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南京書畫家]

李迪[南京書畫家]

李迪先生1962—,字嶺岫,又字御風,號吟白居士,知名畫家、書法家、詩人,美術與詩詞兼職教授。為區別同名畫家,又署李吟白。

基本信息

畫家簡介

(吟白書畫藏友會整理供稿)

李迪先生{1962—},字嶺岫,又字御風,號吟白居士,知名畫家、書法家、詩人,美術與詩詞兼職教授。為區別同名畫家,又署李吟白。

先生原籍江蘇阜寧,1981年參軍至浙江舟山,1988年被調南京。幼承家學,從中醫針灸師、祖父李廣法學詩書畫;1983年起,負笈詩書畫稿,遍訪前輩大家,先後得到詩人書畫家林散之、李伏雨、陸儼少,和老一輩革命家、書法家武中奇等先生授業指點。1984年起,先後求學於浙江美術學院、南師大文學院,後長期研習經典,於書畫和文學,皆深有造詣。1986年以來,創作發表書畫、詩詞、散文作品若干(詳見下方目錄);著有《凝望遠方——李吟白詩文選集》、《筆中情——李吟白書畫選集》、《陸儼少畫跋研究》、《詩詞格律新解》。先生的書畫作品以大美、詩文作品以深刻見長,2006年9月,應邀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中國美術家江山行山水畫展”、等展覽寫作前言並畫集序言。

先生工詩詞、擅書法,偶作油畫(署嶺岫或聲母),尤精國畫山水、山君(老虎),被收藏家們譽為“當代集詩書畫之大成的國畫家”、“當代少數真正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因而其作品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畫家”。其抒情詩“如果沒有雨露”(見新詩選登部分),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被讀者傳抄一時;其寫生舟山風光的山水畫“山海奇觀”及題於該畫的舊體詩,1985年得到前輩山水畫大師、浙江美院教授陸儼少先生的好評;其虎畫代表作《月下飲輝》圖,曾被國家郵政管理部門監製印成郵政明信片,廣為發行,並被錄入中外多種美術典籍;上世紀九十年代,先生創作的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展,數次榮獲一等獎;2003年12月,其畫作入選“敦煌美術館建館五周年當代書畫家邀請展”並被該館收藏。1993年至2005年,其書畫作品先後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江蘇美術館、敦煌美術館、中國美術館及俄、法、日等國參展。小傳被編入《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當代美術家大辭典》等多部典籍。被全國《自學導報》(1986,10,20)、江蘇《新華日報》(1994,12,22)、南京軍區《人民前線》報(多次)、南京電視台(1996年“中國南京”節目)等媒體專訪報導;1992年起,先後加入江蘇省文聯相關協會,1994年12月,被南京市文聯、文藝志編纂委員會編入文藝界名人錄(見該書23頁);1997年11月,經俄、法、美、中等16國權威藝術機構聯合審定,被授予“世界繪畫藝術名人”榮譽稱號。1998年10月後,應邀訪問俄羅斯等藝術強國,參加國際藝術交流。

應邀活動

1986年10月,應邀參加“浙江省青年書畫家作品邀請展”。

1986~1987年,應邀出任舟嵊要塞區軍史陳列館美術(書法)創作員。

1989年12月,應邀為中國翰園碑林創作書法,被刻碑、收藏。

1992年12月,應邀為長春電影製片廠《雨霧魔影》攝製組,題寫“寧波湯糰店”大字招牌。

1996年5月,作品應邀在江蘇省美術館參展,獲一等獎,被南京電視台“中國南京”節目記者現場報導。

1998年10月後,應邀訪問俄羅斯等到藝術強國,參加國際藝術交流。

2003年1月,應邀與吉人等四位書畫家在南京舉辦“金陵四家迎春書畫展”,被1月29日《揚子晚報》報導。

2003年12月,應邀參加“敦煌美術館建館五周年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先生所作虎畫,被該館收藏。

2004年9月,應邀為蘇寧電器集團總部(南京淮海路68號)大會議室,創作大型山水畫。

2005年2月,作品應邀在中國美術館,參加“第二屆全國榜書大展”。

2006年9月,應邀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美術家山水畫展寫作展覽前言並畫集序言。

