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彪

李家彪

李家彪,男,196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現任國際大洋中脊科學組織(InterRidge)聯合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海洋技術專業委員會(ISO 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主席,國際大陸邊緣科學組織(InterMAGIN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綜合大洋鑽探計畫(IODP)站位特性工作組(SCP)專家。

基本信息

概述

李家彪,196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現任國際大洋中脊科學組織(InterRidge)聯合主席、國際標準化組織海洋技術專業委員會(ISO 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主席,國際大陸邊緣科學組織(InterMAGIN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綜合大洋鑽探計畫(IODP)站位特性工作組(SCP)專家。長期從事海底科學與海底探測工程研究,在大陸架劃界和國際海底硫化物圈礦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貢獻,開拓了海洋維權套用新領域。是中國邊緣海兩期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大陸架劃界和中國大洋中脊調查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曾獲科技部、中國大洋協會“突出貢獻獎”和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榮立國家海洋局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教育與學術兼職

1979年就讀原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力學系,1983年本科畢業分配至原地礦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從事專業研究;1987年就讀同濟大學海洋系研究生,1989年碩士畢業分配至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993年赴法國巴黎礦業大學、法國數學研究所和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進行學習和科技交流;2001年獲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學位,師從金翔龍院士。現任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雙跨教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生導師,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南京大學兼職教授。現任浙江省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浙江省地質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石油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海洋調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海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和綜合大洋鑽探計畫(IODP-China)中國專家委員會成員。

主要研究成果

中德海洋科技聯委會簽約
1、系統開展中國邊緣海地質研究,發展完善動力學演化理論知識
作為“中國邊緣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資源的關鍵問題(2000-2005)”和“南海大陸邊緣動力學及油氣資源潛力(2007-2011)”兩輪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針對東海、南海兩類不同動力(匯聚和離散)控制的邊緣海系統開展了形成演化及其動力機制等基礎問題研究,在揭示邊緣海岩石圈結構與地殼性質、南海海盆海底擴張與俯衝碰撞、南海中生代俯衝帶與海相殘留盆地、大陸邊緣動力過程與油氣資源分布等基礎前沿方向上取得重要創新成果。建立了新生代南海漸進式擴張、大陸邊緣共軛演化和俯衝帶增生楔構造回響等動力模式,發展了基於多波束高解析度地貌成像的海底構造分析新方法。出版了《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與資源效應》、《東海區域地質》、《中國區域海洋學:海洋地質學》和《南海海洋圖集:地質地球物理》等4部專著和圖集,主編了5部邊緣海形成演化系列研究論文集。推動了中菲越南海聯合科考JOMSR-SCS計畫、中印尼南海地球動力學聯合觀測計畫、兩岸南海海底地震儀三維聯合探測和中德南海大陸邊緣演化模式研究的RISE計畫。
對我國提交的大陸架劃界案進行說明
2、實現我國大陸架科學與法律的交叉研究,推動國際大陸架劃界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作為我國大陸架劃界國家專項首席科學家,針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關條款和大陸邊緣演化特徵開展跨領域的交叉聯合研究,在系統分析世界劃界案例基礎上,圍繞“典型大陸邊緣地質特徵與劃界法規適用性”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將現代大陸邊緣理論與海底探測技術相結合,建立了涵蓋全球典型大陸邊緣的3類劃界地質模型及其適用條件,創建了外大陸架劃界技術體系。聯合創辦了我國主導的大陸架領域“達沃斯”高峰論壇——大陸架與區域制度的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連續3屆會議實現了聯合國劃界相關三大機構及國際著名科學家和法律專家的跨領域對話和理論探討,推動了國際劃界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西南印度洋中脊OBS三維地震探測
3、推動我國大洋中脊調查研究的跨越發展,實現國際海底硫化物找礦的重大突破
2005年起擔任中國大洋中脊綜合調查研究首席科學家,通過全球洋中脊科學調查,推動了我國在洋中脊研究領域的起步和發展,實現了我國洋中脊調查研究與國際洋中脊科學計畫的有機結合。主持完成了全球首次西南印度洋中脊OBS三維地震探測,第一次獲得超慢速洋中脊地殼與上地幔三維速度結構,獲取了深部岩漿房和基底拆離斷層存在的關鍵證據,構建了首個硫化物資源全球資料庫,深化了資源分布規律的認識,有力支撐了西南印度洋我國硫化物礦區選區和申請工作,使我國成為第一個向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提交此類礦種申請的國家。
訪問美國MBARI
4、促進多波束測深技術的套用和發展,建立完善我國海洋調查的技術標準體系
率先在我國開展多波束探測技術方法學的研究,通過二十多年海上實踐積累和方法理論研究,建立了基於多感測器和多環境影響的誤差控制的勘測方法,研發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波束數據處理與成圖系統,解決了海量數據自動濾波穩健算法和廣角度聲線折射改正技術等多項難題,形成了從調查標準、數據處理到規範成圖的系統性成果。出版了該領域我國首部多波束勘測技術理論專著《多波束勘測原理、技術與方法》,已被廣泛用作高校研究生教材,制訂了首部多波束調查國家標準於2007年頒布實施。面向21世紀現代海洋調查新技術的發展,主持編制的《海洋調查規範》國家標準由11個基礎標準組成,實現了傳統技術向現代技術的發展,指導了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訂,已在海洋各領域廣泛套用。

