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濤

李敏濤

李敏濤,男,35歲,當塗縣護河鎮人。 2006年,安徽省糧食生產標兵;2007年,全國種糧大戶,安徽省農村致富帶頭人,馬鞍山優秀種糧大戶,當塗縣種植大戶。

基本信息

人物小傳

2008年,全國種糧大戶,當塗縣種植大戶。

本屆馬鞍山市人大代表。

先進事跡

從生意人到“喜耕田”

2005年,李敏濤毅然放棄國有企業糧油分公司經理職位,瞄上了丹陽湖畔一望無際的7200畝土地,成為一名種田人。當地人親昵地叫他“喜耕田”。

當時,這裡的集體農田都是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由於遠離村莊,耕作不便,農民一般只在種植和收穫時節各去一次,收成不高。加之糧價低迷,不少農戶將地拋荒。2005年10月,他以每年每畝420元的租金,與護河鎮政府簽訂3000畝土地租種契約。2006年,擴大到7228畝,今年又擴大到7462畝。

從種糧大戶到現代農民

要種好7000多畝地,必須走現代農業路子。

包地當年,他投入70多萬元進行改造。開挖排灌水渠32條,鋪設適應機械化作業田間道路8000多米,架設農用電線3000多米,原來只能種一季水稻的低產田成為稻麥兩季的豐產田。

4年來,他投入近百萬元,陸續購置了大型拖拉機、鏇耕機、小麥播種機、水稻插秧機、聯合收割機,實現全程作業機械化。

為有效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他統一了糧食種植品種,註冊了大米商標,還利用低洼地和天然水面,養魚、雞、鵝、鴨,提升綜合效益。

4年來,經過他的苦心經營,這塊低產田變成大糧倉,累計產糧2150萬公斤。

今年,他又聯合其他9位種糧大戶成立糧滿倉糧食專業合作社,種糧面積達到6萬畝,統一品種,統一銷售,抱團闖市場。

他要再當15年農民

去年,他又和當地政府續簽了為期15年的承包契約,到期時,他正好60歲,他要當一輩子農民。

2009年,他承包的7000多畝地被確定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實施單位,獲得了45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

當塗縣又將他的7228畝水稻列入水稻提升行動核心示範區,統一供應優質高產品種。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建設,項目區年可新增糧食103萬公斤,新增種植效益18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