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鎮東堡村。酒號義泉院內有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的亭閣式古建築,又名申明亭、古井亭,占地16平方米,坐南朝北,單體亭閣式建築。磚砌台基高0.15米,面寬進深各一間,單檐懸山頂,前檐施二柱,牆上嵌碣一方,其上有傅山所書“造得花香”四字。古作坊內有古井一口。

簡介

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國保)
時代:清
地址:汾陽市杏花村鎮東堡村盧家街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的釀造史自北齊河清年間(561——564年)始,歷經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沒有間斷。遺址為宋代“甘露堂”原址,現存作坊遺址為堡牆式院落,由南北兩組院落組成,總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
北院為釀酒作坊原址。有五個院落,面積約7000平方米。現遺存清代釀酒作坊,且遺存有埋入地下的發酵地缸。院內有一古井,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牆而構,牆上嵌有傅山手書“得造花香”碑一塊,此井至民國間一直是汾酒釀造專用水源。院內還保存明代釀酒所用的甑筒一個。作坊遺址保存完整,反映了汾酒文化的傳承,是一處十分珍貴的釀酒業實物遺址。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杏花村汾酒老作坊遺址位於山西汾陽杏花村鎮東堡村,由南北兩組院落組成,總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建築至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現有元、明、清時期的建築50餘間,是國內現存保護最好的古代釀酒場所,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北院為釀酒作坊原址,現遺存清代釀酒作坊,且遺存有埋入地下的發酵地缸。院內有一口元代古井,古井上建有一座“古井亭”。牆上嵌有明末清初書法家傅山手書“得造花香”碑一塊。

據介紹,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申報、審查、考察、評定有著嚴格的程式。入選者必須有完整的保護規劃,符合規定的申報文本和省級以上文管部門的推薦。杏花村汾酒老作坊領銜四川瀘州老窖等古釀酒遺址進入預備名單,意味著汾酒老作坊遺址離世界文化遺產又近了一步。

“杏花村汾酒老作坊”為什麼要申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地球村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全體的人類享有一個共同的未來,因此選擇了同舟共濟。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人類還具有共同的歷史並應該分享共同的遺產。而那些記錄人類過去生存之可能性的文化遺產,正是我們面對不確定未來之信心與智慧的寶貴源泉。在形成這個認識的過程中,申遺成功在給這些文化遺產地帶來響亮的國際聲譽的同時,也對其自身以及周邊城市、鄉村、地區的文物保護、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發展帶來了顯著的影響,而申遺過程也成為地方政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截至2012年,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擁有43個文化遺產地,其中文化遺產30項,自然遺產9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目前,山西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即: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分別於1997年12月、2001年12月、2009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2012年的11月17日,國家文物局公布更新了《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包括45個文化遺產項目。由山西申報的杏花村汾酒老作坊、應縣木塔、關聖文化建築群、丁村古建築群榜上有名,從申報的71個預備名單項目中脫穎而出,進一步擴大了山西文化建設與文物保護工作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程中的影響力。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杏花村汾酒老作坊”正以中國白酒的鼻祖和龍頭,與四川省的水井街酒坊、瀘州老窖作坊群、古藺縣郎酒老作坊、劍南春酒坊及遺址、宜賓五糧液老作坊、紅樓夢酒業糟房頭老作坊、射洪縣泰安作坊一起捆綁,作為“中國白酒老作坊”項目,以工業遺產中一種活態的文化景觀列入了《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面對轟轟烈烈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活動,杏花村汾酒老作坊作為一匹黑馬,躋身於《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充分體現了預備名單作為世界遺產申報項目儲備的重要性。汾酒集團企業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柳靜安說,中國白酒老作坊作為一種沿用到現在的傳統手工業文化景觀,是中國源遠流長酒文化在生產領域的體現。中國生產白酒的老作坊遍布全國、為數眾多,這次選擇了具有悠久、連續歷史和具有重要的行業影響力的7個白酒老作坊,都具有獨特的生產工藝,代表了中國白酒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成果。杏花村汾酒老作坊作為新的工業遺產類型而受到重視,是因為杏花村汾酒老作坊所在的晉中盆地,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汾酒名聲遠揚。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考古學家李仰松說,30年前,在杏花村遺址中發現了仰韶文化時期造型獨特的小口尖底瓶,確認是人類最早的酒器。從出土的實例和論證,主要說明仰韶文化時期的杏花村先民就已掌握了穀物釀酒的技能,毫無疑問杏花村的確是中華原始酒文化的誕生之地。杏花村遺址釀酒容器的出土,揭開了中國酒史的神秘面紗,向世人宣告中國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就已發明了人工穀物酒,同時印證了杏花村汾酒實實在在是6000年傳承的結果。

