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象讀書台

《李昭象讀書台》,是希坦創作的一首詞。

詩詞原文

廢興生死妄安名,
山水何曾改舊清①。
孰謂堂空人已往,
溪聲還作讀書聲②。

注釋譯文

①妄安名:隨隨便便取個名字,實際上是空虛而沒有意義的。②堂:指李昭象讀書台。作:有如、像之意。

詩詞鑑賞

李昭象為唐末隱士。字化文,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因父李方玄任池州刺史,移籍池州。曾由相國路岩薦於朝,將召用,因事未果。黃巢軍起,入九華山隱居以終。他好讀精思,長於詩文,與同代詩人張喬、顧雲等交厚。其讀書台在九華山碧雲峰下。坦公禪隱於九華山中,遊覽前朝古蹟李昭象讀書台,頗生滄桑之感,以詩紀之。這首詩對人生的榮辱,世事的興廢,並不曾予以絲毫的關注,而是用濃重的筆墨,歌頌李昭象這位甘於淡泊,隱居讀書的文人隱士。坦公認為,儘管世代有廢有興,人物有死有生,那都是過眼煙雲。只有李昭象的讀書聲,會永遠地留傳下去,像日夜奔流的溪泉。這裡,讀書聲實際上是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優良傳統,是一種借代的,以一概全的說法。

作者簡介

希坦
號率庵,南宋末年安徽池州九華山僧。生卒年、俗姓籍貫及生平履歷均已失考。大約公元1255年前後在世。能詩,著有《九華詩集》,收入《四庫全書》。此詩又收入《九華山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