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緒謙

李緒謙

李緒謙1987.9——1989.07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專業為環境工程和水文水資源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地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以及水化學與水污染修復。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姓 名: 李緒謙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學 歷: 碩士

學科專業: 1.環境工程

2.水文水資源工程

研究方向

1.地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 2.水化學與水污染修復

講授課程

1.水化學

2.水文地球化學

3.水文地質學基礎

4.地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

5.環境質量評價

6.高等水文地球化學(碩士生)

7.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碩士生)

8.近代地球環境化學(博士生)

受教育經歷

1972.5——1975.10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學習(本科);

1984.9——1985.07武漢地質學院水文系進修(助教班);

1987.9——1989.07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75.10——1979.10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任教;

1979.10——1985.07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任助教;

1985.07——1994.11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任講師;

1994.11——1997.05長春地質學院環境工程系任副教授;

1997.05——2000.12長春科技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任副教授;

2000.12——2001.09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系任副教授;

2001.09——2003.12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系任教授;

2003.12——2005.06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工程系任教授博導。

科研項目

1.溶質之間干擾吸附對土壤自淨能力的影響,自選項目,負責人,1987-1989,( 獲地礦 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

2.大慶油田西部地區地下水補給條件和水質研究,大慶市科委項目,主要參加人,1991;

3.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污染防治與鶴類保護研究,齊齊哈爾市科委項目,負責人,1994-1995;

4.大慶市地下水系統及其環境綜合信息評價研究,黑龍江省科委項目,第二負責人,1995-1997;

5.長春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決策系統研究,橫向項目,第二負責人,34萬,1997-1999;

6.四平市生態系統地質綜合研究,地礦部項目,專題負責人,1997-1999;

7.北京市垃圾處置的地質—生態環境評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參加人,第二名

8.長春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綜合管理系統示範區建設研究,吉林省計委項目,負責人,1999-2001;

9.長春市生態經濟現狀及生態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研究,長春市科委項目,專題負責人,2001。

10.長春市水的產業化研究,長春市科委項目,專題組負責人,2000—2001;

11.城市垃圾地質處理研究,省科委青年基金項目,主要參加人,第二名,2000-2002;

12.松原市地下水資源與環境綜合模擬管理研究,松原市科委項目,2002-2005;

13.東北地區典型污染場地及污染機制研究,國家科技公關計畫子課題,主要參加人,黑龍江省區負責人;

17.(東北老工業基地)污染水體生態修復與再生機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主要參加人。

學術論文

1.《H+對Cu2+—Me2+二元體系吸附的影響規律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9第四期,第一作者。

2.《水溶液中金屬陽離子對土層吸附銅的影響規律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1第一期,第一作者。

3.《常見陰離子配位體對土壤吸附銅的干擾規律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第一期,第一作者。

4.《蘇打水分布區污水滲入包氣帶時吸附帶移動速度的研究》,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春地質學院建院40周年論文集,1992.7 ,第一作者。

5.《Fe2+、Mn2+、NO2等無機污染物在包氣帶累積規律及最佳排放濃度的確定》,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春地質學院建院40周年論文集,1992.7 ,第一作者。

6.《鐵的水文地球化學特徵研究—一大慶西部地區為例》,吉林地質,1993.6,第三作者。

7.《氟的水文地球化學環境及其在地下水中存在形式的研究》,吉林地質,1993.3,第三作者。

8.《大慶西部地區錳的水文地球化學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環境地質研究(第二輯),1993,142—147,第二作者。

9.《北方地區酸雨對地下水硬度生成的影響機制分析》,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4第二期,第一作者。(獲吉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10.〈包氣帶土層酸緩衝容量的實驗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5年第25卷,增刊, 第一作者;

11.《中國北方半乾旱區岩溶形成、演化中的環境信息研究》,中國岩溶30屆國際地質大會專集,第三作者,1996。

12.<The research of carbon -circulating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kart-water system of