杏花村汾酒老作坊的申遺範圍包括了義泉涌作坊——清代堡牆式院落群、作坊制酒生產車間、相關的附屬建築設施,及作為緩衝區的歷史文化街區等方面。其作為“中國白酒老作坊”項目中一種獨特的文明形態,作為白酒釀造工藝的傑出代表,其遺址和老作坊充分展示了中國數百年間白酒釀造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是現代社會聯繫傳統生活方式,展示白酒作坊演變發展的最佳物證。今天,各具特色的白酒老作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繼往開來,在傳統與現代中,架起溝通的橋樑。

世界文化遺產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能為現實的或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特殊的見證。世界文化遺產地與當代人的交流還具有多種多樣的特質,其利用方式也有很多種,如旅遊休閒、公共空間、科研基地、教育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空間,甚至很多情況下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商業活動的主要空間。特別是鮮為人知的平遙古城、麗江古鎮等因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聲名鵲起、成為新興旅遊目的地,創造出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時,許多業界人士方恍然知曉,原來打上世界文化遺產的標籤就等於拿到了“國際通行證”,能享有全球知名度,可以迅速躋身於“國際旅遊熱點俱樂部”,還可以享受國際援助、技術支持,免受戰爭或人為破壞等一系列的優惠待遇。

2000年,國家旅遊局已經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點景區作為主打產品向國際市場推廣,讓很多海外旅遊者紛紛慕名前來。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正輝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經濟效益,從目前的經營狀況看,中國絕大多數遺產地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是門票收入,但重要保護項目的資金來源必須依靠國家財政。據統計,從2006年到2012年10月,山西省世界文化遺產地的門票收入累計約19億元,其中平遙古城為69459萬元、雲岡石窟36799萬元、五台山53656萬元。文物旅遊帶動直接就業崗位10萬餘人,綜合旅遊收入約232億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對於發展當地的旅遊業有著特殊意義。

事實證明,任何景點、任何地方只要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無論是自然遺產還是文化遺產,都立即身價大漲,帶來了旅遊業的大發展和經濟的豐厚回報。
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如何
有關資料表明,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組織認為,世界文化遺產所面臨的主要威脅除了自然災害,人為因素中最普遍的影響就是失控的旅遊開發。這邊中國申遺熱潮湧動,那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卻潑起了冷水:世界文化遺產沒有終身制,如保護不善,即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也將被清掃出庫,即“摘牌”。

談到這一點時,各方人士不約而同地表示,申報世界遺產的意義在於能夠獲得國際公認、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等幾個方面,而地方政府部門也會因為其對於地方形象、文化品牌的宣傳有作用而大力支持。不管結果如何,申報世界遺產都是件好事,最大的意義就是喚醒民眾對傳統文化遺產的認識。在保護的前提下,極大地促進了遺產地的可持續發展,既增加了遺產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也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加了籌措文物保護經費的渠道。

面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劉正輝說,山西在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下,不斷加大對轄區內3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經費投入,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經費支撐。2006年至2011年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修繕投入近6560萬元,其中平遙古城3990萬元、雲岡石窟2380萬元、五台山190萬元。實施了雲岡石窟窟頂考古發掘、危岩體搶險加固、保護性窟檐建設、平遙城牆結構加固、雙林寺和鎮國寺搶險加固維修、五台山寺廟(10處遺產點)等遺產地的文物保護工程。與此同時,積極吸引外國基金參與我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對古城內的傳統民居,根據統一的維修要求及維修標準實施保護修繕工程。

關於3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4個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的申遺之路,山西省文物局局長王建武所稱,文物資源是山西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的重要支撐。圍繞突出普遍價值闡釋這一核心,進一步豐富展示內容和手段,促進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3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服務以及文化內涵的整體提升。在全力推進杏花村汾酒老作坊、應縣木塔、關聖文化建築群、丁村古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中,將其打造成具有國際品牌效應的文化旅遊旗艦方陣,發揮出強大的旗幟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