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華[醫生]

李成華 : 男 漢族, 1958 年 10 月生,九三學社社員。 所在院系 : 農業工程學院 所教課程 : 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多元分析及實驗設計 農業 機械化 工程新技術 機械動態設計理論與技術 研究方向 : 農業生產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姓名:李成華
任教專業:其他
在職情況:在
性別:男
所在院系:農業工程學院
所教課程: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多元分析及實驗設計 農業 機械化 工程新技術 機械動態設計理論與技術
研究方向:農業生產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個人簡介

李成華,男,漢族, 1958 年 10 月生,九三學社社員。 1982 年 1 月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5 年 7 月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9 年 1 月至 1995 年 10 月由國家教委公派留學聯邦德國波恩大學獲博士學位並作博士後研究; 1995 年 11 月至 1998 年 4 月在吉林工業大學機械設 計製造 博士後流動站 從事 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2 年 3 月入選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重點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 / 實驗室骨幹出國研修項目”,赴美國肯塔基大學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進行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1998 年 10 月晉升為教授,同 年 11 月被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瀋陽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兼任 遼寧省 農業機械化重點學科帶頭人,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遼寧省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教育部“地面仿生機械重點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農業機械化分會常務委員,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兼職科技副所長,瀋陽市科技計畫管理諮詢專家, 農業部“ 948 ”項目農業機械評審組專家等; 國家一級學報《農業機械學報》和《農業工程學報》編委、《瀋陽農業大學學報》副主編、《農業機械裝備》編委;瀋陽市政協常委等。 2001 年入選 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 2001 年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 遼寧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先後獲得瀋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遼寧省優秀教師等稱號。多年來一直從事農業生產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方面的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已培養和正在培 養的 博士研究生 11 人、碩士研究生 22 人,博士後 1 人。先後為本科生開設了《機械基礎》、《農產品加工機械設計》、《油料加工機械與設備》、《 農產品加工廠輸送機械與設備 》、《設施農業 生產 技術導論》、《專業 科技 英語》、《農機實驗設計》課程,為研究生開設了《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多元分析及實驗設計 》、《農業 機械化 工程新技術》、《 機械動態設計理論與技術 》等課程。作為主持人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 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 10 余篇。在農業機械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農產品加工機械工程設計、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在鏟式播種機、移栽機械等方面的研究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先後 主持完成 德國農業部子課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資助項目、中 國 博士後基金項目 、 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子課題、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項目 、 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基金項 7 項課題 。 目前主持的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農業部“ 948 ” 項目、遼寧省教育廳項目 等省級以上在研項目 7 項。作為 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完成的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70 余篇,其中國家一級刊物 19 篇(第 1 作者 13 篇),國際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8 篇(均為第 1 作者),被美國《工程索引》( EI )收錄 8 篇,被《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 》( ISTP )收錄 2 篇,核心刊物 19 篇。獨立完成的德語專著《機械設計學原理在確定目標下地表覆蓋種植技術工藝中的套用研究》在德國出版。主編教材 4 部:《機械基礎》、《現代測試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農業設施學》。獲國家專利 1 項(第 1 名)。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機械基礎》《現代測試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農業設施學》
代表性論文:紫花苜蓿常壓熱風乾燥試驗研究,農機化研究, 2004 -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基於統計模式識別的植物病害彩色圖像分割方法, 瀋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3 - 維普資訊香菇冷凍乾燥工藝參數的試驗研究,農業工程學報, 2004 - 維普資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