2007年5月,應邀參加“2008和諧中華迎奧運”倒計時大型活動組委會主辦的“全國百位知名畫家精品展”。

2009年1月,應邀參加省文聯組織的“江蘇書畫名家進社區”(天福園社區)寫福字送春聯活動。

2010年1月,應邀參加“《中國畫壇百家畫虎》作品邀請展”。

2010年5月,應邀參加“上海世博——中國著名書畫家作品邀請展”。

圖片選登

分書法、繪畫兩類, 因百度百科對圖片限15幅內,本處只能選登少量字畫,以饗讀者:

5、為山君照相(特寫),圖4局部 5、為山君照相(特寫),圖4局部
2、與恩師之子陸亶兄及師兄徐一軒陳幼華 2、與恩師之子陸亶兄及師兄徐一軒陳幼華
1、師恩浩蕩——恩師陸儼少與草聖林散之 1、師恩浩蕩——恩師陸儼少與草聖林散之
9、巨幅油畫《大海》 9、巨幅油畫《大海》
4、自填天仙子詞,題臨秋水長天圖 4、自填天仙子詞,題臨秋水長天圖
6、寫意畫《怡然高潔飲清輝》 6、寫意畫《怡然高潔飲清輝》
5、為圖4工筆畫虎局部 5、為圖4工筆畫虎局部
8、巨幅山水畫《月色江山雙美圖》 8、巨幅山水畫《月色江山雙美圖》
3、“月下飲輝圖”被印成國家郵政明信片 3、“月下飲輝圖”被印成國家郵政明信片
10、1985年作楷書條幅(局部) 10、1985年作楷書條幅(局部)
11、楷書條幅選字之二 11、楷書條幅選字之二
13、行楷書題跋(局部) 13、行楷書題跋(局部)
14、行楷書題跋局部之特寫 14、行楷書題跋局部之特寫

發表目錄

1、書畫作品發表

1988、1、——《解放軍畫報》

1988、2、11、——《青少年書法報》

1988、9、18、——《中國青年報》(書法苑地版)

1989、6、21、——《書法報》

1989、10、——《解放軍畫報》

1992、4、22、——《書法報》

2004、5、31、——《書法報》

2005、6、16、——《江蘇文化周刊》(省文化廳主辦)

2005、6、20、——《中國書畫報》國畫版,(以上署名均為李迪)

2006、9、11、——《新水墨》中國美術家山水畫展專輯(序言,署名李吟白)

2008、8、9——《美術報》 (署名李詠白)

入編主要畫集:

1992、4、——《中國當代書畫家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3、11、——《中國人民解放軍書法篆刻選集》,總政治部文化部編印

1999、11、——《世界美術家精品聯展作品集》,(俄、法、英三國文字對照版)

1998、5、——《世界當代美術家大辭典》,中英兩種文字對照版。

2005、2、——第二屆中國榜書(大字)大展作品集,(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6、11、——《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書畫展作品集》,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美國孫中山國際基金會等聯辦、編印

詩詞作品發表:

背上的風——1992、4、——《解放軍文藝》

狂草精神——1993、12、——《南京作家》報

逆光的黑樹幹——1993、9、——《解放軍文藝》

走筆中華——1993、11、27、——《人民前線》

岸——1995、7、(中華民國)84年7月1日——台灣《大海洋》詩刊

再生的花魂——1990、12、6、——《南京日報》

黑色冷峻——1987、7、5、——《舟山日報》

水調歌頭 寫《月下虎飲圖》——2007、1、——《江海詩詞》

入編主要詩集:

