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澤

李雙澤

李雙澤(1949.7.14-1977.9.10)是現代台灣文化界傳奇人物之一,集畫家、作家、民謠歌手和作曲家於一身。李雙澤在父母的培育下,進入淡江大學數學系就讀。於1974年6月以25歲之齡在台北美國新聞處林肯中心開辦畫作個展。1975年初到1976年中,李雙澤到西班牙和美國遊學。雙澤歌曲的詩詞及音樂顯示台灣文化中罕見的心靈開放,自由和自信,不同於一般流行歌的裝清純或強說愁。他的呼籲和創作推動了新民歌運動的風潮,淡江大學也成為新歌運動的重鎮。此外,他的文學作品也得到相當高的藝術評價,中篇小說《終戰の賠償》獲得1978年的吳濁流文學獎。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個人信息

李雙澤(1949.7.14-1977.9.10)是現代台灣文化界傳奇人物之一,集畫家、作家、民謠歌手和作曲家於一身。

今年(2007)是他過世三十周年,淡江大學將於10月1日及10月4日為他舉辦“唱自己的歌”立紀念碑的活動及演唱會。

李雙澤在父母的培育下,進入淡江大學數學系就讀。淡江校園和淡水都是人文薈萃之所,在這裡,他充分地展現繪畫、文字寫作和音樂的才份。於1974年6月以25歲之齡在台北美國新聞處林肯中心開辦畫作個展。1975年初到1976年中,李雙澤到西班牙和美國遊學。

回台後,1976年12月3日參與淡江大學一場“西洋民謠演唱會”時,他高聲呼籲“唱自己的歌”,引發熱烈的迴響,這是新歌運動的“淡江事件”。自此,他開始獨力創作或與友人合作,共完成了9首歌曲:《心曲》、《我知道》、《紅毛城》、《老鼓手》、《愚公移山》、《美麗島》、《少年中國》、《我們的早晨》、《送別歌》等9首歌曲。當眾人沈浸於他的創作歡樂之際,李雙澤卻於1977年9月10日在淡水興化店海濱為救人而不慎溺斃,年僅28歲。

雙澤歌曲的詩詞及音樂顯示台灣文化中罕見的心靈開放,自由和自信,不同於一般流行歌的裝清純或強說愁。他的呼籲和創作推動了新民歌運動的風潮,淡江大學也成為新歌運動的重鎮。此外,他的文學作品也得到相當高的藝術評價,中篇小說《終戰の賠償》獲得1978年的吳濁流文學獎。

自己的歌

1976年12月3日,電台DJ陶曉清在淡水文理學院組織了“西洋民謠演唱會”,李雙澤和胡德夫是好友,胡德夫是被邀請演唱嘉賓之一。偏又湊巧,胡德夫頭天晚上跟女朋友一家吃火鍋,遇到前來滋事的流氓。胡德夫跟流氓們大打出手,打架的結果是,他的背上被插了根筷子,由於失血過多,從樓上摔下來,牙也掉了、腰也傷了、臉也開花了。雖然性命沒有大礙,但第二天是肯定無法上台了。胡德夫惟有求助於李雙澤,讓他上台代唱。

“那天演唱會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唱西洋音樂,李雙澤應該很窩火,他私下埋怨我們是早就知道的。”胡德夫回憶說,輪到李雙澤上場,他拿著一瓶可口可樂,沒有唱歌,而是質問台下的學生:“我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美國,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現在,在台灣,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李雙澤把可口可樂猛地砸在地上,“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台下的人完全愣住了,沒有人想出什麼是“自己的歌”,李雙澤就起了《國父紀念歌》的調子———這是台灣人國小課本第二頁的曲目。

第二天,台灣大學校園爆發了“唱自己的歌”的大規模討論,大家開始暗地筆戰,鄉土論戰開始,學生開始自己寫歌。這就是台灣民歌歷史上有名的“可口可樂事件”———台灣校園民謠時代從此開始。

