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廉

李幼廉,李義深弟,趙郡高邑人也。少寡慾,為兒童時,初不從人家有所求請。嘗故以金寶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地。州牧以其蒙幼而廉,故以名焉。性聰敏,累遷齊文襄驃騎府長史。文襄薦為濟州儀同府長史,又遷瀛州長史。齊神武行經冀部,總合河北六州文籍,商榷戶口增損,親自部分,多在馬上征責文簿,指影取備,事非一緒。幼廉應機立成,恆先期會,為諸州準的。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神武深加慰勉,乃責諸人曰:“碎卿等諸人,作得李長史一腳指不!”是時諸人並謝罪,幼廉獨前拜恩,觀者鹹嘆美之。神武還并州,以告文襄,文襄喜謂人曰:“吾是知人矣!”文襄嗣事,除霸府掾。

時以并州王政所基,求好長史,舉者多不見納。後因大集,謂陳元康曰:“我教你好長史處,李幼廉即其人也。”遂命為并州長史。常在文襄第內,與隴西辛術等六人,號為館客。天保初,除太原郡太守。文宣嘗與語及楊愔,誤稱為楊公,以應對失宜,除濟陰郡守。累遷太僕大司農二卿、趙州大中正、大理卿,所在稱職。

後主時,和士開權重,百僚盡傾,幼廉高揖而已,由是出為南青州刺史。主簿徐乾富而暴橫,歷政不能禁。幼廉初至,因其有犯,收系之。乾密通疏,奉黃金百挺、妓婢二十人,幼廉不受,遂殺之。罷還鄴。祖孝征執政。求紫石英於幼廉,以其南青州所出。幼廉辭無好者,固請,乃與二兩。孝征有不平之言,或以告幼廉。幼廉抗聲曰:“李幼廉結髮從宦,誓不曲意求人。天生德於予,孝征其如予何?假欲挫頓,不過遣向并州耳。”時已授並省都官尚書,辭而未報,遂發敕遣之。齊末官至三品已上,悉加儀同,獨不沾此例,語人曰:“我不作儀同,更覺為榮。”卒,贈吏部尚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