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圓球蚧

杏圓球蚧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同翅目、蚧科,分布於東北、華北、川貴等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杏圓球蚧
類屬:同翅目 蚧科

分布與危害

分布與為害分布東北、華北、川貴等地區。主要為害杏、李、桃、梅等核果類果樹。
為害狀蟲口密度大,終生吸取寄主汁液。受害後,寄主生長不良,受害嚴重的寄生致死,因而能招致吉丁蟲等的為害。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近乎球形,後端直截,前端和身體兩側的下方彎曲,直徑3-4.5毫米,高3.5毫米。初期介殼質軟,黃褐色,後期硬化紅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皺紋明顯,體背面有縱列點該3-4行或不成行。
卵:橢圓形,長約0.3毫米,粉紅色,半透明,附著一層白色蠟粉。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固著在枝條上越冬。5月上旬開始產卵於母體下面,產卵約歷時兩周,每雌蟲子平均產卵1,000粒左右,最多達2,200粒,最少產卵50粒。卵期7天,5月中旬為若蟲孵化盛期,初孵化若蟲從母體臀裂處爬出,在寄主上爬行1-2天,尋找適當地點,以枝條裂縫處和枝條基部葉痕中為多。固定後,身體稍長大,兩側分泌白色絲狀蠟質物,覆蓋蟲體背面,6月中旬後蠟絲又逐漸溶化白色蠟層,包在蟲體四周,此時發育緩慢,雌雄難分,越冬前蛻皮1次,蛻皮包於2齡若蟲體下,到10月份,隨之進入越冬。
重要天敵是黑緣紅瓢蟲,其成蟲、幼蟲皆捕食蚧的若蟲和雌成蟲,1頭幼蟲一晝夜可取5頭雌蟲,1頭瓢蟲的一生可捕食2,000餘頭,捕食量較大,是抑制杏球堅蚧大發生的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

1、早春發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要求噴布均勻周到。5月中旬下旬若蟲孵化期噴50%馬拉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劑3,000倍液,或0.2-0.3度石硫合劑。
2、注意保護天敵,儘量不噴或少噴廣譜性殺蟲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