李雙澤小年譜

1949年 出生於菲律賓,祖籍福建晉江。幼年隨母親經香港來台。父親為菲律賓華僑。國小,古亭國小。1962畢

1962年 入國中,大同中學。

1965年 入高中,師大附中。與李乾朗、李賢文、劉仁天等為同一畫會成員。

1968年 入大學,淡江數學系。經常泡在建築系。數學系列為1973肄

1971年 顧獻梁接長建築系,雙澤水彩授業於胡茄與席德進。

1972年 年初,英文系某才女擺攤賣春聯。雙澤帶著吉他隨侍在側,磨墨擺紙。

於淡江水瓶社舉辦小王子展,導演小王子劇兼配樂。

1973年 試作心曲。並由淡江建築系合唱團演出參賽。陶曉清是本次合唱比賽的客席主審之一。

賃居砂侖燈塔邊,作畫。住這的好處是,天天歌唱由深夜到天明,不怕吵了別人。此後幾年,雙澤在淡水的住處,或自租或借居於學弟住所,都有此特性。

暑假,才女參加海端鄉的山地訪問隊。雙澤于欣欣大眾公司企畫部打工。淡江院長張建邦選台北市第二屆市議員,參與為競選總部宣傳組企畫。

夜宿水源街外的力行餐廳樓上。學生活動中心舉辦的西洋民謠演唱會,因雙澤建議而取消西洋二字。據雙澤說此次演唱會也許是楊祖珺第一次在大型演唱登台,拉她手上台途中,覺得楊的手還在發抖,可楊在此時對雙澤可能無確定印象。

常去拜訪住在動物園的孫嘉陽。與李元貞在該處相識。據雙澤與元貞在第一次接觸當晚之後的描述,元貞對他的評價是不斷的高喊 mamerous。

年底,胡德夫於國際學社球場民歌發表會。表演團隊由胡德夫、雙澤及許瑞仁主力籌畫。

1974年 春,胡德夫再辦民謠演唱會。努力協助胡德夫做曲。

六月十三日,台北美新處第一次個人畫展。

由1971~1974年間,經常在淡江周刊發表許多長短的評論文字,大多以本名發表。(盼淡江學弟妹能有人就近查訪提供)

年中始任職於淡江出版部明日世界雜誌社美編組。

1975年 到西班牙遊歷。曾住西班牙加達倫良一年。與巴可為友。

(附註:巴可的叔叔是政治犯,被捕多年,出獄後回到荒廢的家鄉,“在家門口看了看,沒說什麼,馬上就動手收拾起房子……。”李雙澤則又親眼看巴可被捕。)

1976年 到美國紐約流浪。

10月,回台灣。

11月30,發表“歌從那裡來?”一文。

12月3日,淡江學生活動中心辦西洋民謠演唱會。會中首先質問:“你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而要唱外國歌?”。這回演唱會原是胡德夫因事不能出席,找雙澤代打。雙澤的演出令同台的楊祖珺與主持的陶曉清與聽眾大都覺得雙澤是來鬧場。事後由校園刊物開始引發一場論戰。民歌史稱:“現代民歌的淡江可口可樂事件”。

客居英專路好漢坡對面。

1977年 到菲律賓。

5月,回台灣。

客居淡水水源街動物園。

創作“我知道”、“紅毛城”、“老鼓手”、“愚公栘山”、“美麗島”、“少年中國”、“我們的早晨”、“送別歌”、“送別歌”等八首新歌。

7月,發表“誰能代管紅毛城”。

年內寫“繪畫的模式和樣板”(似即“繪畫三十年來的春天”)。

淡江院長張建邦選台北市第三屆市議員,參與為競選總部宣傳組企畫。

9月10日,在淡水興化店海邊為救人而溺水。

10月,李雙澤紀念演唱會(在淡江大學)。

1978年 一月,以“終戰の賠償”一文護吳濁流文學獎。

9月19日,李雙澤去逝周年紀念演唱會(在實踐堂)。

“再見,上國”文集出版,長橋出版社。

“李雙澤紀念錄音帶”,名雅音樂圖書館發行。

1979年 五月,美麗島雜誌創刊,借用雙澤 “美麗島” 一曲之名為刊名。

12月10日高雄事件,史稱美麗島事件。以致於雙澤此毫無政治意圖的歌曲竟被屈打蒙冤。

1987年 十周年紀念文集“美麗島與少年中國”出版。

1991年 美麗島原詩作者女詩人陳秀喜辭世,享年70。

2007年 10月1日淡江大學為他的“唱自己的歌”立紀念碑。

10月4日淡江大學為他舉辦“唱自己的歌”紀念演唱會。

關於作品

在寫作完《美麗島》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發表過這首作品。《美麗島》初次現世,是在李雙澤告別式上,於前夜由楊祖珺與胡德夫,徹夜整理李氏遺留的手稿,編錄而成。《美麗島》與《少年中國》,當時送交審核都未通過,《美麗島》因曾為黨外人士傳唱而被判定有台獨意識,《少年中國》則由於被統派人士傳唱而判定親共。

1978年,李雙澤的中篇小說《終戰的賠償》,獲得吳濁流文學獎。文集《再見,上國》,由長橋出版社發行。1979年,黨外人士欲借創辦雜誌而立政黨,借用《美麗島》為其雜誌刊名。9月8日中泰賓館的《美麗島》創刊酒會,遭《疾風》雜誌與一群自號“愛國人士”者鬧場。在一片推擠喧囂的混亂中,楊祖珺唱起了《美麗島》,李雙澤創作的,沒有政治立場與暴力的《美麗島》。12月10日,政府對集會民眾展開鎮壓,史稱“高雄事件”,也即是“美麗島事件”。