North China>,1996,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摘要)第一作者。

13.污水垂直入滲時地層淨化能力衰減動態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7年27卷,第一作者。

14.〈綜合考慮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的城市“紅、黃、綠”分區整治規劃建設〉,吉林省環境科學大會交流文獻,1997年12月,第一作者。(獲省科技大會交流一等獎)

15.《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的警示燈法》The Alarm__lamp Method of Synthetic Management Plan On City Water Environment,水文地質與環境國際學術會議論文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2000年10月,第一作者。

16.《黃土環境對中低放廢物處置影響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02,第三作者;

17.《城市水環境“紅、黃、綠”分區整治規劃的方法研究》,世界地質,2000.02,第一作者;

18.《吉林省中部土壤資源形成機制與地質環境的關係》,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第一作者;

19.《伊通河水環境容量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世界地質,2001.第20卷第二期,第二作者;

20.《吉林省中部土壤資源的農業適宜性評價》長春科技大學報 2001.10,第31卷岩石力學專刊,第二作者;

21.《土壤生態分區與土地利用規劃示範建設—以四平市幅為例》,吉林大學自然科學版,2002年第一期,第一作者。

22.《四平地區生態地質環境的研究》,吉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1,第三作者;

23.《考慮地質條件進行土壤生態分區的原則、方法探討》,地理科學,2002.22(1)114—118,第一作者。

24.《長春市南湖水資源危機及對策研究》,東北水利水電,2002.1 第二作者。

25. <扎龍濕地水污染及其治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2.06,第三作者。

26. 《長春市南湖生態環境的恢復及重建途徑的研究》,吉林地質,第21卷,第3期,2002.9,第二作者;

27.《地下水數值模型建立及其擬合方法研究》,吉林地質,2003.01,第三作者;

28.《Visual Modflow 在建立長春市地下水開採預警系統中的套用》,吉林大學學報,第33卷,2003.03,(通訊聯絡人)。

29.《扎龍自然保護區濕地污染的地質處理方法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12,第二作者;

30.《松花江哈爾濱江段水環境保護策略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12,第一作者。

31.《長春市地下水污染及其調控》,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3.S1,第四作者;

32.《利用江水的濁度治理污染江段的方法討論》,地理科學,2004.4 第一作者。

33.《垃圾滲濾液有機污染組分在包氣帶中衰減規律的模擬研究》,吉林大學學報,2004.9,第二作者。

34.<垃圾填埋場對地下水污染的模擬研究>,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12,第二作者。

35.《長春市城市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評價研究》,昆明理工大學學報,Vol.30.2005.NO。2A,

第一作者;

36.《Visual Modflow在地下水開採方案可行性論證中的套用——以長春市為例》,昆明理工大學學報,Vol.30.2005.NO。2A,通信聯絡人。

著作教材

1. <水文地球化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

2. <地下水系統分析與模擬>,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3,第二作者;

3. <環境水化學>,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第一作者。

4.<水的產業化研究>,長春出版社,2002.12,主要編者之一。

獲獎情況

1.溶質之間干擾吸附對土壤自淨能力的影響,自選項目,負責人,1987-1989,( 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

2.大慶市地下水系統及其環境綜合信息評價研究,省科技項目二等獎,主要參加人,1995-1997;

3. 1.“發揮水文地質優勢,創辦環境工程專業”,第二負責人,獲長春科技大學校級二等獎,1998;

4.獲長春科技大學教學評估優秀教師獎勵,1996年,

5.“水文地球化學試題庫”,第一負責人,獲長春科技大學校級三等獎,1996年;

6.“地下水污染控制課程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第一負責人,2001——待結題;;

7.“水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第一負責人,2001——2004,獲2005年吉林大學教學三等獎。

8.主編“環境水化學”獲吉林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2003年12月。

社會(學術)兼職

1.吉林省環境學會會員;

2.吉林省地質學會會員。

治學格言: 一分成就源於十分努力和探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