凝望遠方——《南方詩人作品選》,香港南洋出版社1991年6月版

我們的瞳仁——《中外詩星》,中國文學出版社1991年8月版

陣地守望者(等四首)——《最新詩歌對話》,南京文化編輯部1991年6月版

黑色冷峻(二首)——《青年短詩大觀》,遼寧作家協會圖書編輯部1992年4月版

宣告(代表作)——《不屈的城牆》,南京市作家協會編,瀋陽出版社2001年1月版

背上的風——金陵文學叢書《南京新時期散文詩歌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8月版

作品榮獲

1985、——書法家協會會員正書大賽一等獎,被同年11月24日《舟山日報》報導

1987、——南京軍區青年軍人書畫大獎賽三等獎。

1988、——舟山市首屆現代詩大賽三等獎。

1989、——南京青年新詩創作大賽佳作獎。

1992、——南京軍區後勤部隊“八·一”書畫展一等獎。

1993、——紀念毛澤東同志百年誕辰征詩賽“藍天文學榮譽”獎。

1993、——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軍書法大展(分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及各大軍區所駐省會巡迴展),榮獲展出作品佳作獎,(中國書法家協會、總政治部文化部主辦)

1996、——作品在江蘇省美術館參展,獲一等獎,(被南京電視台“中國南京”節目記者現場報導)

2003、——孔子文化節全國書畫大賽,獲國畫一等獎。

1993、——中日破體書法國際展(中國,日本),獲三等獎,中日友好協會、日本書道會主辦

1994、——國際金鵝獎繪畫大賽,獲銅獎,世界繪畫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等主辦

1996、——世界美術家精品聯展(俄、法、英等國巡迴展)獲金獎,俄、法、英美術家聯合會主辦

詩詞選登

新體詩選

1、  如果沒有雨露

如果沒有雨露/花朵就會失去芬芳

在意料之外/在金蘋果的落日/與華燈初上之間/你悄然出現在我的身旁

如果沒有雨露/花朵就會失去芬芳/你的步態如此輕盈/好似天使收起滑翔的翅膀

你的衣著如此大方/青色的牛仔褲 紅色的外上裝/青春的朝氣在無聲的火焰中放射光芒

如果沒有雨露/花朵就會失去芬芳

你的嘴唇如此小巧/話語輕柔 猶如夜鶯的輕唱

你的雙眸如此明亮/好似清澈的池水蕩漾春光

噢,姑娘/你的眼睛如此明亮/可為什麼長長的睫毛下/隱浸著淡淡的憂傷

噢,姑娘/你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你那如泣如訴的目光/怎不令我牽腸/怎不令我惆悵