1987年,李雙澤逝世十周年紀念文集,《美麗島與少年中國》出版。2007年10月1日,淡江大學於校內牧羊草坪上,舉行李雙澤紀念碑揭碑儀式,由其友蔣勛題碑。10月4日,得野火樂集協助,於校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唱自己的歌-30年後再見李雙澤紀念演唱會”,由當年淡江事件時,與李氏同台的主持人-陶曉清來進行主持,胡德夫與嘉賓楊祖珺,亦再次合作演唱《美麗島》,來緬懷他們的故友-李雙澤。

2009年6月6日 獲得金曲獎,評審團獎:敬!李雙澤先生/滾石唱片公司。 來代表金曲評審團對他的崇敬之意

音樂作品

〈紅毛城〉原詞/李利國改寫/李雙澤曲/徐力中走過了多少的苦終於看見漫漫黑夜以後露出的光明團結起來親愛的同胞英勇抵抗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趕走了所有兇狠的豺狼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證人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土地走過了多少的路終於看見歷史不是時間留下的痕跡三百年來不曾停止的帝國主義帶走了它們的金碧輝煌留給了我們是斷垣殘壁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證人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土地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證人紅毛城呀紅毛城你是我們的土地〈美麗島〉曲/李雙澤詞/陳秀喜改編詞/梁景峰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原野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少年中國〉曲/李雙澤詩/蔣勛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鄉愁你對我說古老的中國沒有鄉愁鄉愁是給不回家的人少年的中國也沒有鄉愁鄉愁是不回家的人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哀歌你對我說古老的中國沒有哀歌哀歌是給不回家的人少年的中國沒有哀歌哀歌是給不回家的人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哀歌你對我說少年的中國沒有學校她的學校是大地的山川少年的中國也沒有老師他的老師是大地的人民〈老鼓手〉曲/李雙澤詞/梁景峰老鼓手呀啊老鼓手呀我們問你自由是什麼你就敲打咚咚咚咚我們問你民主是什麼你也敲打咚咚咚咚老鼓手呀啊老鼓手呀我們誓將熱血挽狂瀾用老骨頭撞圍牆我們不唱孤兒之歌也不唱可憐鳥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是豐收的大合唱我們的歌是洶湧的海洋是豐收的大合唱老鼓手呀啊老鼓手呀我們用得著你的破鼓但不唱你的歌〈愚公移山〉曲/李雙澤詞/楊逵大肚深似海水清可見底大度山不是臥龍崗黃袍在故宮我們要好好學挖地要深深的挖下去好讓根群能紮實從現在就要學挖地你是臭皮匠我是臭皮匠我們都是臭皮匠要團結幹下去土地是我們的是祖先開墾的土地是我們的我們要團結的幹下去愚公一代愚公兩代愚公三代要永遠的幹下去土地是我們的是祖先開墾的土地是我們的我們要永遠的幹下去大肚深似海水清可見底大度山不是臥龍崗龍種早已絕我們要好好學挖地要深深地挖下去好讓根群能紮實從現在就要學挖地〈送別歌〉詞/曲李雙澤我送你出大屯看那大屯山高又高我又送到大河邊看那大河長又長像那大河長又長我們吃苦又耐勞像那大屯山高又高我們勇敢又堅強我們勇敢又堅強我們吃苦又耐勞我們希望有一天能夠重聚在水源地我們的水源地有滿山花盛開那山茶花是我那山茶花是你我送你出大屯我送你到大河邊我們希望有一天能夠重聚在水源地(※這首歌原本是李雙澤作的,在畢業前,杜老師帶著孩子一起唱這首歌,很有感覺,後來就把其中的杜鵑花改成了山茶花,老營地改成了水源地,在大屯山下,淡水河旁,水源地遍地都是山茶花,希望山高又高,水長又長,孩子門勇敢堅強又耐勞,離開了大屯山和淡水河後,還期盼有一天能夠再度重逢在水源地。)〈我知道〉詞/曲李雙澤、梁景峰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吃的米哪裡來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農人種的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吃的魚哪裡來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漁人捉的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穿的衣哪裡來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工人織的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是怎樣長大的我知道呀我知道父母養我長大

〈我知道〉

詞/曲李雙澤、梁景峰

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吃的米哪裡來

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農人種的

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吃的魚哪裡來

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漁人捉的

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穿的衣哪裡來

我知道呀我知道那是工人織的

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是怎樣長大的

我知道呀我知道父母養我長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