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山與小空山遺址

杏花山猿人遺址的保護範圍:東,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東擴展200米。 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西擴展600米。 北,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北擴展200米。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召縣雲陽鎮李樓村阮莊南250米,距雲陽鎮西北約3.4公里的杏花山腳下,海拔約220米。
1978年9月,河南省南陽地區文物工作隊在杏花山發現一枚人類牙齒化石和一批脊椎動物化石,同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地、縣有關同志前往該地調查發掘,又獲得一批脊椎動物化石。兩次工作獲得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有:中國狗、貓類,劍齒虎、獾、豺、熊、劍齒象、馬、獏、犀、野豬、腫骨鹿、羊、牛和箭豬。
人類化石為右下第二前臼齒,屬青年個體,保存較完好,咬合面有兩個齒尖,唇側上的一個大於舌側,它們被一條順著近中方向的縱溝分隔。齒冠高8毫米,寬9.7毫米,長7.8毫米,指數為124.4,齒根(尖端稍斷失)長6.2毫米,寬8.3毫米,高14.6毫米,和北京猿人的同類牙齒接近,屬直立人類型。結契約出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可以看出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是繼鄖西之後,在國內發現的屬於猿人階段的第七個地點,在河南省是首次發現,它填補了中原地區一項空白,擴大了猿人在秦嶺地區的分布範圍,對進一步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時,對研究中原地區第四紀地質和古生物也具有一定價值。
小空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南召縣小店鄉杜莊村東南約500米,海拔約265米。1980年和1987年,兩次在這裡進行發掘,清理了下洞和上洞。共獲得石製品300餘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出土動物化石有牛、鹿、野豬、犀牛、轉角羊、方氏鼢鼠、棕熊、普氏野馬、最晚鬣狗等。其中後幾種是更新世晚期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標本。因此,小空山遺址被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由此可見,相距不遠的杏花山、小空山遺址延續時間很長。
杏花山猿人遺址的保護範圍:東,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東擴展200米。南,以山門為起點向南擴展200米。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西擴展600米。北,以化石出土點為起點向北擴展2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