如果沒有守護/花朵將會遭受蹂躪

當外敵入侵/我是你英勇的戰士

為了你/為了我們父母一樣的人民

/我會勇敢戰鬥 征戰沙場

當災難降臨/我是你的保護/為你驅除虎豹 斬盡豺狼/為你送走黑夜 迎來朝陽

如果沒有花朵的芬芳/我的呼吸將不再順暢

你的步態如此輕盈/能否踩中我的心跳/肯否走進我的心房

你的衣著如此大方/能否擋住嚴寒/也在風雪封住太陽的日子/溫暖我寬闊但卻蒼涼的胸堂

如果沒有花朵的芬芳/我的呼吸將不再順暢

你的雙眸如此明亮/能否透過我冰山的外表/看到我心中燃燒的太陽

你的聲音如此輕柔/能否唱出愛的音符/和我深沉的旋律

噢,姑娘/如果沒有愛的滋潤/生命之花將不再芬芳

在和平的時候/在安全的時刻/在美好的時光

我是激情的詩人/雄渾的歌者

歌聲——向高山唱出我的驕傲/向江河唱出澎湃激盪

也在花好月圓的時候/也在多風多雨的漫漫長夜

成為溫柔的小夜曲/伴你進入寧靜的夢鄉

詩筆——為你寫下你的美麗/為你 也為我們父母一樣的人民

留下抒情而不朽的樂章

如果沒有雨露/花朵就會失去芬芳

如果沒有陽光/萬物就不會生長

如果沒有友人/苦難將無人分擔/歡欣將無人分享

如果沒有花朵的芬芳/我的呼吸將不再順暢

如果沒有你的芬芳/我空蕩的胸腔/將象死寂的山谷/沒有了呼喚的迴響

呵,不/江河不會停止流淌/因為目標就是海洋

呵,友人/我對你的友愛/正象江河流向海洋

從此——/我們翻騰 我們洶湧/我們澎湃 我們激盪/我們地——久——天——長

2、  宣 告

——和詩人北島

戰爭是戰爭狂人的拿手好戲

和平是和平天使的艱難飛行

看吧 風丟了方向

空空洞洞

似死魚的/眼睛 和蒼白的聲明

那些白花花的協定

夾著死難者的頭顱

在國度與國度間往來出售

佇立大屠殺遺址

你的雙目 再次灼痛

浮雕般的惡夢 是63年前的血腥——

屠刀 刈割著青草般的生命

機槍 噴吐著星星般的人群

那些風雨漂白的骨頭

如今 不斷發出宣告的聲音

不能丟失——

紀念碑那樣的硬度

正義 不是銜在嘴上的口香糖

要靠尊嚴的質地去印證

可以經濟協作 可以貿易商品

但握手 不等於握住了平等

但擁抱 不等於擁有了尊重

發生在駐南使館的轟炸

是放射狀的手掌甩來的耳刮

印尼華人遭遇的燒殺和強暴

是1937年 在我們心頭的又一次疼痛

和平 其實是一個脆弱的天使

戰爭 恰似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黃土般的雲層

漸次漫向人類的頭頂

日光在他的背後閃爍不定

那是未來戰爭的積雨雲

那是野心家們躲在版圖後的眼睛 (2000年12 月)

載詩集《不屈的城牆》】

3、  狂草精神(又題“走筆中華”)

——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

是在中華大地風雨飄搖之時/運筆探求

你抒寫真理的健毫 是長矛/揭開赤縣漫漫長夜

探——求 探——求

人民五億難團圓/一直是你凝重的心思

運——筆 運——筆

運籌民族命運的前途/一直是你手跡的主題

探求久了 便有了新的筆法/揮師直上 是正鋒走筆

游擊迂迴 是側鋒取勢/四渡赤水是你最有韻味的一筆

從發動秋收起義/到建立紅色政權/從走過雪山之巔/到指揮三大戰役

是你筆跡的凝重 轉為狂草的飄逸

心裡裝著人民 手裡寫著中國

你狂草的精神/便與祖國和人民的血脈融為一體

那是——

長江一瀉千里的奔放/黃河奔騰咆哮的氣勢/長城逶迤萬里的雄奇

感悟你不朽的狂草/我要說——

你是屹立浩浩宇宙/朝著大地縱筆馳騁的/千——古——宗——師

【 載1993、5、《南京作家》報,選入1993、11、27《人民前線》報 】

舊體詩選

1、  國殤日感懷(二首)(此詩2008、5、20、先生寫於江蘇省人民醫院檢查單背面。)

五月十二日下午2時28分,我國汶川地區發生8級地震,山崩地裂,死傷無數。甚想前往施救,即便不能象戰友們那樣搶救眾生,哪怕當回志願者救一人也好。可病身在醫,不能前去。躺在病床,想民生之多艱,嘆書生之無力,感慨萬千,因有此作。

其一

西望無力隔煙嵐,長歌當哭民遇難。一腔熱血一腔淚,半生書畫半生殘。

生難報國生長嘆,死未為民死不甘。夢裡昨夜汶川地,醒對病榻空汗顏。

其二

廢墟廢都觸目驚,哀罷死難哀生民。彼嘆未酬九霄志,今嗟空修七尺身。

韶光徒逝人徒老,綠裝難脫心難平。但恨書生一身病,不能災區救人民

2、 五古 舟嵊要塞寄詩友澗泓兼懷兩弟

從戎一守邊,兩地念茫茫。滄海恨漂遠,雲天愁浮長。

案竹思君瘦,窗梅含雨芳。山隔濕煙雨,人懷望斷腸。1986、11、

3、 水調歌頭 ·題自作《荷塘虎飲圖》

秋夜月低戶,畫興不覺涼。不學前匠惡俗,張舞爪牙狀。 自我從容聲色,大智若愚氣質,無畏傲四方。

水照月光 ,荷葉卷秋黃。

雅騷領,威武震,慨而慷。漱冰濯雪,潔質唯欠入蓮芳。辭了飛將歸去,逸似神仙自在,何屑位封王。

輝飲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載2007、1、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刊《江海詩詞》