主要研究項目

從事中國邊緣海演化、大洋硫化物成礦及其海底探測技術研究。主持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海洋專項、國家基礎性工作專項資金項目、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專項資金項目和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37項。主要項目包括:
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中國邊緣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資源的關鍵問題(G20000467)”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0-2005)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南海大陸邊緣動力學及油氣資源潛力(2007CB411700)”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7-2011)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南海西南次海盆中脊3D地震成像及其構造演化”(91028006,2011-2014)項目負責人
4、國家基礎性工作專項資金項目“海洋調查新標準制定”(2002DEB20068)項目(2003-2005)項目負責人
5、國家海洋專項“我國200海里以外大陸架調查與研究”(2002-2008)專項首席科學家
6、國家大洋專項“中國大洋中脊綜合調查與研究”(DYXM-115-02,2006-2011)項目首席科學家
7、國家大洋專項“多金屬硫化物調查區資源評價”(2012-2015)項目負責人
8、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珠江口、台灣淺灘地形變化監測管理保障系統”(2011418001,2011-2014)項目負責人
9、國家海洋專項“我國近海海洋基本狀況成果集成(908-ZC-Ⅱ-05)”(908專項,2009-2012)集成項目負責人
10、中法“大洋中脊海底地震OBS實驗與深海科學聯合研究(Mid-Ocean Ridge OBS Experiment and Deep Ocean Scientific Research)”(2010-2012)項目負責人
11、中美“全球海底硫化物資料庫和評價及其構造、環境控制因素(Database and Assessment of Global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s and Their Tectonic and Oceanic Controlling Factors)”(2008-2010)項目負責人
12、中德“南海北部張裂過程與盆地發展聯合研究(RISE計畫:Rift Processes and Basin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2007-2009)項目負責人

主要科技獎勵

在海底科學與海底探測工程技術研究,及其在我國大陸架劃界和國際海底硫化物圈礦工作中,共獲得省部級特等獎2次、一等獎7次、二等獎1次,主要包括:
1、我國外大陸架調查與研究,國家海洋局,2009年海洋創新成果獎特等獎,第一完成人
2、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測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2011年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3、多波束測深系統核心技術創新,浙江省2011年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4、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找礦與評價研究,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2012年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第二完成人
5、GB/T 12763—2007 海洋調查規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6、《海洋調查規範》國家系列標準修訂與制訂,國家海洋局,2008年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近期主要論著

