品遠銷英、美、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杞縣楚寨村14隊張大寧攜全村人民歡迎各地客商朋友前來參觀,洽談合作,共同發展。

大蒜功效

杞縣大蒜個大瓣大,蒜肉潔白,肉質細膩,鮮美爽脆,味香辛辣,易於食用,尤其吃過生蒜瓣後,口腔中不留異味而受歡迎。它是一種優良的大蒜品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B、C等多種營養物質。它不僅是人們喜愛的調味佳品,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代醫學認為,大蒜辛熱,具有殺蟲除濕、溫中消食、清熱解毒、破惡血、止痛等功效,對治療痛腫療毒、水氣腫滿、腹瀉痢疾、腹中冷痛等症狀均有療效。

大蒜生長周期

大蒜的生長周期是多少?

大蒜的生長周期因播種期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春播大蒜的生育期短,僅90~100天,而秋播大蒜生育期長達200~230天。大蒜屬百合科蔥屬一、二年生植物,由根、莖、葉、薹、鱗莖、花等部分組成,根為弦線狀鬚根系,根群主要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壤耕層內,大蒜的莖退化為扁平的短縮莖,稱為莖盤,與葉鞘、蒜瓣形成鱗莖,即蒜頭。

大蒜的生長過程可劃分為萌芽期、幼苗期、鱗芽花芽分化期、蒜薹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及休眠期6個時期。

從大蒜解除休眠下地播種至初生葉展開,為萌芽期,一般約需10~15天。由初生葉展開到生長點不再分化葉片為止,為幼苗期,秋播大蒜為5~6個月,春播大蒜25天左右。花芽分化的過程為花芽鱗芽分化期,生產上稱為種子 分瓣期,一般需要10天左右。蒜薹開始伸長至蒜薹甩尾採收的一段時間,為蒜薹伸長期,持續時間約30天。從鱗芽分化結束至鱗莖收穫為鱗莖膨大期,持續約50~60天,其中前30天與蒜薹伸長期重疊。蒜頭收穫後,即進入生理休眠期,約需60天左右,早熟品種65~75天,晚熟品種35~45天,這一時期即使給予適宜的環境條件,蒜瓣也不可以發芽。

發展狀況

近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杞縣大蒜逐年提高,被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選定位大蒜出口重點縣。從1980年幾個敢於“吃螃蟹”的人開始種植大蒜,經過30多年的逐漸發展,如今杞縣已形成蘇木、葛崗、邢口、高陽、城郊等11個大蒜生產專業鄉鎮,出現了150多個大蒜生產專業村。大蒜種植面積高峰時達到200多萬畝,年產蒜500多萬噸,成為河南省大蒜種植的老大哥,在全國排行第二,超過了原來的老大哥中牟縣。如今,通過冷藏、加工,杞縣大蒜每年可增值20億元以上。

10多年前,作為杞縣縣長的焦裕祿的兒子焦躍進在京城賣大蒜的事大家可能還沒有忘記。當年,他提出了“大蒜興縣”的戰略。如今他的理想實現了,杞縣農民1/3的收入來自大蒜,大蒜種植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 加入WTO之後,杞縣的優質大蒜可以直接銷往國外,取消了原來的出口配額,而且關稅有所下調。如今,每天都有近百噸的“金杞”牌大蒜源源不斷地運出杞縣,大多直銷到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俄羅斯為例,兩年多以前,在國內每噸2000多元的大蒜,在當地可以賣到近5000元一噸。先行一步的杞縣人已經派人長期駐紮俄羅斯。如今每月銷往俄羅斯500多噸。“金杞”牌大蒜幾乎壟斷了俄羅斯的大蒜市場。 據2001年的統計數據,杞縣45萬畝大蒜直接收入近7億元,出口創匯40多萬美元,農民平均每人從大蒜中增收500元。作為我國第二大、我省最大的大蒜生產基地,杞縣大蒜已經在國際國內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同樣,大蒜業已成為杞縣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杞縣實施“大蒜富縣”戰略,把大蒜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支柱工程不斷做大做強,已經初步形成公司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產加銷一條龍的大蒜產業化格局。為提高大蒜的科技含量,聘請大蒜研究專家,開展技術攻關,使全縣大蒜採用了地膜復蓋、提純復壯、脫毒快繁、無公害栽培、標準化生產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大蒜的無公害品質。杞縣大蒜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為搞好大蒜的銷售,2001年,杞縣為大蒜註冊了“金杞”商標,並獲得了農產品包裝條碼使用權。2002年5月,已獲“金杞”商標“護身符”的杞縣大蒜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成為全國第一個獲得原產地標記認證的蒜類產品,獲得了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2002年12月8日,杞縣蒜業集團公司收到了省質檢部門發來的認定杞縣大蒜為“無公害農產品”的鑑定報告。11月中旬,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組成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專家審核組,深入杞縣的大蒜生產區域鄉鎮,對大蒜生長的土壤、氣候、地理條件進行了實地考察後,認定“金杞”牌大蒜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河南省杞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申請對“杞縣大蒜”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09年7月14日準予登記。

保護範圍

杞縣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為杞縣的五里河鎮、高陽鎮、葛崗鎮、蘇木鄉、裴村店鄉等21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4°36′-114°54′,北緯34°13′-34°44′。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

國家標準:AGI2009-07-0017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