(此首詞稿先生有自注 1:自我,從我。前人畫虎多張牙舞爪,惡俗之病。從我開始,將表現虎之從容自信、不動聲色、孤高自潔之美。 2:白:古詩韻念去聲,為仄。見《詩韻全璧》十一陌。 3、輝飲:即飲輝,此詩詩眼也,高與潔,自在其中。月色映水,飲水猶飲月輝。)

4、 五律 —— 悼lys先生

驚悉先生病逝,不勝哀傷。是日憑窗,但見雨雪霏霏,江天蒼茫,翠竹披雪,草木帶雨,倍起哀思,遂成五律:

悉君騎鶴去,舉首望仙鄉。默默停嵐靄,遲遲流大江。

雪竹孝縞素,雨柏淚漣滂。恨癉未成美,清名炳史長。

( 註:本詩平仄取平起平收式。)

5、 天仙子 ·次韻張先

題臨《秋水長天》雙虎圖

大野萬籟偕爾聽,夢至深時最怕醒。送君君去幾時回?臨水鏡,傷離景,舉首望天天不省。

原上兩情溪上暝,淺酌恚恨波弄影。夜憂露重曉憂蒸,意不定,緒難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6、 五古 題虎抑或自況

大雄李廣裔,征戰氣昂昂。還擊來犯敵,驍勇似飛將。風雪甘露飲,日月泥丸銜。浩氣嘯雲漢,星斗煥文章。文房小揮運,決勝大疆場。文韜備武略,萬敵何能傷。

詩人情懷

作為軍旅詩人,先生的詩以感情真摯和思想深刻見長。其抒情詩《如果沒有雨露》(見新詩選登),熱情奔放而沉鬱,想像豐富而貼切,波瀾起伏而流暢,讀來朗朗上口,非一口氣讀完不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上世紀八十年代,曾被青年讀者傳抄一時;另一首詩《宣告》,是一首和詩,是一首和詩人北島的政治詩(見新詩選登),被詩評家們公認為是李吟白新體詩的代表作,原發表於南京市作家協會、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合編的詩集《不屈的城牆》。此詩反映了詩人身處改革開放對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戰爭與和平的深層思考,其思想之深刻,其筆鋒之尖銳,頗具戰鬥性和針對性,被詩評家們認為是“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詩壇最深刻、最難能可貴的警世之作”,而吟白先生本人則被詩評家認為是我國二十世紀末詩壇繼詩人北島以後又一位“民族英雄”式詩人。南京市作家協會原秘書長、全國著名老詩人馮亦同先生在讀到此詩時說:“寫歷史容易,聯繫現實難,李迪先生的宣告寫的是日軍侵華史,但指向的卻是現實和未來。”近幾年來,不斷發生的美伊戰爭、韓朝磨擦、南海爭端,恰恰證明了先生《宣告》一詩對於“戰爭的雲層/漸漸淹沒人類的頭頂”的政治預言。

位卑未敢忘憂鬱國,詩人本色是將軍。作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作為軍旅詩人,先生繼承了中外優秀詩篇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具有英國詩人雪萊和拜倫的戰鬥性,更具有我國屈原、李白、杜甫等愛國主義詩人憂時憂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字裡行間,洋溢和凝重著對人民苦難的深深同情和憂悒。汶川大地震期間,先生寫於南京人民醫院的古體詩《國殤》(見舊體詩選),被詩友、小說作家魯加亮先生稱為是具有“赤子之心”的愛民詩篇。如今網路發達,讀者諸君將有幸讀到吟白先生的詩選,相信讀後方知我們所言不虛。

作為軍人詩人,先生不僅以詩篇抒發自己的的憂患之情,更從行動上施行對自己悲憫之心的實踐。他自己願意過著簡單而樸實的生活,卻將字畫稿費的大部,無聲地捐助給了“西部貧脊而乾涸的大地”上那些苦難的人們和失學兒童。先生還經常無償向義拍義賣單位捐贈自己嘔心創作的書畫作品,以詩人書畫家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受難民眾的誠摯關懷,而這正是先生早年只肯寫字不肯作畫,而中年後不斷作畫的真正動力所在。早在1999年6月,先生得知南京有關慈善單位將舉辦“99慈善書畫義拍義賣”活動,立即前往捐贈作品,並動員自己書畫界朋友極捐獻字畫。主辦單位致先生的感謝信說:那次“義拍所得收入,經市第二公證處公證,及時納入‘重病救助資金’並實施了對30多名特困重病患者的救助”,慈善單位的舉措,得到了包括先生在內的一大批南京書畫家的回響,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的反響。主辦單位為表彰義舉,不僅寄發了《感謝信》,並頒發了《捐贈證書》,對先生“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表示誠摯的敬意”。