近年來,主編出版11部專著和圖書,發表學術論文134篇(其中SCI論文55篇),主持完成《海洋調查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共11部分,2007年)。近期主要論著:
1、李家彪等著,《多波束勘測原理、技術與方法》,海洋出版社, 1999,1-258(2000年度優秀海洋科技圖書)
2、李家彪主編,《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與資源效應》(第二版),海洋出版社,2008,1-517(2009年度優秀海洋科技圖書)(第一版,海洋出版社,2005)
3、李家彪主編,《東海區域地質》,海洋出版社,2008,1-631(2009年度優秀海洋科技圖書)
4、李家彪主編,《中國區域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出版社,2012
5、李家彪主編,《南海海洋圖集——地質地球物理》,海洋出版社,2007
6、毛彬、李家彪、虞源澄,《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評註》,海洋出版社,2009,1-843
7、高抒、李家彪主編,《中國邊緣海的形成演化》,“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系列研究”第一卷,海洋出版社,2002,1-175
8、李家彪、高抒主編,《中國邊緣海岩石層結構與動力過程》,“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系列研究”第二卷,海洋出版社,2003,1-238
9、李家彪、高抒主編,《中國邊緣海海盆演化與資源效應》,“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系列研究”第三卷,海洋出版社,2004,1-295
10、金翔龍、秦蘊珊、朱日祥、李家彪主編,《中國地質地球物理研究進展——慶賀劉光鼎院士八十華誕》,海洋出版社,2008,1-617
11、Haisheng Zhang, JiabiaoLi, ZhiguoGao, Haiwen Zhang, 《Technical and Legal Aspects of the Regime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Area》(Second Albu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1-221
12、Li J B, Ding W W, Wu Z Y, et al. The propagation of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South China Se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24): 3182-3191.
13、JiaBiao Li, Xianglong J, Aiguo R, et al. Indentation tectonics in the accretionary wedge of middle Manila Trench[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 49(12) ):1279-1288
14、Li J, Jin X, Gao J. Morpho-tectonic study on late-stage spreading of the Eastern Subbasin of South China Sea[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2, 45(11): 978-989.
15、Weiwei Ding, Jiabiao Li*, Jun Li, Yinxia Fang, Yong Tang. Morphotectonics and evolutionary controls on the Pearl River Canyon system, South China Sea [J].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
16、Ruan A G, Li J B*, Lee C S, et al. Passive seismic experiment and ScS wave splitting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of South China Se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1-10.
17、Wu Z L, Li J B*, Ruan A G, et al.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western sub-basin, South China Sea: Results from a wide-angle seismic experiment [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12, 55(1): 159-172.
18、Yang F, Li J, Wu Z, et al. A Post-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Refraction
Artifacts in Multibeam Bathymetry Data [J]. Marine Geodesy, 2007, 30(3): 235-247.
19、Yang F, Li J, Han L, et al. The filtering and compressing of outer beams to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J].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2: 1-8.
20、Yu X, Li J, Gong J, et al.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 from Hydrate Ridge, Cascadia Margin[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6, 49(8): 872.
21、LI Jia-Biao, DING Wei-Wei, GAO Jin-Yao, WU Zi-Yin, ZHANG Jie. Cenozoic evolution model of the sea-floor spreading in South China Sea: new constraints from high resolution geophysical data[J]. Chinese Journal Geophysics, 2011,54(12): 3004-3015
22、LI Jia-Biao. Dynamics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of South China Sea: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es[J]. Chinese Journal Geophysics, 2011,54(12): 2993-3003
23、Jiabiao LI, Xianglong J, Jinyao G. Rif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stern subbasin of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spreading pattern[J]. ActaOceanologicaSinica, 2002, 1.
24、Jiabiao Li, Xiaohu Li, Seafloor polymetallicsulphide resources in the Area. Proceeding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ientific and Legal Aspects of the Regime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Area. Science Press, Beijing, 2012, 208-217
25、Jiabiao Li, Weiwei Ding, Mingbi Li, Yinxia Fang, Jihong Shang, Back-arc spreading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xtended continental shelf.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ientific and Legal Aspects of the Regime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Area. 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 2011, 122-135
26、Jiabiao Li and Y. John Chen. First Chinese OBS experiment at Southwest Indian Ridge, InterRidge Newsletter, 2010, 19:16-2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