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

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李積敏(字慎言)博士通過大量資料調查統計分析及研究,發現了乳房量化的客觀規律,經過歸納總結提出了乳房量化的五大定律,後被世界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命名為“李慎言乳房量化定律”。該定律為乳房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在醫療實踐中有重大的臨床意義,是乳腺疾病診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李積敏(字慎言)博士通過大量資料調查統計分析及研究,發現了乳房量化的客觀規律,經過歸納總結提出了乳房量化的五大定律,後被世界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命名為“李慎言乳房量化定律”。該定律為乳房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在醫療實踐中有重大的臨床意義,是乳腺疾病診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的基本內容:
①李積敏第一定律:乳房大小可用數量進行表述。李積敏第一定律主要是說明了乳房的大小可以進行數量表示這一客觀性,李積敏稱這一性質為乳房可量化性。因此,也可稱此定律為“可量化定律”。把表述乳房大小的數量值稱之為“乳房慎言單位”(bcsu),簡用英文字母U表示,其單位為“慎言單位”(csu)。
②李積敏第二定律:相同身高及體重的人,表述乳房大小的數量值大者,乳房則大;數量值小者,乳房則小。李積敏第二定律揭示了相同狀況下的個體,其乳房大小是可以進行比較這一客觀性。李積敏稱這一性質為乳房可比性,因此也可稱此定律為“可比定律”。
③李積敏第三定律:不同身高或不同體重的人,乳房大小相同,表述乳房大小的數量值則不相等。李積敏第三定律實際上揭示了不同狀況下的個體,其乳房大小是不能進行直接比較這一性質,也就是說,乳房慎言單位數值大者,乳房不一定就大;數值小者乳房不一定就小。李積敏稱這一性質為乳房不可直比性,因此也可稱此定律為“不可直比定律”。
④李積敏第四定律:表述乳房大小的數量值,與種族、遺傳、地理、個體差異、社會等因素相關。李積敏第四定律揭示乳房大小受種族、遺傳、地理、個體差異、社會因素之影響。李積敏稱這一客觀規律為乳房相關性,因此也可稱此定律為“相關定律”。
⑤李積敏第五定律:表述乳房大小的數量值,與乳房橫徑及豎徑成正比,與身高及體重成反比。李積敏第五定律揭示了乳房大小與乳房橫徑、乳房豎徑、身高及體重之間的關係。乳房橫徑用s表示,豎徑用e表示,其單位均為厘米。身高(h)單位為米,體重(w)單位為公斤。李積敏第五定律可表示為:U=L·s·e/h·w其中,L為“慎言係數”,其值為:96.93125,單位為“csu·kg·m/c㎡”。
乳房橫徑及豎徑的測量方法:用一軟皮尺,通過乳頭頂端橫量乳房左右兩端邊緣線之間的距離為橫徑;通過乳頭頂端直量上下兩端邊緣線之間的距離為豎徑。
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在臨床中的套用:
①評價青春期乳腺發育情況。過去了解乳房發育狀況,均憑外觀臆斷,沒有量化指標,因此乳房發育情況評價結果的差異也比較大。套用乳房慎言單位(bcsu)進行量化評價,標準統一(正常乳房UL/UR值範圍為0.9~1.1;乳房發育不對稱UL/UR值:<0.6或>1.6),結果也不會出現差異,可正確反映乳房發育的實際狀況。對臨床診斷與治療乳房發育異常類疾病,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②在乳腺疾病診治中的套用。由於過去沒有量化標準,因此在乳房疾病諸如青春期乳房增生過長、乳房發育不對稱、乳房發育低下、青春期乳房萎縮等的診斷中,均用外觀臆斷。乳房慎言單位(bcsu)概念的引入套用,則對臨床診療起重要的作用。
③在乳房整形外科中的套用。李積敏乳房量化定律在乳房整形外科中套用廣泛且意義重大。如隆胸手術、乳房發育不對稱手術矯正、乳房再造手術等。均需以科學地乳房量化標準為其臨床依據,才能正確地完成整形手術,達到廣大患者滿意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