終身大事

先生幼承家學,從中醫針灸師、祖父李廣法學詩書畫,在好讀書的祖父的指導和影響下,吟白十歲時已能背完《聲律啟蒙》,十五六歲即能作律、絕,二十歲前已讀完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水滸傳》等我國四大古典名著。1981年投筆從戎後,曾先後任團、師圖書閱覽室的管理員,二十歲起已有條件和時間陸續閱讀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先生曾風趣地說:“讀中外經典名著,將是休閒我一生的又一件終身大事”。近三十年來,先生讀遍《詩經》、《楚辭》、《諸子散文》、《唐宋詩舉要》(八卷本)、《唐宋文舉要》(十六卷本),連史記及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創作的七卷本長篇小說《追憶逝水年華》這樣的大部頭外國文學名著,他都能靜心閱讀,且讀得津津有味,每每讀到與作者會心處,他就會在書房裡來回走動。閱讀經典名著,不僅對先生寫詩作文常常帶來靈感的觸發和思想上的啟示,還對先生的繪畫產生立意上的影響,這是先生能長期保持讀書這一良好習慣的直接動因。先生刻有一方“不惑年與陶潛同齡辭歸”印,四十歲時辭去公職,這從客觀上為先生讀書作畫提供了時間和精力上的保證,先生把讀書休閒立為自己的終生第一樂事,不肯讓一日虛度,每日六時晨跑歸來,必要讀兩小時前人經典,爾後才練字作畫。而且他每日晨讀猶如早餐一樣,雷轟不動,任何外力,都不能改變他的這一習慣。正如范曾先生所言“心中有詩情,百喧不能奪。”

先生閱讀的範圍主要圍繞文學、歷史、名畫、名帖四大類。1982年以來,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90餘種《歷代碑帖法書選》,是他書法上立志終生臨習研究的對象;含量蓋西方史前至近現代美術史、多達1500幅的五卷本《世界名畫全集精粹》,《中國山水畫全集》、《中國人物畫全集》和《中國花鳥畫全集》是他常翻的畫集;而中外文學名著中,俄羅斯普希金、萊蒙托夫、英國雪萊、拜倫,印度泰戈爾的詩,我國屈原的離騷,李白、杜甫、李賀詩全集,多卷本《陸劍南詩稿》,則是先生常常閱讀甚至朗讀的重點,而由李丹翻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1980年出版的、由法國詩人雨果創作的四卷本《悲慘世界》,則是一百餘種外國名著中先生的最愛,雨果那顆對下層人民悲慘命運的深切關注和同情、憂悒之心,深深地打動著先生,並長久以來一直影響著先生,影響著先生的寫作,也影響著先生的繪畫,一句話,是對先生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長久而深刻地影響。

李吟白先生愛好京劇,愛好游泳,愛好旅遊寫生,而最大的愛好莫過於沉潛書房,手不釋卷。先生不會上網,不看電視劇,他說看電視劇太傷視力並浪費時間,看書卻能變氣質、長見識,一部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形象、生動地囊括了法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個人想以一己的短暫去體驗書中那些曲曲折折、離離奇奇的境遇,都是不可能的,非讀書人絕然體會不到閱讀經典的箇中樂趣。

