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剪紙藝術家]

李金波[剪紙藝術家]

李金波,中國人名,有著名的剪紙藝術家、武術家。剪紙藝人李金波作品《剪紙摺扇》榮獲“好客山東”遊客最喜愛的山東省標誌性旅遊商品銀獎。武術家李金波11歲隨本縣國術館教練石重仁先生(石為張長發大弟子)習練少林長拳與形意母拳,13歲拜縣國術館長張長發先生為師,後隨多位名師習練各家拳術.從此李金波就和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走上了精武的漫漫之路。基本信息系剪紙藝人李金波。

基本信息

剪紙藝人

簡介

李金波,字玉濤,生於1981年11月28日,山東省高密市人,漢族。剪紙藝術家。

李金波剪紙李金波剪紙
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山東省剪紙學會會員、高密市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會員。李金波從小受到外婆剪紙的薰陶和手把手的教導,學會了拿起筆和小剪刀進行塗摹和剪裁,後來又師承范祚信老師,水平又進一大步,秉承了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經過20年的學習、塗畫、剪裁,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作品和風格。李金波作品《剪紙摺扇》榮獲“好客山東”遊客最喜愛的山東省標誌性旅遊商品銀獎。作品

李金波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花鳥魚蟲,飛禽走曾皆可入剪。作品黑白相映,粗中有細,體現了勞動人民樸實豪放的個性。在傳統剪法中融入現代的理念,不拘泥,不保守,大膽創新,形成了自己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主題鮮明,構思巧妙,內涵豐富的剪紙藝術風格,超越了民間剪紙的平面化,增添了立體感。

李金波剪紙李金波剪紙
其作品多次參加過全國舉辦的各種民間藝術作品展覽。深受廣大藝術家和民眾的歡迎。其根據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高東嶽先生寫的長生不老“壽”字,創作的《八仙慶壽》圖,在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展出,受到了專家的好評;在“第二十一屆2006年中國雲南國際民間工藝高層論壇暨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年會上此圖被雲南省翰榮軒文化藝術博物館所收藏;在第二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創作的《下第一福》被山西省婦聯收藏;2006年8月由高密市委宣傳部、教育局、文化局、文化館舉辦的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書畫展,邀請展出《龍鳳呈祥》、《連年如意》受到了市委領導好評;作品《麒麟送子》和《寶貴平安》由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民間藝術》一書所刊登;在2006年9月份舉辦的“知榮辱、促和諧、迎奧運爭做文明市民”首屆全國青年少年文化藝術品展中,作品《和平百壽圖》榮獲一等獎;在2007年4月舉辦的中國剪紙藝術精品博覽會暨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剪紙獎)作品《八仙慶壽圖》被評為銅獎。
李金波的剪紙適應了現代人的心理願望,美化了人民的生活,是高密的驕傲,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是當代高密民間剪紙的優秀傳承人之一。場館

高密李金波剪紙藝術研究所位於高密經濟開發區

李金波剪紙李金波剪紙
,由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濰坊市首批民間藝術大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李金波先生一手創辦的,李金波,字玉濤,生於1981年11月28日,剪紙藝術家。從小受到家庭薰陶,學會了用筆和小剪刀進行塗摹和剪裁,後來又師承范祚信老師,秉承了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經過近20年的努力學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作品和風格。作品準確的運用了黑、白、灰三者處理關係,線條細膩挺拔,具有濃厚的銼剪金石味,超越了民間剪紙的平面化,增添了立體感。其作品多次參加過全國舉辦的各種民間藝術作品展覽。在2007年4月舉辦的中國剪紙藝術精品博覽會暨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剪紙獎)作品《八仙慶壽圖》被評為銅獎。
研究所內擺放大量李金波的剪紙作品供遊客參觀學習,遊客也可根據個人喜好購買,饋贈親朋好友。

武術家李金波

李金波,字昆崗,號伊農,壬戌九月初五(1922年)生

李金波拳師李金波拳師
,原籍河北省新城縣(現河北高碑店市)武家村。自幼好武,7歲入學,便隨其舅爺“蓋京南”王瑞習練少林拳術與摜跤基本功,這王瑞可不是等閒人物,因為他揭了皇榜,進宮摔倒了外蒙的善撲教頭而被鹹豐皇帝封為“一等撲虎員”,領雙份俸祿,從此人稱“蓋京南”。皇上何以對王瑞如此重的獎償呢?原來外蒙善撲教頭前來挑戰,並揚言,若沒人能勝他,清朝皇上就要免去外蒙的全部“貢俸”。只因王瑞這一摔,不但保住了外蒙應納的全部“貢俸”,而且給清王朝爭了一個大大的面子,故皇封“一等撲虎員”。
李金波師承:李洛能、劉奇蘭、劉殿琛(字文華)、張長發(字祥齋)、李金波
11歲李金波又隨本縣國術館教練石重任先生習練少林拳與形意母拳。石重仁是“鐵羅漢”張長發徒弟中的“四大金剛”之一,時任新城縣國術館的教育主任。曾跟隨張長發走遍北方七省,打擂沒輸過。石重仁的教誨進一步夯實了李金波的武術功底。鴻運高照,13歲的李金波又被縣國術館館長張長發看中了。不知是因為李金波聰明好學,勤學苦練,功底紮實,孺子可教,還是因為他身材瘦小,個頭不高,長相和張長發相類,或者是因為舅爺王瑞和張長發是師兄弟的緣故,擬或三因皆備,反正張長發看上了李金波,非要收李金波為徒。按輩份講,李金波是張長發的侄孫輩,過去武林是很講究輩份的。可是張長發竟然打破這一陳規陋習,多次要李金波寫帖子拜師。拜師禮隆重而又嚴肅。當時作為新城縣簡易師範的一名學生的李金波只有十三歲,而張長發先生已經62歲,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張長發要把李金波當做劉奇蘭形意拳的傳人和自己的關門弟子來收,所以在新城縣最豪華的酒店“惠友飯店”舉辦了收徒儀式。拜師儀式是非常嚴肅的,李金波投帖,主持人讀帖,被收徒弟向師父行三跪九叩禮;宴席是最豐盛的叫做“四菜席”,即四道大菜是當時最名貴的海參、燕窩、魚肚、魚翅,另有一百單八道小菜。這樣的盛宴李金波一生也只參加過兩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