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瑤

李樹瑤

李樹瑤(1932- ),湖北廣濟縣人,教授。195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水利系。40餘年來,曾任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土木系主任、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等職,1990年被國家教委、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工作者稱號,是我國在鋼筋砼、預應力砼、鋼絲網水泥等研究領域頗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信息

個人事跡

李樹瑤是國家標準《砼結構設計規範》(GBJ110-89)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該規範經部級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參加的《水工鋼筋砼結構設計規節》(SDJ20一78)修訂工作,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作為主要成員完成的“鋼筋砼及預應力砼結構裂縫控制計算理論的研究”經國家教委組織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獲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單位負責人參加的河南省水利廳項目“西村預應力鹼下承式空腹析架設計研究”獲河南省1989年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負責人完成的水電基金項目“水電工程中鋼筋砼迭合梁受力性能及設計計算方法的研究”經部級鑑定達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內容達國際先進水平,成果被《水工矽結構設計規範》採用,獲1994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作為負責人完成的“水工鋼筋砼及部分預應力砼構件裂縫寬度計算方法”,成果被《水工砼結構設計規範》採用,獲1996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作品

他十分重視科研工作的總結,主編《鋼筋砼結構的裂縫控制》(50萬字,海洋出版社出版)一書,集本人在該領域的豐碩研究成果,對該領域的研究具有深遠影響。此外,他還先後參加4部科技著作及高校教材的編寫工作,擔任最新版全國通用教材《水工鋼筋結構學》一書主審。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李樹瑤教授還是電力工業部、水利部聯合頒布現行行業標準《水工砼結構設計規範》(DL/T5057-1996)的主要起草人和協編單位負責人,《規範》經部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李樹瑤教授負責了河北段科研項目“槽河預應力砼渡槽結構設計研究”(經鑑定屬國內外首創,達國際先進水平,獲河北省水利廳科技進步一等獎),承擔了河南段科研項目“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雙洎河梁式渡槽結構設計試驗研究”,所設計、試驗渡槽規模居世界之冠,所提結構方案現已分別被河北、河南採用,上報上級單位審批。擔任小浪底三條排砂洞無粘結預應力砼襯砌工程1:1模型試驗及試驗段工程顧問,該工程建成後質量優良,屬世界首例(雙圈無粘結預應力筋)先進技術,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及專題“科技博覽”中有詳細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