底蘊畫格

因讀書多,先生字畫的筆墨里,流淌著濃濃的書卷氣息,而且立意高,意境美,不同流俗。吟白的書畫,以大美為格,無論山水畫還是動物畫,都由詩魂、書骨統領影響。先生創作的《月下飲輝圖》,集先生的詩詞、書法與繪畫為一體,畫面上,月輝如水、荷蓮幽馨,一頭愛乾淨的貓科動物——老虎,靜靜地蹲於塘邊,怡然自得,悠然而飲。如果細心的讀者注意讀畫上題寫的水調歌頭,就能心領神會:不肯同流、運離污濁、情懷高潔如月色、如蓮花,正是先生感情、人格的相挽處,還是先生畫虎格調不同流俗的精神所在。虎畫的傳統畫法,大都為上山虎或下山虎兩種,造型上以張牙舞爪、窮凶極惡為能事,表現所謂的“虎威”;配景上一般不外乎高山、蒼松或蘆盪、草澤。由於先生要表達詩人的高潔情懷,故能一反大眾畫法。首先是造型上,先生的所有虎畫無一幅張牙露爪,無一幅張口狂嘯。所以如此,這其中是有先生自己獨到見解和獨特審美情趣的。他認為:大英雄、大自信、大無畏,故力量內在無需張狂,不動聲色、不怒而威才妙也,才真王者之風也。自近現代張善子、胡爽庵以來直到今人虎畫,哪個虎畫家畫的虎不是張牙露爪的,即使翻開一些所謂的畫虎名家的畫集,也還有張著血盆大口或露著尖牙銳爪的,先生以為這些皆因讀書少、格調低,審美情趣上不去,乃至犯惡俗病也。有位研究虎文化和虎畫的收藏家王先生評得好:“考諸畫史,還沒有畫家將虎畫於荷塘,將虎置身於月色蓮荷之境,表達虎我化一、清越高潔之情懷的,吟白先生確是第一人。後有同者,必自白始。”而審視當代虎畫家,畫上題字象點樣的或有幾人,但工詩詞(懂平仄格律,有文學韻味與意境的)幾乎沒有,從這幾方面講,能集詩書畫之大成,審視當代詩書畫俱佳的虎畫家,唯李吟白一人而己。由此,我們說吟白先生是集詩書畫之大成的虎畫大家,讀者諸君走進他的詩、他的書、他的畫,當知此言不謬也。因立意不凡,意境幽美,吟白的《月下飲輝圖》,被識者認為是先生虎畫的代表作,早在2005年,即被國家郵政管理部門監製印成郵政明信片,廣為發行。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讓白骨陷污淖 作為詩人,先生情懷高潔,不肯同流。先生曾系中國法書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學會會員,中國美術教授協會、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政務腐敗化、藝術學術商業化時代,先生自持高潔,不願同流,於不惑之年,將上述協會(除詩詞協會保留會藉外)皆自辭去,亦不以此為炒作,集中精力於著書立說及傳道授業,以讀書作畫、攜門生弟子旅遊寫生、對詩行吟為大樂。藝術創作上,不屑與今之人比一時之高,只願向古賢人作一世看齊,立志向書畫史上經典大師學習,只屑與書畫史上經典大師爭一席地位。先生常說:書畫家的生前炒作只能是過眼雲煙,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藝術史的淘汰是無情的,在藝術史上“立住五百年才算數”。

作為讀書人,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品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吟白書畫的主要收藏家、吟白書畫藏友會會長文龍先生說得好:“文物文物,首先在於它的文化底蘊和史料價值,李吟白先生與其他只忙於弄畫不重視讀書的畫工們不同,他遵循恩師陸儼少的治學方法,十分功夫,三分寫字,三分畫畫,四分讀書寫作,詩追李杜,文宗韓柳。正因為如此,吟白其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畫具有真正的文物意義上的收藏價值。”

1998年以來,先生的作品不僅被國內眾多藏友收藏,還遠被國外(俄、法、德、日、美、韓、新等國)單位和個人收藏。在我們吟白書畫藏友會的國內數位藏家,也是李吟白詩書畫的主要研究者看來:豪無疑問,詩人書畫家李吟白先生是以殉道精神對待藝術,如此耕耘下去,必是繼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林散之、陸儼少、范曾以後,又一位難得的真正意義上的文人書畫大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更多研究人士的介入,吟白藝術的內蘊,會為更多知音所識。歷史將證明價值。

吟白書畫藏友會整理供稿 2011年11月27日-29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